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里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时候的帝王之谜
TUhjnbcbe - 2023/8/12 20:45:00

世界历史源远流长,帝王们自命为天子,被天下人奉若神明。历史上的帝王加在一起成千上万,他们有的对社会起过巨大的作用,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被后人所称颂;有的则是过眼烟云,在历史画卷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是,帝王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了解了帝王的身世与命运,知道他们的归宿,掌握其遗踪,以及史实记录的真伪,对了解其所在时期的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罗马皇帝克劳狄真是傻子吗?查理大帝加冕是事出偶然吗?伊凡雷帝杀死了亲儿子吗?威廉二世是死于意外吗?秦始皇的生父是谁?顺治帝为什么出家?雍正暴死的背后有什么重大的玄机?这些帝王未解之谜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

皇帝提比略为何选择隐居生活

在许多人的眼中,皇帝是一国之尊,荣华富贵,权势显赫。为了它,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争夺不休,成功的人被称为千古风流人物,失败者也付出了毁身灭家的代价。而罗马皇帝提比略则在大权在握的时候离开繁华的都城罗马,避居乡野,过着流放般的生活。这位行为怪异的皇帝,引起了后人的极大兴趣。

公元26年仲夏的一天,天刚蒙蒙亮,一支十来人组成的小队伍匆匆忙忙地离开了罗马城,走在人群最中央的便是如日中天的皇帝提比略。当时的占星术士说,从提比略离开罗马时行星相互的位置来看,他是绝不可能再回来,还有人宣称他不仅不会回来,而且不久就会死在外面。除了第二个预言的时间不太准之外,这两个预言都神奇地应验了。谁也没有想到皇帝的这次出行竟真的会成为和罗马城的永别!

提比略生于公元前42年,是罗马帝国的创建者屋大维(即奥古斯都)的养子。他9岁丧父,母亲改嫁屋大维,他也开始生活在皇帝的身边,15岁时就曾跟随屋大维到高卢视察前哨阵地,22岁时初次指挥战役,夺回了多年前罗马*团失去的几面旗帜,从此开始声名大振。他不仅以常打胜仗出名,更是以体恤士兵著称,因而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提比略登上皇帝的宝座也并非一帆风顺,屋大维最先选中的是大将阿格里巴,但阿格里巴不幸死在战场上;然后屋大维把提比略收为养子,但实际上平日里最器重的却是提比略的弟弟德鲁苏斯,可德鲁苏斯又不幸少年夭折。为了达到能成为帝国领导者的愿望,提比略被迫与已经怀孕的妻子离婚,娶了屋大维寡居在家的女儿朱莉亚为妻。朱莉亚嫁给提比略的时候,还带来了和死去的前夫所生的两个儿子,日后他俩也成了提比略的有力的竞争对手。屋大维在他的两个外孙渐渐长大的时候,就开始慢慢疏远提比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外孙盖恩斯和卢西乌斯身上。提比略一气之下离开罗马城。公元2年和公元4年,屋大维钟爱的两个外孙相继死去,德意志和高卢等地又发生了叛乱,屋大维紧急召回了提比略,并立即派他去镇压叛乱。提比略经过5年的艰苦战争,终于平定了叛乱。当他当上罗马皇帝时,已经是一个55岁的老人了。

离开罗马的皇帝并没有像占卜师预言的那样很快死去,也许是他命不该绝。有一次他们在一个山洞吃饭,洞口的岩石突然塌陷下来了,压死了一些仆人,近卫*长官谢雅努斯不顾个人的安危,全身跪伏在提比略的身上,使他幸免于难。但11年后,他还是死在了那个地方。

在隐居期间,提比略数次变换居住地点,有时在米塞努姆海角的一个山洞里暂住,但待的时间最长的还是卡普里岛。当时位于坎巴尼亚海岸的这些地方多是罪犯的流放地,因此也有人认为提比略是“自我流放”。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方便,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卡普里岛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它只有一条路通向陆地,靠海的三面全是悬崖峭壁,这样外人就很难接近,幽静而安全。虽然身居乡野,提比略还是能通过书信遥控国家的*治生活。

据说在隐居期间,提比略曾经有两次想返回罗马。一次是公元32年,他的船驶到了靠近人工湖的花园,在台伯河沿岸设置了警卫以防止人们接近他,但他最终还是没有登陆。另一次是公元33年,他沿着阿庇安大道走到第七个里程碑(离罗马城不到6.4千米),但他只是在遥望了罗马的城墙后便返回了。除此之外,他还时常独自漫步在罗马城郊,多次站在台伯河边长久地凝望着自己的都城,流露出恋恋不舍的神情。作为堂堂帝国皇帝,他本来随时都可以跨入自己的都城。虽然罗马近在咫尺,但却好像有一条看不见、不可逾越的鸿沟阻挡了他的脚步,他为什么要视罗马城为不可接近的洪水猛兽呢?

提比略长期离群索居,引来了历史学家不同的猜测。有人认为,提比略这样做,是为了遮掩自己的“庐山真面目”,制造一种神秘感,躲在暗处发号施令,既隐蔽又主动,对维护他的统治非常有利。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认为皇帝归隐原因有二:一是近卫*长官塞亚努阴谋篡位,二是提比略曾以恐怖*策闻名,隐居生活多少可以消弭个人恩怨。另一个历史学家苏托尼乌斯则认为,提比略是因为儿子们的死亡受到打击,心灰意冷才隐居的。

提比略在位23年,因性格怪诞、行为诡异而使得后人对他评价不高。但现代的一些历史学家还是公正地指出:一些人可能由于*见关系,夸大和渲染了他的“怪异”和“残暴”,事实上他统治时期的罗马虽然比不上奥古斯都时代,但也算国泰民安、他个人崇尚节俭,与当时罗马盛行的以挥霍浪费为主的流行风气格格不入;他从不轻易对外用兵,罗马得到几十年和平发展;他还注重发展手工业和贸易,使国库积累丰厚,这些都是不能否认的。至于他为什么会隐居,只有期待未来考古发现来解决这个历史悬案了。

“傻子”皇帝克劳狄

公元41年1月24日,罗马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地中海沿岸的初春,带着咸味的海风不时吹来,更是增加了几分寒意。但这一天却并不显得冷清,罗马城中的人们三五成群地伫立在街道两边翘首期盼,或是在街头巷尾走来走去。元老院议事厅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这种熙熙攘攘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两天,一切似乎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在3天前,罗马帝国皇帝盖乌斯被近卫*在皇宫里刺杀,现在元老院正在为新皇帝的人选争执不下。突然,大墙外面一阵混乱,人们疑惑地看过去,只见皇帝的近卫*正众星拱月般地簇拥着一个人走过来,他就是被暗杀的皇帝的叔叔,罗马人众所周知的“傻子”克劳狄。

原来当皇帝被暗杀的时候,当时已50多岁的克劳狄正好亲眼目睹了一切经过,吓得躲在窗帘后面簌簌发抖。近卫*发现后将他拖了出来,本来准备杀了他灭口,但看到他又老又丑、胆小怕事,才放过了他。当元老院的元老们为了新皇帝的人选几天来争论不休的时候,近卫*们就恶作剧般地拥立他为皇帝。

*营里的士兵们不断高呼着克劳狄的名字,议事厅里却如死一般的寂静,元老们面面相觑,好长时间才缓过劲来。近卫*和士兵们拥有强大的武装,他们的意志不能违反,尽管内心有一万个不愿意,元老们还是赶紧争先恐后地把元首惯有的权力和头衔授给了克劳狄。于是,罗马历史上第一个由近卫*拥立的、也是唯一以“傻”著称的皇帝克劳狄,就这样在垂暮之年传奇般地登上了罗马权力的最高峰。更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当时的罗马帝国经过长期的对外扩张,已经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内海、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这个“傻子”皇帝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竟达13年之久。人们不仅要问:他到底仅仅是貌似痴呆、大智若愚呢,还是真的低能,受人操纵、愚弄?

克劳狄的“傻子”称呼由来已久。克劳狄于公元前10年出生于罗马行省高卢的首府鲁恩,他的父亲德鲁素斯就是这个省的总督。虽然出身高贵,但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克劳狄是不幸的。无情的病魔不仅损害了他的健康,毁坏了他的容貌,而且影响了他的智力和思维正常发育。他身体弱不禁风,行动迟缓笨重,也不善于和人交谈,为此他饱受痛苦、歧视和嘲笑,是奥古斯都家族有名的“丑小鸭”。

不过,历史记载中对克劳狄的评价却充满了矛盾,众说不一,并由此引发了后人长期的争论。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貌似痴呆的克劳狄一世,不但在学术上有自己的见解,在*治上也颇有建树。克劳狄当*前的皇帝胡作非为,使罗马帝国事实上已经陷入了危机,国库空虚,元老大半丧亡,整个国家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克劳狄面对这么一大堆烂摊子,处理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信心、意志和智慧令所有人都赞叹不已。他登上帝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赏近卫*士兵,感谢他们的拥戴之功,并因此缓解了皇帝与*队之间的关系;以宽容、合作的姿态同元老院建立了良好关系;下令取消对有关被控叛国罪者的审讯;召回了一些被放逐的元老,并归还了他们被没收的财产等等。这些措施在国家*治生活中创造了一种难得的团结气氛。在外交上,他归还了前皇帝从希腊不择手段弄来的雕像等一些珍贵艺术品,同时又御驾亲征,率领罗马*队横渡泰晤士河,征服了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小国家。克劳狄也很重视与民众的关系,一上台就宣布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赋税,向行省居民赠送公民权,提高他们的*治地位,扩大了帝国统治的基础。

