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拾级而上的2019美剧第十放映室 [复制链接]

1#

这是开放麦系列第6篇

后续敬请期待

“唯有阶梯真实存在,攀爬才是生活的全部。”

“小指头”培提尔·贝里席说出这句话时,他正望向风云诡谲的维斯特洛大陆。

那一刻,他不仅看透了每个人的命运,也看清了竞争的本质。

同样,在爆款剧集争夺流量的年,传统电视台与流媒体一同站上了电视圈晋级的阶梯。

升级、深挖、创新,为了更广泛的口碑和影响力,没有人愿意放过任何一架可以借力的梯子。

可能你并不相信,年有超过部美剧播出。

流媒体的加入,正在缩短剧集制作周期、扩张作品播放平台、吸纳新鲜受众,无论你是美剧深度玩家还是偶然一瞥的玩票选手,都不可避免地在见证眼前发生着的变化。

有了网络的加持,电视与电影的壁垒被一点点击溃,导演、制作人与演员的回流,为电视作品提供了新的生命力。

于是,电视圈的阶梯在各个层面开始具象化:

有人原地踏步,必然有人后来居上;

有人另辟蹊径,必然有人盲目跟风。

很有可能,前辈在阶梯上徘徊迟疑的瞬间,就是新作崛起的刹那。

这意味着,受众将拥有更多选择,却不代表能够获得更多欢乐。

毕竟,好剧常有,经典几何?

这一问,也许不仅是年的困惑,也是接下来20纪元想要弥补的缺憾。

01奇幻的阶梯

“混乱不是深渊,混乱是阶梯。”

“小指头”观测的阶梯,以混乱为前提。

戏谑的是,贡献这句话的《权力的游戏》,成为年第一个引发混乱的元凶。

美剧圈里盛传一句话:美剧有二,一为《权力的游戏》,二为其他美剧。

年初面世,年最终章,九年的追逐让“权游”成为奇幻剧集的标杆,每位剧迷都在心中书写了一个他们中意的结局。

然而,雪诺一刀刺向龙妈,迸开了权游粉丝们对整个系列的“血海深仇”。

作为全剧毋庸置疑的女主角,龙妈从小透明化身大陆女王的开挂人生,是权游中最热血刺激的一段玛丽苏旅程。

面对剥削、压迫和暴*的历史车轮,她只有一个诉求:breakthewheel(打破命运之轮)。

曾经,她强调自己不是父亲疯王伊里斯,高喊为维斯特洛大陆而战的嘹亮口号。

如今,她屠城灭民,真正成为了新一任暴君,不仅没有实现誓言,反而深陷其中,以命祭天。

这一刀,同样让男主角雪诺成为全系列最大背锅侠。

编剧借他之手给第一轮权力的游戏画上休止符,却让观众们在情绪之中忘记了私生子、守夜人、北境之王的坎坷历程,让大结局跌落在混乱的舆论里,求救无能。

即便有以少胜多的“黑水河之战”、惨绝人寰的“血色婚礼”、精彩绝伦的“私生子大战”无数经典场景背书,年的“权游”,仍旧以混乱中的失望作结。

如今再看,反而觉得马丁老爷子原著中说的一句话能够恰切地形容结局过后的一地鸡毛:“人生不比歌谣,总有一天你会大失所望。”

IP覆灭、顶流转手,这次美国奇幻剧洗牌,还不止“权游”一位玩家。

天马行空又能自圆其说,一直都是亮眼好剧的标准。

毕竟在“很多人想往上爬却坠落而亡”的创意大赛里,立住一部剧集需要很多努力,《黑镜》便是其中一家。

为了应对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时代,年底互动剧《黑镜:潘达斯奈基》上线。

然而,这部以走向观众为目的的实验之作不仅没有打开口碑,反而开启了全系列的滑铁卢时代,年《黑镜》第五季仅获得6.7分,与前系列8分保底的日常发挥相比,无异于自杀式的打击。

除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逆反心理之外,《黑镜》的确不“黑”了。

与前作相似,仍旧是一季三集的搭配,VR、社交媒体和AI继续担任故事中的“大反派”:

两个中年男人在网络世界解决关于爱情的困惑。

一群人被社交媒体控制忽略了现实生活的可贵。

偶像歌手被AI复制又险象环生重获平凡的幸福。

第五季中,科技仍旧与人发生关联,却变成了对爱情、个体和亲情进行反思的工具,再加上一集一个完美的大团圆结局,真不是黑镜迷们热爱的致郁系创作。

作为一位不会讨好舆论的编剧,查理·布鲁克当年创作《黑镜》的初衷是:

“如果科技就像一种*品,那么它的副作用是什么?”

