卡斯特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神圣罗马帝国第八期 [复制链接]

1#

哈布斯堡王朝

九、斐迪南二世

斐迪南二世

三十年战争

吕岑会战

(一)反宗教改革的胜利使封建剥削和压迫在上奥地利有所加强,导致年春爆发农民大起义,起义者要求取消不固定的奴役、废除各种封建杂捐。之后起义席卷整个上奥地利以至下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一面与起义农民谈判,一面派*队镇压。年起义被镇压,两位起义首领被处死刑。三十年战争期间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二世把上奥地利交给巴伐利亚大公马克西米连,作为对付捷克人和新教徒时提供*事援助的报偿,使本来就由于战争不堪痛苦的农民处境更加艰难。巴伐利亚公爵的压迫又引起年的一次起义,参加反抗斗争的除农民外还有一些市民和反对派贵族,他们在斯提芬·法丁海尔领导下组建一支组织和装备方面都比较好的部队。5—7月初起义*打败巴伐利亚总督赫伯道夫的*队,使他与残部困守在林茨城中。起义者几乎占领了整个上奥地利,他们强烈要求上奥地利摆脱巴伐利亚而同奥地利重新归于一体。7月起义*围攻林茨失利时法丁海尔阵亡,起义者内部分裂,最终起义*因行动不一终被镇压。在三十年战争中神圣罗马帝国皇统帅华伦斯坦在年9月18日的纽伦堡会战挫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不久华伦斯坦与古斯塔夫二世进行吕岑会战。

(二)17世纪的德国分裂成上千个半独立的*治实体,他们中的一些不过是骑士和伯爵的私人不动产。理论上神圣罗马皇帝是这个*权大杂烩的最高主宰,他是由七位选帝侯推选出,这七位是:科隆、特里尔和美因茨大主教,勃兰登堡和萨克森公爵,波希米亚国王还有普法尔茨伯爵。普法尔茨伯爵接受波希米亚*以及同时的第二次选举投票,最终把帝国推向全面战争。年白山战役后普法尔茨领地被征服,年普法尔茨的投票权被移交给巴伐利亚公爵。德国的天主教*队既要向天主教联盟(其主要成员是三位大主教选帝侯和巴伐利亚),也要向哈布斯堡皇帝负责。当古斯塔夫二世在年7月登陆德国时面临一大堆困难,在极少的盟友帮助下他艰难地维持*队的生存,绝大多数德国人希望快点把这个北方来的暴发户赶走,而且他们相信无敌的帝国雄师会很快打垮瑞典人。瑞典人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困难重重,直到年4月瑞典人巩固波美拉尼亚和梅克伦堡的桥头堡后国王方能进*南德。年5月在帝国*的马格德堡大屠杀中2万名市民死于非命,公众舆论转而反对哈布斯堡皇帝,不久布来梅、勃兰登堡还和萨克森与瑞典人结盟。年9月17日古斯塔夫二世在布莱登菲尔德对蒂利伯爵的大捷令举世震惊。蒂利伯爵犯下轻敌的错误,为此损失他久经沙场的*队的大部分。那些原先态度勉勉强强的新教公爵和亲王们为求见瑞典国王而挤了头,同意为实现他的理想向其*队提供给养。实力增强的古斯塔夫二世向西南方向进入德国的心脏地带,通过弗尔达、班贝格和伍尔茨堡后抵达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最终瑞典*攻克美因茨(其大主教为有资格选举皇帝的三位大主教之一),为年战役划上圆满的句号。

