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里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名人故事电子版整合
TUhjnbcbe - 2023/10/27 17:30:00

名人故事

前言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由于古今中外的故事灿若繁星,而广大中小学生的时间又十分有限,我们便对众多故事进行了精挑细选和高度浓缩,既保持了故事的梗概和精华,又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

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主要包括有关成长、生命、神童、亲情、爱心、感恩、母爱、父爱、心态、美德、人格、幽默、思维、习惯、励志、真情、名人、英雄、语文、数学、名著、唐诗、地理、历史、美术、音乐、文学、电影、谜语、哲学、哲理、信仰、智慧、文明、发现、科幻、推理、侦探、战争、探险、惊险、财富、时尚、神话、民间、公主、医学、天文、寓言、建筑、名胜、海洋、奥秘、奇趣、植物、动物的故事,既有一般的故事,也有知识故事,这样,把阅读故事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就能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新课标课外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和趣味性,是广大中小学生快乐阅读的首选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的最佳版本。

拳王阿里与金牌

阿里是世界最著名的拳击冠*。他出生在一个穷苦的黑人家庭,靠刻苦训练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年,阿里代表美国出赛,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了轻重量级金质奖章。

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黑人受到的歧视非常严重,阿里自以为为美国争得了荣誉,黑人地位能有所提高。但是,偶然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

奥运会奖章为美国赢得了荣誉,阿里本人更是十分珍惜,连睡觉都挂在脖子上。一天,阿里和一位朋友到一家食品店买东西,里面正好坐着几个白人流氓,其中一人喊道:“黑*,滚出去!”阿里的朋友激动地说:“他是奥运会冠*!”并把金牌高高举起。流氓哄笑起来……阿里忍住了,他退了出来。不过,这几个流氓并不善罢甘休,他们骑着摩托车把两人拦在一座桥上。“黑*,把你的金牌交出来!”其中一个流氓叫嚷着。这回,阿里再也不能忍受了,他和朋友把这伙流氓打得抱头鼠窜。事后,阿里默默地把金牌摘下来,低头看了看它,然后把它抛进了河里。他的朋友急了:“那是你用血汗得来的啊!”阿里沉重地说:“它不是金的,是假的……”

从此以后,阿里的拳击生涯中多了一份动力:为提高黑人地位而战,打败那些不可一世的白人选手!

贝利与守门员

“球王”贝利是巴西人,他是一个非常富有同情心的人。

年,贝利到非洲进行比赛。体育场里挤满了人,观众们都想看贝利踢球。开赛十分钟内,贝利两次闪过对方的后卫,带球绕过守门员,把球踢进了网,观众席上都沸腾了。可是,在射进第二个球之后,贝利看到对方的守门员举手叫裁判。接着,守门员低着头,捂着脸,痛哭着离场而去。直到另一位替补守门员上场,球赛才继续下去。

贝利起初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除了赢了球,因为激动而痛哭外,他还从来没见过输球后流泪的。后来,贝利突然领悟到,对那个守门员来说,贝利那么轻松地绕过了自己把球送到网底,是在他的同胞面前出他的洋相,丢了他的脸。想到这儿,贝利对守门员很同情,也难过起来。

比赛结束了。贝利来到对方的更衣室,想安慰一下那个守门员,可那位守门员不开门。贝利听着他在屋内痛哭,只好在门外劝说:“朋友,那只不过是一场比赛,而且你们确实踢得好,只是我们的队伍实力比你们强,所以你们输得也很光彩。”

贝利又站了一会儿,可门还是没有开,只好走了。守门员的确是太难过了,他没有勇气去面对贝利。后来,这件事使贝利难过了很长时间。

林肯干活儿赔书

林肯是美国的第15任总统。林肯小的时候,家里没钱送他上学,但他渴望读书,他买不起书,就想方设法借书读。

有一次,妈妈让他去邻居家送木柴。告别的时候,小林肯突然见到一本渴望已久的书,就再也挪不动步了。他站在邻居的书架前,入迷地读了起来。邻居见他这么喜欢这本书,

5就大方地借给了他,让他拿回家去读,还叮嘱他不要把书弄脏了。小林肯感激地说:“谢谢您,我一定好好保管。”

小林肯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看起来,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一直到妈妈催促他上床睡觉,他还舍不得把书放下呢。

临睡前,小林肯小心地把书放在柜子上,上面还盖了一张旧报纸,这才安心地躺下了。

半夜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小林肯忽然被“滴答滴答”的水声惊醒了,他赶紧跳起来,扑向那本书。可是已经晚了,书已经被从屋顶漏下来的雨水淋湿了!林肯捧着书,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他拿着书到了邻居家,局促不安地说:“真对不起,我把您的书弄脏了。可是,我没有钱赔给您,就让我给您干三天活儿吧。”