按照这个思路,《黑镜》用剧情预告科技的荒谬,只比现实快一点点,却又能让观众陷入恐惧的深渊。

但是如今,人们处在和剧集一样荒诞的现实里,随着剧集创意匮乏、获奖之心迫切,《黑镜》“预言”未来的美名也变成了一纸空谈。

绝望中的光亮在于,大奇幻、硬科幻遇险的年,他们造成的混乱,反而成为一众新作品的台阶。

年《怪奇物语》横空出世,几个小朋友在怀旧的80年代与隐藏暗处的奇异生物开战,不死人的微恐怖用一个个谜团续约到年,仍旧保持着8.8分的不败记录。

如果说《怪奇物语》是系列剧集的稳定发挥,那《曼达洛人》则深谙衍生剧集生存之道。

以影史最赚钱的星战系列为背景,将“战斗民族”曼达洛人的勇气和智慧带回小荧幕,用零门槛剧情为“星战”输入新鲜血液,9.3分至今不倒。

同样,黑遍漫威、DC的《黑袍纠察队》、一集一个创意的《爱,死亡和机器人》都开启了奇幻剧集宇宙的新纪元,而年《西部世界》、《神盾局特工》将与他们共同回归,必然会让阶梯上的竞争者人数翻倍。

也许,经典的覆灭,是美剧换血的必经之路,但踩在前人阶梯上的新作更要因此抱有敬畏之心。

因为,混乱随时可能波及自身,攀爬的机会却很容易转瞬即逝。

02现实的门路

阶梯在眼前,“有的人本有机会攀爬,但他们拒绝了”,因为他们守着自己的王国。

奇幻剧爆款频出的大环境下,仍旧有人守着现实主义的王国。

年的美剧圈,荣获金球奖最佳限定剧的《切尔诺贝利》必须拥有姓名。

5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3周年纪念日刚刚过去不久,展现*治博弈、能源恐慌以及人性罪恶的《切尔诺贝利》就引爆了舆论。

当测量计爆表的时候,工作人员仍旧按照损坏机器的读数上报“安全”;

当明知市民很有可能为核电站陪葬的时候,直到瑞典人检测到核辐射*府才开始疏散民众;

当士兵被带到废墟之上清理残骸的时候,防护设备简陋无异于以命换命……

一步步、一点点,《切尔诺贝利》用许许多多的细节将情绪推到顶点,推出关于谎言的灵*质问:

但是,随着时间发酵,9.6分的传奇制作《切尔诺贝利》,似乎也变成了一个谎言。

当年,瑞典于4月28日检测到核辐射,而苏联已经于26日决定疏散民众;

长期处于核打击威胁下的苏联备有优质的防护设备,救援部队差不多武装到了牙齿……

站在历史的瞭望台上,厚重的悲鸣隆隆作响,但剧作与现实间的距离却成了意识形态的膨化剂,难免让整部剧集蒙上了*治的尘埃。

但是,依循时间进程的内容似乎也没有获得更高的评价。

以讲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传奇人生为主线的《*》,于年播出第三季。

出于对时间线的考量,早在播出之前,第三部演员变更的新闻便已传出。

奥斯卡影后奥莉薇亚·柯尔曼接替女王专业户克莱尔·福伊出演-年的中年版英国女王。

同样,为了对应时间变化,海伦娜·伯翰卡特出演玛格丽特公主、托比亚斯·门基斯出演菲利普亲王。

年龄感与演技都到位的卡司,原本应该助阵《*》大获全胜,但观众对角色不适应的言论仍旧充斥网络。

未播先怒的氛围,更是让暗示女王与波切斯特勋爵有地下情的支线剧情人人喊打。

当然,精致的服化道、高级的演技和仍旧平稳有力的主线剧情,还是让《*》第三季拿到了9.3分,并将奥莉薇亚·柯尔曼送上金球奖剧集类最佳女主角的宝座。

面对《切尔诺贝利》与《*》如此大制作仍旧有两极化的声音,不免让人觉得这届观众有些吹毛求疵。

仔细想想,真正的问题在于,历史剧这个类型本身就缺少了一点共情之美。

对史实的考据既能出彩又能招黑,也成为类型片的一颗定时炸弹。

同在年回归的生活流美剧《我们这一天》,以同一天生日的一家人为切口,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琐碎的悲伤与温暖,用平实的笔触戳动了很多观众的内心。

