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译本封面的女子画像和伍尔夫的肖像极为相似,让人颇感讶异……)
威廉·斯泰隆(年-年)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的主题通常是性与死亡,这在《苏菲的选择》这部长篇小说中无疑是很突出的。
此书据说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并且这个“我”(丁哥)也是积极参与到小说的情节中,与主角关系密切,因而有很多个人的描写,包括内在的(心理方面)和外在的(个人经历方面)。
当然,全书的主体是女主人公苏菲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回忆。对二战有所了解的人,特别是关于犹太人被迫害的历史的,应该都对这个集中营有所了解,这曾经是纳粹德国残杀犹太人的“死亡工厂”(遗址在波兰南方,可供游人参观)。
对这段回忆的叙述,斯泰隆倒是花了很多心思,极力制造起伏的波澜。先是苏菲出生的家庭,继而是苏菲的婚姻,继而是苏菲有一个儿子,继而是苏菲还有一个女儿,继而是苏菲的选择:为了保存儿子而放弃女儿的生命,等等……这些都是一点一滴地逐渐浮出了水面。
关于苏菲的情人内森这个角色,一个聪明的精神病人,而在最后酿造了悲剧,但说到底,他的存在和作用更多是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他的个人形象似乎并无太大的意义吧。
这部小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于年12月上映,饰演苏菲的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Streep)凭此影片成为了年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