邻居见到小林肯诚恳的样子,就亲切地对他说:“算了,这本书就送给你了。”

小林肯高兴极了,他连声道谢,然后捧着书回家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读报纸

奥斯特洛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著名剧作家,一生共写剧本近50部。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伟大成就,是他幼年乃至一生勤奋学习的结果。他在4岁时就喜欢看姐姐们做功课,有时拿来她们的课本,闹着教他读书。姐姐们不教他,他就在旁边听她们怎么读,自己再拿来姐姐的书照着读。他自小就聪明,还没上学就认识了字母,学会了拼音,并天天对着书读个不停。

6岁的时候,小奥斯特洛夫斯基上学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课内的知识满足不了,他就学习课外读物,从不放弃一次能读书学习的机会。

有一次,小奥斯特洛夫斯基正在屋内学习,妈妈喊他了:“宝贝,你去买点咸鱼来吧。”他答应着走了。

咸鱼店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妈妈以为他很快就能买回来。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还不见他的踪影。妈妈有些着急了,怕万一出什么意外,就自言自语着“这孩子跑到哪儿去了”,出门去找他。走不多远,她看见小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手拎着鱼,一手拿着什么读着,站在咸鱼店边上一动不动。走近一看,原来儿子读的是包咸鱼的旧报纸,读得入了迷,连脚步忘了迈动了!

华盛顿巧抓小偷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从小就很聪明,经常帮助村里人解决难题,人们都很喜欢他。

一天夜晚,村民约翰的毛驴被人偷走了,他跑来求小华盛顿帮忙。小华盛顿想:“现在又不是播种的季节,小偷偷驴干什么呢?一定是想卖出去换点钱。”他就让约翰先回去安心地睡觉,两人约好第二天一早就到邻村的集市上去。

第二天一早,小华盛顿和约翰果然在邻村的集市上发现了那头驴,小偷正牵着它起劲儿地叫卖呢。约翰一把抓住小偷,说这头驴是他的。可小偷一口咬定是自家的毛驴。于是两个人争执不休,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正在这时,警察闻讯赶来了,小偷还是一口咬定驴是他的。

这时,小华盛顿走上前,捂住了毛驴的双眼,问小偷:“既然你说驴是你的,那你一定知道它哪只眼睛有毛病啦?”

小偷挠了挠头,大声地说:“左眼。”

小华盛顿松开一只手,众人一看,驴的左眼好好的。小偷忙改口道:“我记错了,是右眼。”

小华盛顿听了,哈哈大笑,他把另一只手也松开了。围观的人一看,驴的右眼也是好好的。小偷尴尬地低下了头。

小偷被警察带走了,约翰和小华盛顿也高高兴兴地牵着毛驴回家了。

*学艺

*是香港著名演员,有一身好武艺。说起*是怎么学武的,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6岁的时候,父母把他送到学校读书,希望他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但*天性顽皮好动,经常逃学,带领一帮小伙伴上树、爬墙、做游戏,结果,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就有两门功课不及格,学校勒令他留级。

*的父亲很生气。他有个朋友开了一个武术训练班,那里的孩子训练很刻苦,父亲就带*去那儿受教育。到了那儿,父亲正和朋友说话,一个正在练倒立的孩子突然“咕咚”一声倒在地上,朋友立即走到那孩子面前,手中的小鞭子清脆地落在孩子的胳膊上,那个孩子马上又以头支地,恢复成倒立姿势。

看到这个场面,父亲想趁机教育*要认真读书,没想到*抱住了父亲的腿恳求道:“我也要练武,剃光头!”

父亲一听哭笑不得,只好问他:“你不怕苦?”“不怕!”*很干脆地回答。“你不怕师傅打?”“不怕!”*坚决地说。看到自己精心安排的计划落空了,父亲只好带着*回家了。从此,*一心想学武,坚决不肯再去学校,父母只好答应让*去练一段时间试试,如果不行,就回来好好读书。这样,*终于得到了练武的机会,后来练成了一身好武功。