当时罗马最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塞涅卡,对克劳狄的描述、评价却是前后截然相反,甚至是自相矛盾。在公元42年的一封信里,他称赞皇帝是“恺撒之后最好心的人”;但在不久后的一篇讽刺文里,他又把皇帝描绘成一个暴君、傻瓜,讥讽他会在死后变成一个南瓜(在当时的人眼中,南瓜是愚蠢的象征和代名词)。后来的历史学家塔西佗等人也沿用了这种说法,一面称赞克劳狄在统治初年宽厚仁慈,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士兵和公民的喜爱;另一面又嘲笑他是个毫无主见的笨蛋,只会听从妻子和奴仆们的意见行事,不像是一个皇帝,更像是一个奴仆。苏托尼乌斯在他的《十二恺撒传》里写道:“由他自己决断的事甚至没有他的妻子和被释奴命令的多,因为他总是依他们的利益和希望做事。”总而言之,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大都倾向于否定他,认为他的确是一个傻子。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历史学界掀起了对克劳狄个性特征和功过是非的再评价、再研究的热潮,但结果同以前大致相同,学者们各执己见,看法不一。看来要想彻底揭开蒙在克劳狄脸上的面纱,只有期待更多的考古资料的问世,从而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克劳狄死于公元54年,死因不明,据说在服食了妻子为其准备的*蘑菇后,经过12个小时的痛苦,一句话没说就死去了,死后被元老院奉为神。

从魔*到天使的罗马皇帝提图斯

提图斯是以贪婪出名的罗马皇帝韦斯巴香的儿子,但是与他臭名昭著的父亲相反的是,他在位的两年多里,让人无法找到任何瑕疵,得到了民众最高的赞誉。但提图斯刚上台的时候,人们对他充满怀疑甚至是恐惧,而且公开宣称他会是第二个尼禄(曾被怀疑放火烧了罗马城,以残暴闻名)。

提图斯像 这位集魔*与天使于一身的罗马皇帝,其怪异的性格令人捉摸不定。

少年时代的提图斯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体格和气质,在许多方面堪称完美,他相貌英俊,既威武又和蔼,身体非常健壮,精通武艺和骑术。他在文化上的修养也很深厚,以记忆力超强著称,对一切学问都很感兴趣,而且不用打草稿就能顺口用拉丁文和希腊文作诗。他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天赋,吹拉弹唱,无一不精。即使有这样高的才华,提图斯也未能得到罗马公众的喜爱,反而遭到他们的谴责和憎恨。

提图斯拥有一大群狐朋狗友,而这些朋友大都是罗马城中名声最坏的人,其中包括很多同性恋者和太监。提图斯却和他们通宵达旦地厮混在一起,并且他和犹太国王阿格里巴一世的女儿贝勒尼斯的关系暧昧,据说甚至有和她结婚的意图。人们还怀疑他营私舞弊和谋取贿赂。除了这些罪名外,人们还觉得他是一个冷酷残暴的人,在担任近卫*长官时,他的行为既专横又暴虐,只要有人引起他的怀疑,他就秘密地派遣卫队去把他干掉;而在向耶路撒冷发动的最后攻击中,他残忍地用12支箭射杀了12名守卫者。

对于这样一个魔*般的人物,罗马民众早已不抱任何希望了,可是当上皇帝后的提图斯却来了一个度的大转变,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充分展示了一个统治者所应具有的美德。他一上台就把贝勒尼斯送出罗马城,对于他和贝勒尼斯来说,这个决定都是非常痛苦的。他最喜欢的情人中有一些是舞艺高超的舞女,很快她们就成了舞台明星,但是他不仅断绝了和她们的来往,而且绝对不到公共剧场观看她们的表演。他很尊重别人的财产,甚至连正当的和习以为常的捐资都不肯接受,更不用说是像他的父亲那样向民众勒索财物了。

对于别人的要求,他都尽量给予满足。当家人向他进谏说他许诺太多难以兑现时,他回答说,不应该让任何人在同自己的皇帝交谈后大失所望地离开。每天晚上,他都会回想自己一天的光阴,有时会为没有给任何人做件好事而悔恨不已。当罗马发生天灾时,他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救济难民,把自己别墅中的装饰物拿去修复神庙。

更可贵的是提图斯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宽容和忍耐,为了让自己的双手从此不沾任何血腥,他宣布接受大祭司的职务。他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签下过判决任何人死亡的命令。当两名贵族青年被揭发有反叛的意图后,提图斯没有对他们采取任何处罚措施,只是警告他们放弃这种念头,因为皇权是命运赐给他的,谁也夺不走。如果他们想要别的东西,他倒是情愿相让。而在对待自己的弟弟时,他的表现就特别宽容。自从他登上皇位后,他的弟弟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暗算他,甚至公开煽动*队暴动,但是提图斯不但没有处死或流放他,还一如既往地对外宣称他是自己王位的继承人,坚持让他享有从前的所有荣誉。有时提图斯还私下同弟弟交谈,流着泪恳求弟弟收手,希望兄弟俩能够继续像从前那样相亲相爱。

公元81年9月13日,提图斯病逝在自己的别墅中。噩耗传开后,罗马民众悲痛不已,如丧考妣。元老院的元老们等不及发布讣告,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元老院的议事大厅里,用最美妙的词汇对提图斯进行百般颂扬,抒发自己对皇帝的感激之情。总之,一切提图斯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的荣誉,在他死后都加倍地得到了。

提图斯年轻时以残忍而出名,后来又因为生活散漫而污损了名声,即位后,他不仅没有被万能的权力迷倒,反而改善了自己的道德,使他和他的*府成为智慧与荣耀的模范。提图斯在位只有两年就病故了,时间没有给他滥用权力和放纵欲望的机会,他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永远是他的慷慨、慈爱和宽容。

是什么原因使提图斯这样一个人人厌恶的魔*变成了圣洁的天使?这是英年早逝的提图斯留给后世人的最大疑惑,可惜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还不能准确地解释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难解之谜的答案,很多教育、个人修养方面的难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查理大帝的加冕事出偶然吗

法兰克王国是公元5世纪末到10世纪末由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在罗马帝国逐渐衰落的时候,法兰克人正逐步崛起。他们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地区,属于日耳曼人的一支。年,一位叫克洛维的人率领*队把西罗马人赶出了高卢地区,以巴黎为首都,建立了墨洛温王朝。8世纪前期,管理宫廷事务的权臣查理·马特逐步掌握了王国的实权。年,马特之子“矮子丕平”废掉墨洛温王朝国王,自立为帝,建立了加洛林王朝,但新王朝最强大的局面却是由丕平的儿子——查理大帝开创的。

查理生活的年代正是西欧封建化过程急剧进行的时候,查理所实行的*策措施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得到新兴封建地主阶层的拥护。查理是位好战的国王,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他长年累月率*四处征战,使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经过50多次战争,查理使法兰克王国成为控制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大帝国:西临大西洋,东到多瑙河,北达北海,南至意大利中部,差不多囊括了昔日西罗马帝国的全部国土。

年,罗马教皇阿德一世逝世,查理支持利奥三世当选为新的教皇。利奥三世为了答谢查理,在罗马为他大唱赞歌,从而引起了罗马贵族的不满。反对者冲进教皇官邸,逮捕了利奥三世,准备将他送进修道院受刑,扬言要刺瞎他的双眼,割掉他的舌头。利奥首先向拜占庭国王求救,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逃出监狱后他又向查理求援,查理亲自带兵护送利奥三世回罗马,并用武力平息了这场纠纷。利奥三世对查理感激涕零,抓住一切机会报答他。公元年的圣诞节,罗马教皇利奥三世给查理加冕为“罗马人皇帝”,史称查理大帝。

关于查理加冕称帝的问题,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查理根本无意加冕,那只是教皇一厢情愿的报恩行为。在《查理大帝传》中详细记述了加冕的全过程:公元年12月25日,教皇召集了附近地区所有愿意参加弥撒的人们来到圣彼得大教堂,当晚一切显得格外隆重,教堂内灯火通明,音乐悠扬地回荡着。弥撒仪式开始了,查理望着基督像,全心地沉浸在仪式的庄严之中。突然,教皇利奥三世大踏步地走到查理面前,将一顶西罗马皇帝的皇冠戴到他头上,并高声宣布:“上帝为查理加冕,这位伟大的、带来和平的罗马皇帝,万寿无疆,永远胜利!”参加仪式的教徒也齐声高呼:“上帝以西罗马皇帝的金冠授予查理,查理就是伟大、和平的罗马皇帝和罗马教皇的保护人!”