(三)南德(特别是天主教巴伐利亚)是瑞典国王在年初的目标,年4月在斯华比亚的雷因镇附近古斯塔夫二世强渡莱希河攻打帝国*,帝国*统帅蒂利伯爵阵亡。然后古斯塔夫二世向奥格斯堡胜利进*,那里是路德教会的发源地,在那里他被当作“北方雄师”和新教徒的救星。陪同他的是普法尔茨伯爵腓特烈五世(被蒂利赶走的波希米亚“冬王”),年他对波希米亚*的接纳引发德意志三十年战争。5月17日古斯塔夫二世开进慕尼黑,斐迪南二世不得不向伟大的雇佣兵统帅弗里德兰公爵阿尔布莱希特·冯·华伦斯坦求助,尽管他奢侈的花销令人头痛,但除请他回来别无选择。随着在波希米亚的不动产受到萨克森*队的威胁,华伦斯坦已经开始运作他那巨大的资源,重建被粉碎的帝国*队各团和储存*需品。数周之内华伦斯坦被重新任命为帝国*元帅,年5月他从萨克森人手中光复布拉格,到那年的晚春他收复波希米亚的其余地区,致使萨克森受到直接威胁,于是他准备好和瑞典国王较量一番。古斯塔夫二世决定在纽伦堡附近与华伦斯坦开战,倾盆的大雨让北坡变得更难通行,瑞典*队引以为傲的团属火炮根本无法跟上步兵。一整个白天的徒劳攻击与牺牲后瑞典*在北坡一无所获,在激战中瑞典*将领巴纳将*因身先士卒而身负重伤,此后一年都难以出战,瑞典炮兵指挥官托尔斯滕森被俘。此战瑞典*有人战死、人重伤,相比而言华伦斯坦方面此役战死不过人,其中多半还是遭遇瑞典*精锐逆袭的同盟*。眼看攻击难以得手的古斯塔夫只能命令瑞典*全面退却,尽管数千人的伤亡对于仅在纽伦堡一地集结4.5万之众的瑞典*而言并非重大损失,但其士气严重受挫。此时活跃帝国*中的克罗地亚轻骑兵、龙骑兵、火绳枪骑兵又大肆袭击瑞典*补给路线,导致瑞*配给捉襟见肘,逃亡与日俱增。古斯塔夫二世再也无法继续留在纽伦堡,最终于9月15日撤出城市。尽管复仇心切的马克西米利安强烈要求追击,然而华伦斯坦深知己方虽然在兵力上拥有接近3:2的优势,但瑞*实力犹在且撤退有条不紊,若急于野战反倒可能弄巧成拙。加之同盟*骁将帕彭海姆正忙于下萨克森战事,其麾下精锐骑兵无暇来援,遂断然否决此议。虽然华伦斯坦麾下部队因疾疫流行而损失颇多,而且纽伦堡也仍在新教徒之手,但是纽伦堡战役使得古斯塔夫二世自登陆以来近乎无敌的名声大受挫伤,而瑞典王在此役中表现出过分自信和鲁莽。对华伦斯坦而言尽管他表现出高超的组织能力和战略眼光,但此战中的殚精竭虑和疫病使得他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在此后的作战中这两位名将都出现一系列的疏忽乃至严重错误。

(四)北欧史学家通常把华伦斯坦的*队描述成一群没什么作战经验的乌合之众,在年匆忙组建以取代被摧毁的蒂利*团根本不能和古斯塔夫二世的老兵匹敌。事实上很多华伦斯坦的团比瑞典*的彩色团有更悠久的传统,至少出现于吕岑的三支部队早在-年间就成立了,更多部队成立于该世纪的20年代。更有些已经和瑞典人交过手,在年它们作为一个*团的一部分被派去援助波兰。华伦斯坦的*队比古斯塔夫二世的*队构成还要复杂,他们从整个天主教欧洲招募而来,包括德国人、奥地利人、捷克人、意大利人、匈牙利人、波兰人和克罗地亚人,如同古斯塔夫二世的苏格兰人被意大利*官高度重视。普通意大利士兵在北欧冬天的不可靠早已声名狼藉,皮科洛米尼的骑兵团和科罗莱多的步兵团主要由德国人组成。帕本海姆的*队包括几个瓦隆人(讲法语的比利时人)的团,他们以残忍而闻名。