探险家哥伦布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年出生于地中海边的城市热那亚,是闻名世界的探险家。他从小就被《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描述的东方深深吸引,向往探险、航海。青年时期的哥伦布当了水手,学习了航海指挥、天文地理,掌握了拉丁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哥伦布常想:既然地球是圆的,人们绕过非洲东行就可以到中国。那么,从欧洲向西航行,渡过大西洋,也一定可以到达亚洲。可是,这一条海路从没有人走过呀!哥伦布决定从大西洋寻找海上通道去亚洲,去中国!他向当时意大利著名的地理学家托斯坎内里请教,得到了热情、无私的支持。当时美洲尚未被发现,欧洲各国盛传亚洲是块宝地,遍地是*金,对传说那里盛产的宝石、丝绸、香料都垂涎三尺。所以,当哥伦布请求西班牙国王支持时,国王拨款一万英镑给他。年8月3日,哥伦布率三艘帆船、87名船员,从西班牙南端出发,驶进了当时所有海图上都没有标志的未知的茫茫大海。船队航行了一个多月,遇上一片青绿的海域,海面上尽是厚密的马尾藻。船走了十几天才摆脱了它们的纠缠,可眼前仍然是茫茫大海,无边无际。船员们不耐烦了,灰心了,纷纷要求返航。只有哥伦布依然充满信心。在他表示给大伙加倍付酬金后,船队才又继续向西挺进。船队在海上连续航行71天后,发现了一块陆地!船员们高兴得大叫大嚷,沮丧、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他们登上陆地,升起西班牙国旗,哥伦布宣布代表国王占领此地,命名该岛为“圣萨尔瓦多”。这儿的土人半裸着身子,皮肤不白不黑,脸上绘着彩色花纹,妇女鼻子上挂着金片。他们以为这些白人是天神,便跳起舞来欢迎。哥伦布发现这岛上很穷,既无珠宝也无*金。他问土人:“你们的金片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南方带来的。”土人回答,可是南方在哪儿?他们也说不清。第二天,哥伦布率船队又驶向了茫茫大海,继续去寻找盛产*金的所谓南方,穿行在中美洲马哈马群岛之中。这天,船队登上了一块陆地,哥伦布以为这就是亚洲大陆,脚下的土地即是中国的一个半岛。于是,他派了两个人作为使者去内地见中国皇帝。几天以后,使者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说:“一路上尽是小棚屋,村里很贫穷,不像是繁荣富饶的中国。”哥伦布并不知道这儿是古巴岛,还以为这是中国最贫穷的一个省,于是下令船队继续南行。不久,哥伦布陆续发现了两个大岛,并为它们分别命名为“西班牙岛”和“海地岛”。他依然没找到中国。11当时,哥伦布也不知道,他发现的是欧洲人从来都不知道的新大陆。而从这里到亚洲,中间还隔着一个比大西洋辽阔得多的太平洋。年3月16日,哥伦布率船队返回了西班牙,这一天也就是完成了开辟横渡大西洋航线和发现美洲大陆的日子。哥伦布总以为他发现的那片陆地是亚洲,可为什么与马可·波罗描述的不同呢?他要弄清那到底是不是亚洲,于是,哥伦布又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南美洲。但他当时并不知道这一点。哥伦布几次远航,发现的大陆并不富庶,与人们谈论的亚洲毫无共同之处。他逐渐意识到,这些新大陆不是中国。在长时间的远航中,由于天气炎热、食物腐烂、暴雨袭击、海水腐蚀、*热病的威胁,使航行越来越艰难,哥伦布只得带着遗憾离开新的陆地。他寻找的中国却一直没有出现。

环球航行第一人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海的人是谁吗?是西班牙人费尔南多·麦哲伦,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地球是圆的。年9月20日,麦哲伦率五艘大船出海。他想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决不是地球的尽头,那么,再往前去是哪里呢?两个月以后,船队横渡大西洋来到南美洲巴西海岸。麦哲伦率船队努力寻找通往美洲西海岸的海峡,直到南半球的冬天降临了,依然是一无所获。天降大雪,寒风呼啸,气候变得不适于航行了,船队只好驶进圣胡利安港湾过冬。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麦哲伦下令船队限制用水、缩减口粮,并用武力镇压了少数船员的叛乱。五个月的冬季过后,船队重整旗鼓,向南航行。走了近两个月,在南纬52度海岸,发现一个海口。麦哲伦率船队开了进去,摸索前进。咦,水一直是咸的,而且水流很急。“海峡!这就是海峡!”麦哲伦兴奋地叫起来。他判断得不错,这就是被后人命名的“麦哲伦海峡”。这海峡,东边通南大西洋,西边通南太平洋。28天后,船队驶出公里长的海峡,在人们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片浩瀚的洋面!船队在大洋上航行了三个多月,居然没遇到一次大风浪,海面上平静极了。船员们都说:“这真是一个太平的海洋。”从此,“太平洋”就成了这个大洋的名字。麦哲伦的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时间久了,船上饮水缺乏,水质变臭;因为缺少蔬菜,许多船员全身浮肿,得了坏血病,甚至因病死去。几乎绝望时,他们到达了关岛,补充了水、肉食、蔬菜。一星期以后,船队来到菲律宾群岛。麦哲伦的仆人亨利用马来语去问土人此地叫什么名字,对方一开口大吃一惊,

对方一开口大吃一惊,

原来他们的语言竟能相通!这证明,麦哲伦的船队已经来到真正的东方!