教皇利奥三世本想用这样的方式给查理一个意外的惊喜,但他的做法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查理感到突然和无所适从。查理觉得,“皇帝”这样的称号太令人反感了,自己并不需要被授予这些所谓的荣誉。他更担忧这个加冕背后的无穷隐患:拜占庭的罗马人对于他的皇帝称号肯定会万分仇恨,这甚至会对法兰克王国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查理事后后悔地说:“如果知道教皇的策谋,就不会在那天去教堂,尽管那是一个伟大的节日。”

这是爱因哈德在自己的书中记录的情况,依此看,查理大帝是不愿意被加冕称帝的。很多学者采取这一说法,是因为爱因哈德从20岁起便被查理聘请到宫中掌管秘书,参与机要,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跟随在查理左右,深得查理的宠信,他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如果说爱因哈德说的是真的,查理不愿意称帝,除了顾忌拜占庭的罗马人的仇恨,还会不会有别的原因?普遍认为他忌讳的是教皇利奥三世。教皇主动给他加冕表面上看来是报恩,但同时也会趁机夺回一些权力。查理虽然是个纯粹的基督徒,但他也并不希望教会干预*权,为此,他曾刻意保持了“法兰克及伦巴德国家”的称号,当立他的儿子为王时,查理亲自主持了这一神圣仪式。

现代许多西方史学家对查理不愿意加冕称帝的说法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当时的查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完全能够控制当时的局势。如果他不愿意,教皇利奥三世决不敢做出冒犯他的事情。

事实上,不管查理是否愿意罗马教皇为他加冕,他在实质上已经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这次加冕是中世纪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影响极其深远,奠定了教廷和王廷对西欧进行双重统治的*治思想基础,开创了中世纪教皇为皇帝加冕的先例。它象征着皇帝的权力来自于上帝,受之于教皇,暗含着教皇权力依然高于皇帝的意思,为日后的教权与王权之争埋下了祸根。

采邑制

采邑制是中世纪早期西欧的一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墨洛温王朝末期由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自由农大量破产,国家无可用之兵,中央的*治、经济、*事力量衰落。8世纪30年代,宫相查理·马特改变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办法,实行采邑制。没有叛乱贵族和部分教会土地封给官员和将领,受封者必须服兵役和履行封臣义务,而且只限本人,不得世袭。双方如有一方死亡,或封臣不履行义务,分封关系终止。如愿继续以前的关系,必须重新分封。通过采邑制,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国王与受封者之间的主从关系,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为形成阶梯式的封建等级制奠定了基础。骑兵逐渐代替步兵,兴起骑士阶层,中小地主力量加强,且提高了国家的*治与*事力量。9世纪以后,采邑逐渐变成世袭领地。

伊凡雷帝杀死了亲儿子吗

伊凡雷帝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他3岁就继承了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公位,人称伊凡四世。他性情凶残又生性多疑,独断专行且手段残酷,因而得名“雷帝”。这与伊凡四世幼年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他17岁亲理朝*以前可以说是生活在一片黑暗中,先是他的母亲倒行逆施且不明原因地暴亡,然后是贵族们为了争权夺利而每天火并厮杀,没有人顾及到年幼的小沙皇的教育。从这种尔虞我诈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伊凡四世,过早地目睹了宫廷生活的黑暗和丑恶,在他的性格中埋下了暴戾多疑的种子。俗语说:虎*不食子,伊凡雷帝却被怀疑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俄国著名画家列宾创作过一幅名为《伊凡雷帝杀子》的油画:在灰暗压抑气氛笼罩下的画面上,奄奄一息的皇太子伊凡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胸前,伊凡雷帝惊恐地搂着儿子,他用一只苍老的、血管突出的手抱着伊凡的身体,另一只手紧紧按住儿子流血的伤口,试图挽回儿子的生命。但死神已经快要降临了,儿子的身体软绵绵地支撑在地毯上,用一双绝望却宽恕的眼睛看着衰老的父亲。而伊凡雷帝的双眼中充满着悔恨,两人的眼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整幅画有着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人们为什么会怀疑伊凡雷帝呢?主要是伊凡雷帝的性格非常残忍,在他还是个孩子时,就经常把捉住的小鸟一刀一刀地杀死,或是站在高高的墙上,将手中的小狗摔死,从而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在他13岁的时候,就放出豢养的恶狗,将执掌朝*的皇叔伊斯基活活咬死。而当他刚登上皇位后,为了加强皇权,就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恐怖*策,惩罚反对皇权的大贵族,也不可避免地杀害了许多无辜的平民,用尖桩刑、炮烙、活挖人心、抽筋剖腹等酷刑处死了数万人,得到了“雷帝”的称呼,意思就是“恐怖的伊凡沙皇”。

他的暴*和独裁不仅使遭到镇压的大贵族们心怀怨恨,也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就连沙皇身边的人,也有“伴君如伴虎”的危机感。本来,伊凡雷帝的这种暴戾性格在他娶了年轻美貌、温柔善良的皇后之后有所改变,她能理解他,开始以自己的爱温暖着沙皇那颗受伤的心灵,总是像天使一样地抚慰着他。可是,保佑他的天使没有永远伴随他,年,他亲眼看着心爱的女人被疾病夺去了生命。失去了皇后之后,童年时期形成的性格又激发出来了。到了晚年,孤独的伊凡雷帝性情更加乖戾、喜怒无常,他总是疑神疑*,觉得有人要害他。但是,对于他的长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伊凡,他还是宠爱有加的,经常让他跟随在自己左右。可以说,除了这个儿子,他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了。可是这位皇太子却死在伊凡雷帝的前面,上演了一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伊凡太子的死因有着不同的说法,最普遍的一种是:从年起,伊凡雷帝开始怀疑太子有夺取皇位的嫌疑,多疑的性格使这种想法日益强烈,父子关系也因为他的提防而紧张起来。有一天,伊凡雷帝看见伊凡的妻子叶莲娜只穿了一件薄裙在皇宫中走来走去,违反了当时俄国妇女至少要穿三件衣裙的惯例。伊凡雷帝勃然大怒,动手打了儿媳,使已经怀孕的叶莲娜因惊吓而流产。伊凡听到这个消息后,对伊凡雷帝大吼大叫,伊凡雷帝也很生气,一边大骂着“你这个可耻的叛徒”,一边举起手中的铁头权杖向儿子刺去。晚年的伊凡雷帝手里常常拿着一根铁头杖,这是一根顶端包有铁锥尖、柄上刻有花纹的长木杖。伊凡四世一旦发怒,就会随时用这个铁尖木杖向对方刺去,所以宫内的人只要听到木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就会吓得赶紧躲起来。可是没想到当时伊凡雷帝的铁杖正好刺中了儿子伊凡的太阳穴,然后就是列宾笔下《伊凡雷帝杀子》悲剧场面,最后伊凡因伤势过重而死去了。

俄罗斯历史学家斯克伦尼·尼科夫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当时伊凡父子虽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但父亲只不过在儿子身上用权杖敲了几下,并没有造成致命的伤害。太子伊凡原先就有病,再加上丧子和恨父,心情极度悲伤,以致癫痫病发作,后来又引起并发症死去了。因为伊凡雷帝在争吵前几天的信中曾谈到:“儿子伊凡病倒了,今天他仍在病中。”所以,伊凡的死主要是病死,而不是伊凡雷帝失手杀死了他。

各国历史上宫廷内部血雨腥风,像这样的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的事情层出不穷。伊凡雷帝有没有杀死自己的亲儿子,只有让历史来慢慢寻找真实答案了。

英王威廉二世真是死于意外吗

自古宫廷多纷争。在权势和财富的驱使之下手足相残、杀母弑父之事可谓比比皆是。人称“红面庞”的威廉二世似乎也是因为此类原因而丧命于狩猎场的。

年8月的一个下午,英王威廉二世在新林骑马狩猎。新林占英国南部一大片土地,当时是皇家狩猎苑。威廉的弟弟亨利和一些随从同行。一行人分为几个狩猎小组,国王和他的亲信顾问蒂雷尔一组猎鹿。国王看见一只赤鹿跑过,立刻射了一箭,射中了赤鹿,但是它没有死。很长一段时间威廉坐在马鞍上不动声色,他用手挡着夕阳的斜照光线,想看清楚那只受伤赤鹿的行走路线。

蒂雷尔就在此时射了一箭,鹿没有射到,却把国王射中,国王向前面倒下去,那支箭在国王摔到地上的时候更深地插入他的胸膛,国王当时便没了气息。蒂雷尔急忙跑出树林向法国逃去。亨利则和其他的人策马飞奔,赶到临近的收藏皇室财宝的曼彻斯特,亨利把财宝抢到并确实予以掌握后,便马上赶回伦敦,加冕登基为亨利一世。此时,距威廉去世之日仅3天,众人从猎鹿的树林离开时,威廉二世仍然暴尸荒野。

但是国王之死至今仍是疑点重重:威廉二世是死于意外,还是被他那充满野心的弟弟谋害了呢?或是如有人所说的威廉二世心甘情愿依照异教徒的可怕教规自杀身亡呢?大多数人当然相信传说中所出现的凶兆,这凶兆是威廉到新林行猎前夕所做的一个噩梦:他梦见自己躺在血泊中而被惊醒,惊醒时不断狂叫。此外,还有人说听见国王命令蒂雷尔杀死他,因为根据威廉信仰的“宗教”,他已经老而无用,作为一个权力逐渐衰落的国王,必须在仪式中引颈就戮。

威廉一世共有3个儿子,威廉二世是老二。威廉一世在世时已给3个儿子分家,留给长子罗伯特的是法国的诺曼底,给次子威廉的是英国,亨利则没有土地,只获得一笔财富。大哥与二哥经常争执不下,甚至兵戈相见,但是二人在年以诺曼底为抵押,罗伯特向威廉借了他们所需的钱。罗伯特在年夏季启程返国时,还娶了一个十分富有的女人。威廉决定,决不让哥哥还债把诺曼底赎回,他开始计划强夺诺曼底。新林猎鹿驾崩事件就是在做这种准备的时候发生的。

同时,如果亨利真的企图篡夺英国王位,他一定已把形势看得非常清楚。出乎意料之外的新发展对他篡位的计划有所妨碍,所以亨利先下手为强,其后只须对付一个哥哥而不必再与两位兄长争雄。威廉驾崩,罗伯特又远在他乡,亨利就能篡夺他原本无权过问的王位。证明亨利要对猎鹿时发生“意外事故”负责的一个有力证据是:他从未试图抓蒂雷尔回来以弑君之罪论处,甚至没有没收蒂雷尔的土地以示惩罚。

可是,以亨利的本领和为人是否能组织这样一个谋朝篡位的大阴谋呢?蒂雷尔跟主谋勾结杀掉恩公和朋友,又会得到什么好处呢?事实上自惨祸发生后直到去世时,蒂雷尔都不承认他有弑君行为。

依上所述,亨利的嫌疑可谓是最大。但他要策划这样一个缜密的阴谋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真凶何在,我们拭目以待。

沙皇彼得三世死于叶卡捷琳娜之手吗

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年驾崩后,俄国就陷入了长期动荡中。年,沙皇彼得三世的王后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变,推翻了他的统治。7月,彼得三世在狱中突然死去。彼得三世因何而死?他的死与叶卡捷琳娜是否有关呢?