父亲杰克生日这一天,他和妻子迎来了三胞胎。

哥哥凯文帅气逼人,长大后是风光无限的喜剧演员,实际上来自童年的遗憾和生活的孤独常常让他求助无门。

姐姐凯特,因为肥胖埋下了深重的心理阴影,好不容易等到爱情来敲门,灵*独立又聪明过人的她还是陷入了困境。

弟弟兰德尔是个被收养的黑人,即便家庭再温暖、事业再成功,他仍旧想知道自己来自何处。

他们与过世的父亲共享同一天生日,却注定不会共享同一种人生,而每个人的困惑迷茫与幸福快乐就变成了整部剧集的延展空间,让现实主义的困境与浪漫主义的希望就此对接。

观众需要这样的作品,需要有人温暖他们在生活中遭遇的冷漠与苦闷。

不过,除了深描,夸张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

一年一会的《使女的故事》于年年中上线。

第三季大结局中,代表被压迫者反抗领袖的奥芙雷德,成功将五十几个孩子送出基列国统治的阴霾,让生存自由不再是一句思想控制的口号。

回溯故事创作的出发点,一夜之间*权更替,辐射、污染、性病让不孕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而拥有生育能力的平民女性则成为贵族阶级的代孕工具。

生存与繁衍成为一部分人被迫履行的义务,背后潜藏着阶层的壁垒与反抗的暗流。

使女着红衣,象征着分娩时血液的颜色;贵妇着蓝衣,代表着圣母玛利亚的纯洁。

两相对比,用视觉对冲逐季激化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最终奏响了反叛的号角。

于是,《使女的故事》打着“科幻”旗号,用极权施暴、神权愚民讽刺着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每一个疯狂时代。

当然,也未必不是我们眼前的时代。

如果说美剧混乱的阶梯只是一种转型的前奏,那现实主义剧集则是对照生活本来面貌的镜子,永远在观测经济、*治和文化的阶梯,也将继续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正在发生的混乱。

03女性的攀登

《使女的故事》原著第二十五章有这样一句:

“任何被压制的声音都不会甘于沉默,它们会以某种无声胜有声的方式大声疾呼自己的存在。”

如其所言,年的美剧圈里,有一级阶梯分外亮眼,它正在用女性的颜色奔走相告。

女性剧集集中爆发,人们一边问男人去哪里了,一边鼓掌欢迎更多女明星走进电视荧幕。

刘玉玲,《霹雳娇娃》中令人过目难忘的亚裔天使,在年变成了全网热议的《致命女人》。

女人为什么要痛下杀手?

在人人喊着“杰德去死”、“渣男去死”的高呼声里,《致命女人》用居住在同一栋别墅里的60年代家庭主妇、80年代贵妇和21世纪独立女性三个角色回答了这个问题。

套路小三手刃渣男、出轨小鲜肉同妻翻身、演绎双性恋左拥右抱,每一条时间线上都极尽所能地让观众感受到“爽”字,三线齐发,更让观众用一部剧的时间看完了三部剧。

但光速进展的剧情线消弭了角色可能的张力,美剧标签化的弊病仍旧鲜明。

与之相似,让瑞希·威瑟斯彭、妮可·基德曼、梅丽尔·斯特里普几大影后“撕破脸”的《大小谎言》系列,同样将编剧的刻刀对准了婚姻。

为了维护婚姻的表面幸福,瑟莱斯特不愿承认自己是一位正在被家暴的妻子。

出于对丈夫的爱,梅德林不知道如何将自己出轨的真相和盘托出。

一场场婚姻故事,控诉着光鲜背后的龌龊。

作为一部高分悬疑剧集,《大小谎言》第一季的成功在于,在婚姻的大楼里,用几位女性细碎的生活现实,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虚伪,而第二季梅姨的加入,则是年美剧圈最大的惊喜。

面对神经衰弱的儿媳,这位婆婆除了表面安抚,更肩负着“调查儿子死因”的重任,她与瑟莱斯特的撕逼大战一触即发。

于是,在原本男女性别对立的女性剧集阶梯之上,女性站在了女性的对立面,观众们期待一场战争,同样也期待一次和解。

年的美剧圈,还有许多女性角色引发过观剧热潮:

《杀死伊芙》中,拥有间谍技能的国安局后勤人员伊芙与精神病女杀手斗智斗勇;

《早间新闻》里,女主播艾利克斯信奉新闻理念,在丑闻风波中重新掌握自己的话语权,演活了真·大女主剧;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抛弃全职主妇的身份成为世界巡演的喜剧演员……

毫无疑问,这些职业女性的自信和洒脱居于女性阶梯的高位,展现出女性崛起的充沛快感。

但是,还有另一部分女性站在阶梯之下,被强暴却求助无门的《难以置信》,遭遇轮奸却侦破无能的《德里罪案》。

站在女性剧集这层阶梯上,向上看,是社会性别意识的潜在进步,向下看,却是众多同题剧作的过度跟风。

破产姐妹“麦克斯”凯特·戴琳斯试水10集新剧《娃娃脸》,失恋女孩重回姐妹团的生活流故事,并没有引起更多的共鸣。

因为,聚焦生活的剧集更优者大有人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