年4月初,麦哲伦在宿务岛正式登陆,和岛上总督签订了协约,规定了西班牙人在该地区享有贸易专利权。

有趣的是,这里的铁比*金贵,14斤铁可以换15斤*金。船员们纷纷找铁换*金,只恨自己带的铁太少。

不久,宿务岛总督请求麦哲伦帮助他平息他所管辖的马克坦岛土人的叛乱。麦哲伦听说马克坦岛土人拒不交纳给西班牙礼品,大为生气,立刻答应总督出兵。

年4月24日,麦哲伦率60人组成的武装登陆队冲上马克坦岛。岛上的土人在首领西拉布拉布率领下,打败了手持枪支的西班牙人,当场杀死了麦哲伦。

麦哲伦死后不久,船队驶离宿务岛,返回西班牙。

麦哲伦的死是不光彩的,但是他在地理学和探险史上的贡献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人。他的探险队发现:从西班牙出发一直西行,居然能从东方又回到西班牙!

从此,人们不再怀疑地球是圆的了。

大禹治水

传说,尧在位的时候,*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土地被淹没了,百姓的房屋、财产也被冲毁了。不少地方还有*蛇、猛兽时常出没,伤害平民和牲畜,闹得百姓苦不堪言,无法生存。

为了治理肆虐的洪水,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决定派居住在祟地的部落首领鲧负责治水。14

由于那时连年降雨,*河水暴涨,鲧用了九年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服。当时的山川土石都归天帝管辖,因为治水紧迫,鲧没有得到天帝允许,就率人搬运土石,修堤建坝,阻止洪水。鲧的这一做法惹怒了天帝。天帝派人面兽身的火神祝融把鲧杀死了。鲧死后,*河水愈加泛滥成灾。

鲧的尸体长期没有腐烂,于是众人剖开他的肚子,一个小男孩从里面跳了出来,这个小男孩便是大禹。大禹长大成人后,被封为部落首领。尧的继承人舜命令大禹接任父亲之职,继续负责治理洪水。

鲧当年治水的方法是用土石筑坝,结果洪水冲毁了堤坝,反而闹得更凶了。大禹吸取父亲的经验教训,改变方法。他率领百姓挖渠排水,疏通河道,将洪水乖乖地引到大海中去。

禹是在婚后没几天离开家门的,他为了完成父亲未实现的心愿,带着人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治水之路。

那时人烟稀少,所到之处不是河流,就是荒山野岭、沟壑纵横。禹只能一边开山铺路,一边前进。他凭借顽强的意志跋山涉水不停地勘察、测量、筹划,使这项宏伟艰难的工程在风霜雨雪中一天天进展着。

大禹治水13年,人累瘦了,身板弯了。最值得称道的是他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回,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孩子正在哇哇哭,禹正巧从门外经过,听见了哭声,他忍痛狠下心没进去探望。因为禹是这么想的:水还没有治好,百姓仍受洪水之苦,无家可归。我有何脸面见家乡父老呢?

禹一次率众来到*河中游(今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交界),发现一座大山挡住了*河的去路,把河道挤得十分狭窄,浩荡的*河水盘旋不止,随着泥沙的不断淤积,河床越来越高,河水高出地面,溢出河道。禹经过周密的观察、计量,命人将大山劈开一个大大的缺口。被困的河水狂叫着倾泻而出,水声之大震耳欲聋。从此河水常年畅通无阻。禹当时将此处命名为龙门。

禹继续顺着河水的流向往前走,又发现一座山挡住了水路。禹当即令人将此山开凿出三道门,并分别命名为神门、*门、入门。也就是今天著名的三门峡。

大禹的足迹遍及了*河两岸,他终于治理好了全国的水患。他的功绩被世代人们所传颂。

禹治水有功,被舜选定为继承人,所以舜死后,大禹便担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他的治理下,部落和平,九州安定。后来,大禹命令铸造了象征九州安定和平的九鼎。