彼得从小生活在德国,他非常崇拜普鲁士*事制度与德国文化,却对自己的祖国毫无兴趣。他甚至认为俄国是个令他厌烦的国家,他不愿意治理这种国家。年,伊丽莎白女皇逝世,彼得继位。由于国内*局长期动荡,人们都希望彼得三世可以整顿一下国家。然而刚刚上台的彼得三世却经常以自己的喜好对俄国现行制度和法令乱加改动。他推动的一些*策损害了教会与贵族的利益,令他们十分不满,尤其是在对外*策上,彼得三世的所作所为让*界和*界非常反感。

叶卡捷琳娜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出生于德国什未青一个贫穷的家庭。当她知道自己成了彼得未婚妻后非常激动,她当即和母亲一起,不远万里来到俄国首府彼得堡。为了做个称职的皇后,她努力学习俄语,还改信了东正教,不久她就能用标准的俄语虔诚地朗诵东正教的誓言,在场的大主教和教徒们听后十分感动,并流下泪来。年8月,彼得正式娶叶卡捷琳娜为妻。但是婚后,叶卡捷琳娜才发现彼得是个好色之徒,他甚至把情妇领到家中。而同时伊丽莎白也对她这个异邦女子有所怀疑,并派人监视她,年轻的叶卡捷琳娜暗暗地记着这些仇恨,并未作过多的反抗。她一面刻苦读书学习如何治国,一面在*界和*队中扶植拉拢亲信,并将情夫们都安排到重要部门,以为她夺权做准备。

年6月24日,彼得三世离开彼得堡去奥拉宁堡发动对丹麦的进攻,叶卡捷琳娜被留在彼得堡。7月9日凌晨5时,叶卡捷琳娜发动*变,控制了首都局势,成为女皇。彼得三世要求与女皇平分*权,但遭到了断然拒绝。他只好宣布退位,最后的条件就是女皇能归还他的情人、小提琴和一只猴子,以便他能度过后半生。7月18日,叶卡捷琳娜在枢密院正式登基,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就在叶卡捷琳娜就任皇位的同一天,彼得三世暴死在了狱中。

俄国古老的封建宫廷中始终存在着阴险欺诈与不择手段的争斗,专制独裁与宫廷*变经常一起发生,彼得三世正是这种独裁*治的牺牲品。但彼得三世因何而死?一种说法称他是被人*死的,当时法国外交部档案记载:一些人按照俄国风俗吻彼得三世的遗体以示告别,这些人的嘴唇后来却奇怪地肿了起来。还有一种说法称彼得三世是在酒后与人打骂被人失手打死的。第三种说法则是为除后患,女皇派人勒死了彼得三世。彼得三世的真正死因是什么?叶卡捷琳娜又在其中做了什么手脚呢?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轩辕*帝陵在何处

*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帝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曾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轩辕丘),取名轩辕。祖籍有熊氏,乃号有熊。又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色,故称*帝。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部落领袖,37岁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轩辕*帝一生历经52战,降服炎帝,诛杀蚩尤,结束了远古战争。由于轩辕*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后世都尊称轩辕*帝为“文明之祖”、“人文初祖”。*帝死后,人们选择了“桥山之巅”,将他深深埋进*土里,希望“*帝灵*升天,精神永远常在”。这就是今天海内外中华儿女拜谒的中华第一陵——*帝陵。

不管*帝众多传说的真伪,但*帝陵却自古以来就有,*帝陵在哪里呢?

第一种说法是*帝陵位于陕西北部今*陵县境内的桥山之巅。据《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崩,葬桥山。”自秦统一六国后,历朝历代每岁祭奠*帝陵持续不断,因此*陵县境内的*帝陵已经有很多各代遗迹。陵冢在桥山之巅。桥山有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山顶立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有“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字样。古代凡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帝陵冢在山顶平台的中央,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四周古柏成林,幽静深邃。历代*府对保护*陵古柏都很重视,宋、元、明、清都有保护*陵的指示或通令。据《*陵县志》记载,桥山柏林约4平方千米,共6.3万余株。历朝历代*府为了表示尊祖,宣扬礼制,都会去祭祀*帝,又因为此处陕西*陵最早由秦始皇祭奠过,于是后来者都到此祭祀。不过很多人并不认同这就是*陵所在地。

第二种说法是*陵应在今河北省涿鹿县的桥山。

根据《魏土记》的记载:“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山下有温泉,泉上有祭堂。雕檐华字被于浦上。”(《水经注》)《史记·五帝本纪》载:“*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谨水篇》载“*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留其民于涿鹿之阿”,也有记载此处为“桥山”的介绍。涿鹿县的桥山,在今河北省涿鹿城东南20千米,它以山顶上天然形成的一座拱石桥而得名,海拔米。在桥山附近的一道山梁上,还有一个巨大的四方石桌,传说是祭祀*帝时在此摆设祭品的。石桌右侧有一峭壁,壁面平整,像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布满与象形文字一样的图案。传说这是古人刻石记事而留下来的遗迹。我国古代有许多帝王到桥山举行祭祀活动。

第三种说法是*帝陵在北京平谷区。明《顺天府志》卷一上记载:“(北京)平谷区东北十五里,传为轩辕*帝陵,有轩辕庙。”*帝当时曾在北京附近河北涿鹿一带建都,死后又葬在这里。唐代陈子昂的诗说:“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埃……”李白亦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诗句。南宋爱国丞相文天祥诗曰:“我瞻涿鹿郡,古来战蚩尤,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与平谷区文化文物局组织中国社科院、历史博物馆、北京历史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到平谷区山东庄村实地考察这个村西的轩辕陵,并确认这座轩辕陵即是中华民族始祖*帝之陵。不过认为这个陵和陕西桥山的*陵一样,是*帝的衣冠冢。

据说全国共有*帝陵7处,甘肃、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都有*帝陵,哪一个是真的*帝陵呢,轩辕*帝陵到底在何处?这同*帝的其他传说一样还没有答案。

“尧舜禅让”是礼让还是篡位

尧是远古时期有名的贤德君主,他是三皇五帝中的第四个帝。他不唯亲属是举,大力举荐有才干的舜为自己的继任者,这就是历史传说中有名的“尧舜禅让”。但是现在却有人开始怀疑这种说法的准确性,毕竟这仅仅是远古流传下来的一个传说,到了春秋时期,才有人把它诉诸于文字。所以,关于尧舜之间权力交接的真相,就成了一个千古疑案,后世的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论的同时,这个千古未解之谜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

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认可“举贤”说的,因为这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公无私、唯才是举的传统美德。传说中,舜姓姚,他的父亲是个瞎子,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后来,他的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舜的后母心胸狭窄,而且心地狠*。后母生了个儿子,取名叫象。象好吃懒做而且飞扬跋扈,在父母面前,他经常说哥哥舜的坏话。舜的父亲也被他们拉拢到一起,站在他们的战线上。所以,夫妻俩和象常在一块儿商量,如何找机会害死舜,这样,象就一个人继承父母的全部财产。但舜心地善良,并不介意他们的故意刁难。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孝顺自己的瞎父亲,对后母和弟弟也很好。

那时候,尧已经86岁了。他觉得自己年老力衰,于是叫大家推举贤能的“接班人”,大家一致推举很有威望的舜。尧听了人们的推举后,决定先考验考验舜。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并且派舜到各地去同人们一起干活。他先派舜来到历山脚下去种地。在舜来之前,那里的农民经常为了争夺土地不时地发生一些冲突。等到舜到了那儿后,农民们在舜的教化和领导下就变得互相谦让,经常你帮我,我帮你,把生产搞得很好。舜又到河滨去烧制陶器。原来那儿的陶工干活粗制滥造,陶器质地粗劣,等到舜一去,陶工们在舜的组织下,认真工作,制作出来的陶器十分精美。总之,舜每到一个地方,人们都愿意跟随着他。那时候,父权制已经确立,人人可以拥有财产。由于舜的才能,舜拥有了许多私有财产。

舜的瞎父亲和弟弟象听说舜有很多财富,又起了坏心。有一次,父亲叫他修补粮仓的屋顶。当舜沿梯子爬上屋顶的时候,他们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借机把舜烧死。舜在屋顶看见起火了,想找梯子时,梯子已经被狠心的父亲和弟弟藏得不知去向。幸好当时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灵机一动,双手平举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来。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舜并没有怪罪父亲和弟弟,还是像以前一样尊老爱幼。一计不成,他们又设计了一个陷阱。一天,他们叫舜去掏井。当看到舜跳下井后,象和他的瞎眼父亲,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石头丢下井去,把井填没了。他们企图把舜活活埋在里面。后来聪明的舜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尽管父母兄弟对待自己不好,但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于是,一家人就开始和和睦睦地在一起生活。