帝国骑兵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胸甲骑兵、火枪骑兵、龙骑兵和克罗地亚轻骑兵。理想的胸甲骑兵装备四分之三甲,铠甲全部涂黑以防止生锈,直到年除了*官以外很少有人披挂这种既昂贵又不舒适的甲胄。当时绝大多数胸甲骑兵被蒙特库科利(奥地利*事家)称为“半胸甲骑兵”,仅穿戴胸甲、背甲和开面盔。这些胸甲骑兵的主要武器是一把长剑和一对手枪,更侧重于近战而不是“半旋转”。火枪骑兵骑乘小一些的战马,装备更少的甲胄,绝大多数包上一层软皮。因其长管火绳枪(卡宾枪)而得名,他们侧重于运动战和散兵战,以保存胸甲骑兵去完成更重要的任务。实际上胸甲骑兵和火枪骑兵的界限在不断模糊,有很多团作为火枪骑兵组建,当他们获得更好的装备和马匹以后就升级为胸甲骑兵。著名的皮科洛米尼团名义上是火枪骑兵,可是装备得比许多胸甲骑兵团还好。所有在吕岑参战的帝国龙骑兵看上去是在年当年组建的,他们在*队花名册里被列为“装备半身甲和燧发枪的德意志骑兵”。尽管他们被期望像瑞典同行一样执行勤务,但还是被划分为骑兵而不是步兵的一部分,而且经常在马上战斗。克罗地亚轻骑兵在帝国*正式的花名册上被列为“匈牙利式装备的轻骑兵”,很多克罗地亚轻骑兵团的指挥官是匈牙利人,很多士兵来自哈布斯堡领地的斯拉夫和马扎尔省份。克罗地亚轻骑兵在阵地战中没什么用,其首要武器是卡宾枪,他们的任务在战场外进行散兵战、巡逻以及袭扰敌*。在纽伦堡里会战中他们配置在*队的两翼迂回敌*的侧翼,牵制敌*部队,使其不能在别处更好地发挥作用。他们东方风格的皮帽和长外套给帝国*的行列增添一些华丽而不可捉摸的色彩,帝国*的非正规骑兵还包括被称为“匈牙利骑兵”或“波兰骑兵”的小部队,他们几乎可以和克罗地亚骑兵互换,但是使用不同的服装和武器。有三个被称做“波兰哥萨克”的连出现于吕岑战场,他们招募于波兰领土,不应和俄罗斯草原的哥萨克混淆。

(五)帝国步兵通常比瑞典同僚装备更重的铠甲,在长矛兵甲胄中确实存在奥地利和南德风格,但由于华伦斯坦在纽伦堡购买很多装备使他的步兵可能和瑞典步兵差别不大。帝国*步兵团拥有十个连的标准编制,然而在吕岑战场上很少有部队的兵力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帝国*的团平均兵力强于瑞典*的团,在会战中他们每人编成一个营(经常被叫做“旅”,因为几个兵力薄弱的团往往混编成一个营)。蒙特库科利记录:“在吕岑华伦斯坦将步兵的纵深设为七列,因为他有把连队旗配置在长矛兵方阵正中央的癖好。”帝国炮兵拥有一些欧洲最漂亮的大炮,到了年它们正在被以标准化口径生产,其中有半长加农炮(24磅)、四开加农炮(12磅)和八开加农炮(6磅)。很多旧的型号也仍在使用,例如有10、12、14和16磅的四开加农炮,在吕岑会战中被瑞典*俘获。年帝国*队和天主教联盟*队已经在使用团属火炮,尽管数量可能少于瑞典*队。年5月4日华伦斯坦的命令暗示有很多部队拥有它们,在吕岑会战中也偶尔提到。年后每个团2门炮成为帝国*的标准配置,在吕岑每个前敌步兵营拥有至少两门团炮。

(六)离开纽伦堡后古斯塔夫二世并未远行,而是在纽伦堡以西停留一个星期,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