尧听说舜这样宽宏大量后感到很放心。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道吉日,尧在京城南郊举行了重大的禅让仪式。当尧庄严地把代表权力的皇杖交给舜,舜恭敬地接过权杖的一瞬之间,臣民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这就是一般历史书所说的“尧舜禅让”。因为它以群众推举或领袖授权为基础,所以人们称这种说法为“举贤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拥戴说”。据说尧年老的时候,并没有想把皇权交给舜,而且当时尧的儿子丹朱也非常想继承父亲的大权,但碍于当时舜的声望迟迟没有下手。所以在尧死后,为了避免冲突发生,舜就避开丹朱到了南河之南。但那时天下的诸侯不到丹朱那里去朝见,反而跑来朝见舜。如果想打官司,他们不到丹朱那里去,都跑来找舜。人们编出的歌谣不歌颂丹朱,却歌颂舜。所以,经过诸侯和民众的拥戴,舜便接受了大家的好意,接替尧登上了帝位。关于这个典故,荀子和孟子是比较赞同的。荀子认为,舜之所以能登上帝位,那是靠了他自身的道德;孟子也说过,舜登上帝位是靠了上天的赐予和民众的拥护。

关于“尧舜禅让”,有人甚至从根本上进行了否定,他们认为禅让只不过是被儒家神圣和美化了的精神价值取向罢了,实际上舜是篡夺了尧的大权。这就是比较流行的“篡夺”说。史学专家是根据《史记》的记载:舜取得了行*管理大权后,曾经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改组。例如,舜启用了被尧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恺”、“八元”,历史上称之为“举十六相”,这表明了舜在扶植亲信。而尧信用的浑沌、穷奇等,则被排出了权力中心,这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去四凶”,这显然是排除异己。不过历经这次人事改组之后,尧大势已去,他的悲惨命运也就开始了。《括地书》引用《竹书纪年》说:“昔尧德表,为舜所回也。”又说:“舜困尧,……使不与父相见。”意思大约是,尧先被舜软禁起来,后来也不准同儿子、亲友见面,以此来逼迫他让位。就连尧的儿子丹朱也被放逐到了丹水。

关于尧舜之间的权力交接,是和平交接,还是被迫让位,从古至今就存在着很多猜测。由于当时没有确切历史的记载,这也成为一个千古未解之谜。

秦始皇的父亲是吕不韦吗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一生功绩卓著。秦始皇一生谜团无数,最早的谜要数其身世之谜。要破解秦始皇的身世之谜,就得从吕不韦开始说起。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本为阳翟的巨富,是远近闻名的大商人。他的聪明和智慧使他不仅仅满足拥有万贯家私的地位和生活,而且对王权垂涎三尺。

他认为,扶立一个国君,不仅自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还可以泽及子孙后代。因此他将眼光放在了当时被当做人质的秦昭王的孙子子楚身上。子楚当时在赵国,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商人起家且聪明的吕不韦深知这个子楚奇货可居,他想好了计策,便打点行装,到了赵国的邯郸。找到子楚后,他讲了自己的想法。子楚当然是很开心了。于是吕不韦倾尽家财帮助子楚成为秦昭王宠妃华阳夫人的义子,并出钱让他结交权贵,提高自己的声望。就这样,在吕不韦的策划下,子楚转瞬之间就被立为嫡嗣,当上了皇太孙。

秦昭王死后,不久安国君(孝文王)也去世,于是,子楚登上王位,成为秦国国君,即历史上的秦庄襄王。庄襄王自然对吕不韦感恩戴德,封吕不韦为丞相,又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权倾一时。

在这之前,也就是庄襄王子楚尚在赵国的时候,有一次子楚与吕不韦一起欣赏歌舞。吕不韦手下有一宠姬名叫赵姬。这个女子能歌善舞并且容貌秀丽。子楚看到她后立刻被她吸引。酒席中,子楚向吕不韦祝酒并希望能把赵姬送给他。吕不韦很生气,但是转念一想,自己能够舍尽家财不就是为了这个子楚吗?所以他忍痛割爱,将赵姬当作了*治投资而送给子楚。《史记》中写道,吕不韦早已经占有了赵姬,而赵姬此时已经身怀有孕。赵姬也是聪明的,她对深深爱上自己的子楚隐瞒了自己的身孕。不久,赵姬生下了一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嬴*。母以子贵,赵姬后亦成为太后。根据这样一段记载,嬴*无疑是吕不韦的儿子。

庄襄王在位3年后死掉,嬴*被立为王。嬴*尊称吕不韦为相国,号为“仲父”。嬴*还小的时候,太后即从前的赵姬还时常与吕不韦私通。这个时候的吕不韦已经家僮万人,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至此,吕不韦的权力梦想完全实现了。

但是,也有人认为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是没有根据的。他们引证说,成书早于《史记》的《战国策》就没有吕不韦献赵姬的这段记载。而从《战国策》的编写情况看,这本书是非常喜欢收集个人隐私的。既然喜欢收集个人隐私的书都没有记载这件事情,那么显然可以表明这段传闻在当时是没有的。进而他们认为,完成于汉朝的《史记》其宗旨之一就是探讨秦朝灭亡汉朝兴起并强盛的原因。那么对于民间传说(或是在汉代才兴起的传闻)的秦始皇乃吕不韦与赵姬的私生子一事,当然要书写出来。这样一来,汉代取代秦朝,似乎就更加是大行天道伸张正义了,因为不仅仅秦朝的暴*弄得天怨人怒,而且秦朝王公内部也是这样的污秽不堪。司马迁本人对于秦始皇的一统大业是非常赞赏的,为了“为尊者讳”,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中没有提到上面的传闻,只是说“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然而在《吕不韦列传》则书写了这一传闻,由此可见司马迁的目的。

认为秦始皇不是吕不韦的儿子的人还发现了《史记》对秦始皇记载的破绽。《史记》中写道:“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所谓大期,是指十二个月之后分娩。按照常理,女子发现“有身”,要到孕后一两个月间。那么赵姬归于子楚后居然还能是十二个月后分娩,这实在是违反生育规律的事情!从赵姬的出身看,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也有很多的疑点。《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道:“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在《吕不韦列传》中,当赵国要杀子楚妻子(即赵姬)时,又说:“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由此明显可以看出赵姬是出身豪门的。既然她出身豪门,又怎么可能先做吕不韦的姬妾,再被献作子楚的妻子呢?如果赵姬是“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她又哪儿来的那么多仇家?这个相互矛盾之处,表明了关于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的传闻存在着明显的漏洞。一些历史学家还认为,从史料的记载看,秦始皇并没有把吕不韦当作他自己的亲人。子楚死后嬴*继位,当时嬴*年龄还小,而吕不韦则权倾一时,国家大权几乎都掌握在太后和吕不韦的手中。加上后来的

对《史记》的怀疑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虽然司马迁的记载中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但是他的著史风格相当严谨,所以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史记》关于秦始皇身世记载错误的时候,就不能随便怀疑《史记》的记载。这样,关于秦始皇身世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也就仍然没有定论。到底秦始皇是谁的儿子?这仍然是一个谜。

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之谜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得甚为广泛。在传说中,他既是一位功不可没的大英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另一方面他几乎又成了暴君、残忍的代名词。秦始皇为了永世享用他的征战功绩,做出了种种至今在世界上仍让人叹为观止的壮举,为世人留下了很多解不开的历史之谜,十二金人的铸造便是其中的一个。

在秦都咸阳,秦王宫阿房殿前,屹立着十二个铜器铸造的大铜人,因为铜是*色的,所以又称做“金人”。它们身着外族服装,每个都非常巨大和沉重,很难运输,而且它们浑身雕有精细的花纹,且个个耀武扬威,精神抖擞,英勇无比,日夜守护着秦王宫殿。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在这方面,有很多历史书籍记载。如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廷宫中。”贾谊的《过秦论》也有“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记录了十二金人的故事。

令人奇怪的是,秦始皇要铸造这十二个金人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耗费巨资铸造这又笨重又没有实际作用的金人呢?围绕这个问题,存在两种主要说法:

十二金人像 秦始皇时期的十二金人像因为岁月的流逝,已无从寻找。图中的十二金人像是后人根据历史记载重塑的。

在统一全国后,秦王*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但由于吕不韦曾经专权的阴影和辛辛苦苦征战得来的皇位不易,为了实现自己当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的宏伟愿望,所以他坐稳皇帝后始终在忧虑和思考着如何确保长治久安,使江山传之万世的问题。要坐稳天下,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收缴和销毁流散民间的各种兵器,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别人的武力夺权。于是,他总是在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来收缴全国的兵器。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在大臣们的陪同下,秦始皇观看舞灯笼和各种杂耍。正当在看得高兴的时候,忽见一队杀气腾腾、手里拿着刀剑等兵器的武士上场表演。秦始皇看见后,又想到了自己的长久以来的心病。这时候,恰巧临洮一个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12个巨人,而且他们当地还传唱着一首童谣:“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龙颜大悦。于是他假托征兆,说这是顺应天意,下令收缴民间兵器,集中到大都咸阳,铸成十二个金人。实际上,秦始皇收兵器铸造铜人,完全是出于巩固自己皇位的考虑。

还有另外的一个版本。有一天,秦始皇正在阿房宫中休息。突然,梦到天气大变,天空昏暗无光,并且伴有*神妖魔作怪,于是他非常惊恐害怕。正在他手足无措之际,忽然有一个一白发苍苍、长髯飘飘的老道来到他的面前。这个老道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挥动着手中的拂尘,指点迷津道:“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说完,随着眼前金光一闪,老道人便不见了。秦始皇也从梦中惊醒了。秦始皇梦醒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立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到咸阳,铸成了十二个金人。有很多专家学者也曾经指出,秦始皇一生非常相信方士道人的话,再加上建国之后的担忧心情,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看不到这十二个金人的踪影了。那么,它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难道如此巨大的金人会不翼而飞?目前,关于金人的下落问题存在着三种猜测:

有人认为,当初西楚霸王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后,曾经火烧阿房宫。在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象征秦王朝永固的这十二个金人也一起烧毁了。

还有一些历史学者指出,这十二个金人毁在董卓的手上。东汉末年,董卓率*攻入长安,将其中的十个金人销毁,并铸成铜钱,而剩下的两个被他下令迁到长安城清门里。到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到洛阳。当成百上千的工匠们将之运到溺城时,由于金人太沉,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巨大的工程,于是就停止了搬运。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金人运到了邺城。后来前秦的秦王苻坚统一北方,他又把这两个金人从邺城运回长安销毁。至那时,存在于世间约年的十二个金人全部被销毁了。

另有一种说法是比较乐观的,他们根据史料记载认为,这十二个金人并未被毁掉。因为十二个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十二个金人和其他精美的奇珍异宝一起作为随葬品而葬于秦始皇陵墓之中。现在,由于一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工作暂时还不能开展,因此十二金人的下落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也许到了我们的考古技术达到秦始皇陵墓开掘的那一天,这个历史上的未解之谜才有可能被解开。

建文帝是自焚而死吗

明洪武三十一年即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临终前他立下遗诏,把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文,史称为“建文帝”。第二年,建文帝的四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由在北平起兵,史称“靖难”。经过3年苦战,朱棣终于攻破南京。正当曹国公李景隆等人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城的时候,后宫忽然起了一场大火,建文帝就在这大火中下落不明,其去向至今仍然是一桩疑案。

被载入正史的是最先传出来的“阖宫自焚说”。

《太宗实录》记载说,朱棣攻破南京城,率领众人抵达金川门。“诸王文武群臣父老人等皆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内侍数人而已”。看着身边几个内侍,建文帝不禁叹息说:“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他?”遂“阖宫自焚”。朱棣进宫后,到处寻找建文帝,最后在一片灰烬中找到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有人说这就是建文帝。于是朱棣令人以皇帝的礼仪将其埋葬。夺取皇位这一年,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高皇帝弃群臣,建文嗣位,权归奸慝,变乱宪章,戕害骨肉,祸几及朕。于是钦承祖训,不得已而起兵,以清敦恶。不期建文为汉奸逼胁,阖宫自焚。”假惺惺地表明,自己不过是想要“清君侧”而已,根本没有想到会导致建文帝的自焚。

首位创“焚死”说的是清代的王鸿绪,他在其所著的《明史稿·史例议》中花了大量篇幅专门论述建文帝必定是焚死之说。此外,清代的学者钱大昕在作《万斯同传》的时候,也采用了这个说法。至于永乐年间的《实录》和清代修编的《明史》,也都是重复这个说法。建文帝自焚而死一说大有盖棺定论之意。

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焚死说不可信,他们认为建文帝并没有丧生火海中。这些人从“正史”的字里行间,找到了另外一些蛛丝马迹。其中最能引起人们怀疑的即是《明史》。

《明史·恭闵帝本纪》中关于建文帝死亡的记载如下:“都城陷,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人们以此为发端,提出疑问:既然是“不知所终”,怎么能辨认出那个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就是建文帝?而既已发现了帝尸,为何又说是“不知所终”?这种自相矛盾的记载难道不值得人怀疑吗?更有人认为这段话根本就是含混的话语,因为“帝后尸于火中”似乎可以理解成仅仅得到了皇后的尸体。而康熙帝年间补纂《明史本纪》称:“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言帝尸。”则更为明确地道出当时根本就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不过是“诡言”而已。

于是,另外一种说法就出现了,说在朱棣攻破南京那天,建文帝正欲拔刀自刎,被身边人救下,然后由程济等贴身亲信22人带领,从地道或御沟中逃跑了。那么,逃走后的建文帝又匿向何方?有人说他由宫中的主录僧溥洽为他削发,假扮成和尚,藏匿于某处寺院了。当然,也有南逃至海外的种种传闻。

众多说法中流传较为广泛的是出家为僧说。有记载说,建文帝在南京城被攻破后出亡为和尚,晚年还曾经返回京师,去世后埋葬于北京西山。在《明史·程济传》中写道:“金川门启,济亡去。或曰帝亦为僧出亡,济从之,莫知所终。”在《明朝小史》中的记述则更为生动:“高皇大渐时,封钥一小匣,甚固,密授帝,戒以遇危难始启。及靖难兵入城,启之,乃杨应能度牒也。遂削发披缁,自御沟中逃出。”从此,建文帝以僧人身份四处流浪,直到朱棣死后才回归。建文帝在朱棣死后回归的故事在明代王鏊《震泽纪闻》及其他明代四家记述中有传奇般的记载。据说,这个流浪四方多年的老僧在宫内安然地度过了最后的日月,死后葬在北京西山,未加封号,号称“天下大师”。

记载这段故事的王鏊生于年,同“老僧”出现的时间相近,后来又做了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的高官,其说基本可信。

关于建文帝并没有死的消息在社会上的广泛流传,对朱棣来说震动自然很大。他当然知道,自己是冒着“夺嫡”和“篡位”的罪名登上皇位的,正式的皇帝在世或者出逃,对他的帝位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他一方面为了安定人心,他一方面不得不煞有其事地发布建文帝已死的诏书,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根据传闻中的蛛丝马迹苦苦寻觅。关于朱棣寻找建文帝的故事自然有很多。

如《明史·姚广孝传》说,84岁高龄的姚广孝病危的时候,永乐皇帝亲自到广寿寺看他,姚广孝说:“和尚溥洽关押太久,希望能够放掉他。”溥洽是谁?就是皇宫里的主录僧,他就是传闻中替建文帝剃头改装,被认为知道建文帝下落的人。这样一个和尚被关押16年,可见永乐皇帝对建文帝的下落有多么担心。《明史·胡滢传》则记载了永乐皇帝派遣胡滢暗察建文帝下落一事。永乐二十一年,以寻访仙人张三丰为名、通行天下州郡乡邑遍访建文帝下落的胡滢还朝时,已经就寝的永乐皇帝深夜召见他,直到四更才出。这再次暴露了朱棣的紧张。

还有人说郑和之所以下西洋,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明史·郑和传》记载:“成帝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看来,朱棣自己也认为“不知所终”才是建文帝结局的最真实的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文帝的遗迹屡有发现,随之而来的便是新的疑问和谜团。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北大求学期间,居然在颐和园后面的红山上,找到了“前明天下大师之墓”。年的《艺林旬刊》还刊出了“明建文帝衣钵塔”及云南武定狮山佛寺塑造的“明天下大师像”的照片,照片的图注肯定地说:“天下大师者,明建文帝也。”看来,建文帝下落之谜,仍然是史学家及对此有兴趣的读者探究的一个话题。

顺治帝出家之谜

在清朝第二位皇帝顺治帝短短的一生中,一共娶了19个妻妾,差不多是每年一个,但是最讨他欢心的,只有董鄂妃一人。

在顺治帝眼里,董鄂妃就是他的心。虽然两人不曾有过任何誓言,但是,那种难舍难分的感情的确能感天地、泣*神。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七日,皇贵妃董鄂氏因病去世,顺治帝痛不欲生。为哀悼董鄂妃,他5天不理朝*。没过多久,他又亲自给礼部下了一道圣旨,特意采用追封的方法,给董鄂妃加封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至于追加皇后应举行怎样的大礼,他命礼部要认真、详细、迅速商讨并递交他审议。

蔡东藩在《清史演义》里写道:“顺治帝经此惨事,亦看破世情,遂于次年正月,脱离尘世,只留重诏一张,传出宫中。”此外,还有《清稗类钞》、《清代野史大观》等书中均有关于顺治帝因董鄂妃去世而削发出家的故事。

顺治帝的离家出走,令清宫上下惊慌失措。他们为了不引起世人的非议,只得向外宣布:顺治皇帝驾崩。但是,这种谎言也瞒不了多久。很快,堂堂的大清皇帝为了一个女人而削发为僧的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了。

顺治帝一向好佛,宫中奉有

雍正帝嗣位之谜

清康熙帝驾崩以后,第四皇子胤禛在激烈的皇位争夺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雍正帝。雍正帝究竟如何嗣位至今仍是一个谜,是按遗诏之言登位还是篡位?

史书中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年)十一月冬至(初九)前,胤禛奉命代祀南郊。当时,康熙帝患病住在畅春园疗养,“静摄”*权。胤禛请求侍奉左右,但康熙帝认为祭天是件大事,命他应在斋所虔诚斋戒,不得离开。到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的病情突然恶化,这时才不得不破例把胤禛召到畅春园来。而未到之前,康熙帝命胤祉、胤祏(七阿哥)、胤、胤禩、胤禟(十阿哥)、胤祹(十二阿哥)、胤祥和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向他们宣布:“皇四子胤禛人品极好,令人敬重,与朕很相似,因此他肯定能够继承大统。”此时,恒亲王胤祺因冬至奉命在东陵行祭奠,胤禄(十六阿哥)、胤礼(十七阿哥)、胤(十五阿哥)、胤袆(二十阿哥)等小皇子都在寝宫外候旨。当胤禛来到康熙帝面前时,康熙帝还能够说话,告诉胤禛他的病情日益恶化的原因,但是到了夜里戊时,康熙帝就归天了。隆科多即向雍正帝宣布“遗诏”。胤禛听后昏扑于地,痛不欲生,而胤祉等其他兄弟则向胤禛叩头,并劝他节哀顺变,因此雍正帝就履行新皇帝的职权,主持康熙帝的丧葬之事。雍正帝曾特别强调:当日情形,“朕之诸兄弟及宫人内侍与内廷行走之大小臣工所共知共见者”。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雍正帝的即位是在父皇康熙帝寿终正寝后才开始的,是属于正常并且合乎法理的。对此,清代官书众口一词,都是同一个口径。后世有人根据雍正帝在品格、才干、年龄和气质上的众多特点以及雍正帝本人在皇宫中深藏不露、暗自修炼多年的特征,康熙帝对雍正帝的认识和父子感情基础以及当时诸子争储互斗的背景,还有康熙帝在死之前留下遗诏的在场人物、地点、时间以及情节等来综合分析,认为雍正帝根据皇父“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是合法即位的,可信的。

但是民间传说中,雍正帝即位却是非法的,是篡位夺权。

早在雍正帝在世时,社会上就盛传康熙帝要将皇位传给胤禵,并称在他患病的最后几日,曾经下旨要召胤禵回到京城,但是胤禛的死*隆科多却隐瞒了谕旨,致使康熙帝去世当日,胤禵不能赶到。隆科多于是假传圣旨,拥立胤禛为皇帝。此所谓“矫诏篡立说”的由来。另外有一种说法是,康熙帝原来就有了手书,要把皇位传给十四阿哥胤禵,是胤禛把“十”改成了“于”字,于是遗旨明明传位于胤禵,却变成了传位于胤禛,此所谓“盗改遗诏说”的来源。那么,是谁来盗改了这个遗诏呢?有的说是雍正帝本人改的;有的说康熙帝把遗诏写在隆科多的掌心,而隆科多将“十”字抹去了;也有的说是由一些雍正帝府中所收养的武林高手所改写的;又有的说是雍正帝的亲生父亲卫某参与改的……

还有人认为,康熙帝原本要在胤禛和胤禵两人中选立皇储,而最终胤禛被选中,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确实说明康熙帝选择皇太子时他是候选人之一。而胤禛在康熙帝四十八年晋封为亲王,在皇子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先后22次参与祭祀活动,次数比其他皇子都多。此外,康熙帝对胤禛之子弘历宠爱有加,称赞其母是“有福之人”。由此可见,雍正帝是后来居上的皇太子候选人。也有人认为,临终时康熙帝本想让胤禵继承皇位,但他远在边疆,若将他召回再宣布诏书,在空位阶段必定会引发皇位纠纷,无奈之下只好传位于雍正帝。

总而言之,雍正帝继承皇位有着种种让人难以理解的疑点。这些问题使一些清史专家耗费了很多的精力,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可以说,在没有获得新的可靠材料之前,雍正帝的即位是否合法,仍然是个谜。这不仅仅是因为雍正帝在继承皇位上有很多令人费解的问题,而且他即位后的很多言行,尤其是与大肆诛戮、贬斥功臣、兄弟、文人等事连在一起,更令人感到扑朔迷离。

雍正帝暴死之谜

一代枭雄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年)八月二十三日清晨突然暴死在圆明园离宫中。官方记载说他是忽然发病身亡。作为第一手资料的《起居注册》中是这样记载的:“八月二十一日,上下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下豫。子宝亲王、和亲王终日守在身旁。戌时(午后七时至九时)皇上病情加重,急忙在寝宫发布遗诏给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龙驭上宾于二十三日子时(夜十一时至翌日一时)。由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着宝亲王继传。”

民间却流传着雍正帝遇刺身亡的故事。例如《满清外史》、《清宫遗闻》、《清宫十三朝》等记载说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刺杀了皇帝。吕留良文字狱于雍正帝六年发生。雍正十年十二月,留良、葆中父子被处死。其亲人也被严加处置,另一子毅中斩决,孙辈发配极边为奴。传说四娘以宫女身份混入皇宫侍奉皇上,伺机行刺。还有传说四娘在吕案发生后逃亡外地,练就一身功夫潜入宫内,以飞剑砍去雍正帝脑袋。还有人传说除四娘外,还有一位名为鱼娘的女子做帮手。即使下笔谨严的学者,在提到雍正帝死时,也会提及这些传闻。

但有人认为这种行刺之说纯属谣言。首先,吕案发生后,其家人皆受罚,无漏网之鱼。其次,四娘根本不可能混进宫。虽然曾经也有过罪犯眷属特别是15岁以下女子,没收入宫为奴,像株连在吕案中的严鸿逵、*补,其妻妾子妇即服侍于功臣家,然而吕氏的孙辈在宁古塔已成为奴隶。犯大罪的人犯多是这样下场,所以四娘不可能混入宫内。

还有,皇帝实际上一年之中的2/3的时间都驻跸在圆明园这个离宫。紫禁城内明令整肃,与有“亭台园林之胜”称号的圆明园根本不可比较。因此,他“自新正郊礼毕移居园宫,冬至大祀前始还大内”,“盖视大内为举行典礼之所,事毕即行,无所留恋也”。园内内阁及各部院等机构规模之宏大与大内不相上下。雍正二年起,圆明园便设护*营,一个女子根本不能飞檐走壁,穿过昼夜的巡逻和森严的戒备,轻易地进入寝宫,刺杀皇帝。因而,雍正帝遇刺身亡的说法便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又有人认为雍正帝既不是遇刺身亡,也不是寿终正寝,他可能是服丹药中*而亡。这是从宫中档案等资料中推出的结论。雍正帝生前在宫中曾蓄养了一些僧道异能之士,他死后第三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五日,嗣主乾隆忽然下了驱逐炼丹道士出宫的谕旨。

新君刚登基,尚有众多事务待理,而紧急驱逐数名道士,这种做法确有奇怪之处。乾隆说其父视僧道如俳优,未听一言,未服一药,这显然在为父亲辩解,否则又怎会突下逐客令?他又说这几个道士早就该受驱逐,但为何雍正帝容忍他们在宫中?乾隆如果为的是崇正道、黜异端,就应该加以排斥,然而他却沾沾自喜地称:“朕崇敬佛法……仰蒙皇考嘉奖,许以当金法会中契超无上者,朕为第一。”而且,他还善待超盛、元日两僧,让他们来京瞻仰梓宫。

驱逐道士的同日,乾隆另降一道谕旨谕令内监、宫女,告诫他们不许妄行传说国事,“恐皇太后闻之心烦”,“凡外间闲话,无故向内廷传说者,即为背法之人”,“定行正法”。此事也值得注意,“中*身亡论”认为此事必与雍正帝横死有关,否则为何皇太后听见外间闲话会心烦。

雍正帝的死因被种种说法蒙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让人难以看清其中的真相。

乾隆的父母是汉人吗

看过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的人对书中的一个说法一定很好奇:乾隆帝是陈家洛之兄。其实,小说中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一定来历的。

清末,上自官僚缙绅,下迄妇孺百姓,几乎人人皆知这么一个传说:清初的某个皇帝是浙江海宁陈家的儿子。这个皇帝是谁呢?有人便说是乾隆帝弘历。这一传说也见于一些私家所写的稗官野史之中。《清朝野史大观》卷一《高宗与海宁陈氏》一文有这样的记叙:雍正帝胤禛当皇子时,与海宁陈氏很好,两家来往频繁。这一年恰巧两家在同月同日同时辰生子。只是胤禛家为女孩,陈家为男孩。胤禛命人抱来看看,但却偷偷把孩子换了。陈家发现孩子被换,大惊失色。但迫于对方权势,不敢追究,也不敢声张。不久康熙帝去世,传皇位于胤禛。胤禛即位后,陈氏一门数人也都官至显要。以后乾隆即位,对陈氏更是礼遇有加。乾隆帝六次南巡江浙,其中四次都到过海宁陈家,最后一次临走时步至中门,对陈氏说:“以后若非皇帝亲临,这门不要轻易打开。”从此这座门就再也没被打开过了。

持上述观点之人还提出另外一些证据,海宁陈氏的宅堂中有两方皇帝亲笔书写的匾额,一方题为“爱日堂”,一方题为“春晖堂”。“爱日”一词,是从汉辞赋家扬雄《孝至》一文“孝子爱日”中来的,后世把儿子奉侍父母之日叫爱日。“春晖”一词是从唐代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中来的。后人常以春晖来比喻母爱。这两方匾额的题词内容都有儿子尊敬和孝顺父母的意思。后来,据说与海宁陈氏的儿子相交换的那个女孩便在海宁陈家成长,到了婚嫁年龄便嫁与江苏常熟蒋氏,蒋氏专门为她筑了一座小楼,后世称之为“公主楼”。这些史料更让人坚信康熙帝是汉人之子。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雍正帝有皇子10个,公主6个。乾隆是其第四子,推及情理根本没有把别姓的孩子换来当自己孩子来继承皇位的必要性。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论证。

其次,从清代皇帝与海宁陈氏的关系来看,纯是君臣友谊。陈氏是清初的名门望族,在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朝,陈家历代都仕途通达,官居高职,煊赫一时。雍正帝初年,为了满足钱塘江下游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府大举修建浙江海塘。由于雍正帝忙于*务,而且海潮冲刷堤岸的危害还未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因此未能亲自前往。乾隆帝即位后,对这项工程非常重视,数次南巡,有4次到海宁勘察。既到海宁,总得有个合适的住所,而陈氏是康、雍、乾三朝宰辅,其家园是海宁名胜,亭台楼榭,花木扶疏,自然就成为接驾驻跸之处。这个园子本叫“隅园”,乾隆把它改名为“安澜园”。“安澜”即水波不兴之意,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临视海宁,是为了巡视海塘工程,而不是为了探视父母。

至于那两块匾额,据史学家孟森考证,清国史馆编纂的《陈元龙传》中说:乾隆帝三十九年(年)四月,乾隆帝在便殿召见群臣,说:“你们家中各有堂名,不妨当场写给我。我写出来赐给你们。”陈元龙奏称,父亲年逾八十,故拟“爱日堂”三字。《海宁州志》还提到,乾隆五十四年(年)六月,因陈元龙胞弟陈维坤的妻子*氏寡四十一年,便御书“节孝”两字赐之,又赐以“春晖堂”匾额。这就是说,两方匾额的题词,是乾隆帝根据臣下的请示书写的,与孝敬父母的意思根本没有任何联系。因而,说乾隆帝是汉人之子只是无稽之谈。

《清宫词》中有一首词说:“冕旒汉制终难复,曾向安澜驻翠蕤。”词中暗指乾隆帝与海宁陈氏关系,然而,这其中关系究竟怎样,乾隆帝身世究竟如何只能成为未解之谜了。

天花还是梅*

清入关后第八代皇帝同治帝,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于咸丰六年(年)所生,同时也是咸丰皇帝(奕詝)的独子。同治帝6岁时即咸丰十一年(年)登基称帝,同治十二年(年)亲*。但他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病逝,距其亲*日期不到两年。

对于同治帝的死因,众说纷纭,有的说同治帝是死于天花,有的说是死于梅*。

近来,在清代档案中发现了属于清代皇帝脉案档簿(以下简称“脉案”)的《万岁爷进药用药底簿》一份。

据记载,同治帝于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得病卧床。当天下午,太医院派李德立和御医庄守和诊断,结果是:“脉息浮数而细。系风瘟闭来,阴气不足,不能外透之症,以致发热头眩,胸满烦闷,身酸腿软,皮肤发出疹形未透,有时气堵作厥。”御医只请第一次脉就能做出上述的明确诊断,主要是因为同治帝之病来势很凶,“疹形”表发得较显著。御医对此开出了用生地、元参、牛蒡子、芦根等十二味药配制的“益阴清解饮”进行避风调理。同治帝仅服了一次药,效果便显出来了。第二天早上,夹杂着瘟痘的疹形即透出,也不似前一日那样烦闷堵厥了。但是,疹痘初发,未至出透,致使“瘟热熏蒸肺胃,以致咽喉干痛,胸满作呕,头眩身热,气颤谵言”。御医议用“清解利咽汤”对此进行调理。巳初三刻服药后,效果明显,是日午刻即“脉息浮洪,头面周身疹中夹杂之痘颗粒透出”。

这样,经御医们精心医治护理,不足两天,同治帝身上的痘颗虽然开始表发了,有些症状也有减退的迹象,但是由于瘟热*滞过盛,以致头面、颈项发出的痘粒很稠密,而且痘颗颜色紫滞,又有咽痛作呕,身颤口干,便秘溺赤之内症。很明显,痘料透出后过盛的*滞并没完全随之表发出来,最后用药无效,以致于身亡。

根据这些记载,有人便认为同治帝是死于天花,但这些记载只是宫廷里的片面记载,而民间的大多传闻却认为同治帝是死于梅*。

在一些正规学术著作里都记载着同治帝微服出宫,嬉戏游乐,甚至出入烟馆妓院的故事,如萧一山所著《清代通史》中就有同治帝因出游而患梅*终致死亡的记载。

据记载,同治帝与皇后阿鲁特氏相亲相爱,但慈禧太后不喜欢阿鲁特氏。慈禧太后开始常命皇后等人陪她看戏,但皇后文静、不爱热闹,每次看到男女私情,则面壁而坐。慈禧太后本来对皇后就不满意,这样就更加不喜欢她了。皇后多次受责怪却依旧我行我素,慈禧太后便觉皇后故意不给她面子。而皇后对同治帝则是笑脸相迎,慈禧太后更认为她狐媚惑主,于是限制同治帝宠爱皇后,强令其移爱慧妃。同治帝偏偏讨厌慈禧太后所喜欢的慧妃,于是,与太监佞臣常常微服外出寻花问柳。同治帝怕臣下看见,不敢去京中较大的妓院名楼,专门找隐蔽的小妓院、暗娼等处。起初,人们对他的身份毫无所知,后来知道了也佯装不知。

一些王公大臣注意到同治帝微服外出纷传内外,屡次劝谏同治帝,却毫无成效。一次,同治帝对醇亲王奕譞当面劝谏一再抵赖,醇亲王只好把时间、地点一一指明,同治帝又一再追问他消息的来源。

虽然这些传闻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却传扬甚广,而同治帝又死得可疑,因此许多人怀疑他死于梅*也就不奇怪了。

据说,同治帝从烟花巷院染上梅*,开始时毫无察觉,后来脸面、背部显出斑点,才召太医诊治。御医一见大惊,不知如何是好,因此请命于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传旨,向外界宣日记》中记载说:“风声过大,且非两宫圣意。”同治帝愤恨不已。梅*在当时是绝症,以天花治之,显然是为了掩盖丑闻,以免丢皇家脸面。所以同治帝后来就日益病重,下部溃烂而死。

我的病医治我?”太医回奏:“太后命之。”《翁同

光绪帝之死探秘

和同治帝一样,光绪帝正当盛年时却突然死去,成为慈禧太后垂帘听*之下的第二个牺牲品,而且他的死与慈禧太后的死仅相差一天。因而,他的死因也就引起了世人的种种猜测。

第一种观点认为光绪帝是患重病而死。在废立风波中,光绪帝依旧做他的皇帝,但他的实权却丢了,精神也备受打击。光绪帝重重的顾虑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健康。另外光绪帝自幼孱弱,脾胃素来虚弱。光绪帝虽贵为天子,却连一个孤儿也不如。据宫中太监寇连材在日记说:当时宫中人受各种限制,不能亲近光绪帝。唯有西太后可以亲近他,而她当时骄奢淫逸,对光绪帝的生活根本不管。小皇帝每天有数十种菜,但菜皆不能入口。光绪帝要加菜,御膳房必先告知太后,慈禧太后必然责备他铺张浪费,不懂节俭,光绪帝只好挨饿。

在这种情况下,光绪帝很容易患上重病。《清德宗实录》、《清史稿》、《光绪帝朝乐华录》等都说光绪帝久病体虚,至光绪帝三十四年病入膏肓,最后驾崩,但这些均为官方文件,可信度不一定高。

第二种说法最为流行,认为是慈禧太后谋害了光绪帝。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光绪帝虽然长期被囚,保皇*却极依靠他。慈禧太后自己身体健康,能执*时,百般折磨光绪帝。晚年,她力不从心了,便想害死他。当时因担任起居注官而能接近光绪帝的恽毓鼎,写了一部《崇陵存信录》(又名《光绪帝外传》),记录了光绪帝临死前的状况:光绪三十四年(年)秋,忽然传出皇上病重消息,召京外名医入宫诊视。诊脉时,光绪帝静静地把双手置案上,自己写出病情。入诊者都说光绪帝身体尚健。十月初十,逢慈禧太后万寿节(生日),光绪帝出瀛台,替太后祝寿,有人看见他为准备跪拜而活动筋骨。十九日,宫廷大乱,增加侍卫,稽查出入,传言光绪帝驾崩。次日,宫中恢复了宁静,午后,传载沣监国、溥仪入宫教养之命。二十一日,皇后入瀛台探视,光绪帝早已气绝身亡。太后闻此,仅叹息几声。

在这则记录里,恽毓鼎实际上暗示慈禧太后害死了光绪帝。而且,慈禧太后宣布光绪帝病重,和百日维新后废立风波之做法一样。恽氏长期任起居注官,他的话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而曾在宫中担任女官的德龄女士,则在《清宫二年记》等书中,明确地指明是李莲英下*害死了光绪帝。

以上3种说法都是言之凿凿,但是清宫太监回忆录《清宫琐谈》则说光绪帝实则死于饥饿。据载,光绪帝本无大病,诸医开方皆以平和之剂为药,然而,太监们在光绪帝死前已得到光绪帝驾崩的消息。当时,在瀛台侍疾者共6名,其中2人饿死,剩下几人食不果腹,“因饿失血者又凡三人”。光绪帝死前,在床上召唤医生周某,他两眼瞪大,四次用手指口,周某知光绪帝饿急,但实在是没有吃的,就连他本人也3天未进食了。后来,光绪帝便渐无声息了。不久,醇亲王入见,周某报告说皇上已去世,醇亲王试皇上气息,确信其已死亡,于是匆匆而去。一会儿,皇后赶来探视,随后便把皇上驾崩的消息公之于世。

在这几种说法里,究竟哪种说法的可信度更高一些,让人难以取舍。当时,光绪帝之死与同治帝之死一样,成为清宫内又一未解之谜。

根据目前我国考古、医学界对光绪帝遗存头发、骨头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了检验,发现光绪帝死时体内含有大量砒霜,为砷中*。但是他身为皇帝,如何中*,而又偏偏死于慈禧的前一天,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解秘。

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也进一步加深。年,光绪帝根据杨深秀、徐致靖、康有为等人的奏章和条陈,决定变法,史称“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康有为利用专折奏事的特殊待遇,经常提出许多新*建议。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相继颁布了多道改革诏令。6月上旬以前,主要集中在经济、*事、文教方面的改革。6月上旬以后,新*由经济、文教、*事方面延伸到*治方面。除了湖南巡抚陈宝箴认真执行之外,别的地方督抚大多等待慈禧的表态,变法诏书不过是一纸空文。

维新派的*治制度改革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洲贵族和传统势力的利益,守旧派开始对光绪帝率领的维新派发动反击。光绪帝表示要重用袁世凯,袁世凯却出卖了维新派。慈禧太后发动*变,将光绪帝囚于中南海的瀛台,而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时候的帝王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