为纪念这位功臣,人们把他当年休息时靠着的一棵柏树称作神柏,柏树所在的山峪被称为神柏峪,附近还建有一座纪念大禹的神庙。

据说,在三门峡附近有7口石井和2个马蹄坑都是大禹当年治水留下的印痕。

大禹死后,他所在部落的贵族拥戴他的儿子启做了他的继承人。那个时候,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已正式废除,变成了王位世袭的制度。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华佗发明麻醉药

华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他医术高明,能妙手回春,被人们誉为“神医”。

在那时候,华佗就能给病人做手术。但病人常因剧烈的疼痛,拳打脚踢,华佗只好把病人捆起来,可这样还是不行,病人看见华佗手中的刀,常常吓得大声惨叫。看到病人们痛苦的样子,华佗十分心疼,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天,几个人抬着一个受伤的汉子来求医。华佗一看,病人的腿摔断了,人已昏迷。于是立即给他动手术。

因病人伤势严重,华佗来不及像往常那样捆住病人,就开始了手术。起初,华佗怕病人乱动,叫护送人使劲按住病人的四肢,可没想到病人毫无挣扎的意思,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

华佗做过不少手术,这种现象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华佗细细观察,闻出汉子一股酒味,顿时恍然大悟:人醉了就会失去知觉,给他动手术,他竟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当然也不知疼痛啊!等他醒来知道疼时,手术早做完了,这真是太妙了!如果制造这样一种药,手术前让病人吃下去,病人马上烂醉如泥,再动手术,不就可以减轻痛苦吗?

想到这,华佗高兴极了,恨不得立刻配出这种药。后来,他搜集许多种草药,配成各种药方,经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中药麻醉剂——麻沸散。从此,手术室里再也听不到哭叫声了。华佗发明麻醉药比西方早多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毕昇发明印刷术

毕昇是北宋中期的一个读书人。那时盛行雕版印刷,就是在坚硬的木板或铜板上雕出凸起的反体文字,经刷墨、铺纸、加压后得到正写文字的方法。

毕昇家附近有个书坊。他常常看到书坊里,刻了字的木板堆积如山。书印完后,这些木板就当柴火烧了。他觉得十分可惜,于是心中萌发了改进雕版印刷的念头。从此,毕昇经常到书坊向工人学习印刷技术,还找来许多资料,进行比较、探索。

有一天,毕昇正在刻一部书稿。他边刻边想:有很多字在文章中是经常出现的,可每次都要刻,太麻烦了,要是刻一次就能反复使用就好了。对!如果刻出来的字可以拆开,再自由组合,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想到这里,毕昇很兴奋。但字怎么才能拆开呢?拆开后又怎么才能合拢印刷呢?如果把字一个一个地分别刻在一块小木板上,也许能行。

于是,毕昇立即动手,把整块整块的木板弄成一块块半寸见方的小木块。然后,找出个常用的字,试着刻在小木板上。

他把每个单字都刻上好几个,有些常用的单字像“之”、18“也”等,都刻了20多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字刻完了。

怎样才能把需要的字很快地挑出来呢?为了解决拣字难的问题,毕昇考虑了很久。最后,他把这些字按音归成十几类,一个韵部一个类,同一类的放在一个盘子里,每一类都按部首笔画排出顺序。

第二天,毕昇拿着木活字走进书坊,谈笑着请大家帮助他试验一下木活字。

热情的雕刻工们按毕昇的要求,用松脂、蜡和纸灰敷在铁板上,填进木活字,再放在火上烤。待松脂熔化后,用木板一压,满满一框木活字就整齐地粘在一起了。

毕昇把墨均匀地涂在木活字上,再把纸铺上去,用刷子轻轻一刷。揭了下来,一张字迹清晰的印刷品呈现在大家面前。但连印几张后,字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木活字质地软,容易吸水变形,印刷时受墨多了就要膨胀。

“怎样才能找到一种既不吸水,又能雕刻成字的材料做活字呢?”毕昇为寻找新的材料绞尽脑汁。

一天,毕昇见妻子用瓦罐烧水,猛然想到:如果先用泥坯刻好字,再进窑烧,不就可以制成像瓦罐那样不吸水的泥活字吗?于是,他在家里的后院搭起了一座小窑,又用胶泥制成许多半寸见方的“小土坯”,刻成多个字块,然后点火烧窑,日夜守候。两天后,一套不吸水、笔画清晰、坚如牛角的泥活字终于制成了。毕昇把活字版拼好,试印了多张,一张张都清清楚楚,大家看了不禁拍手叫好。活字印刷终于试验成功了!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具有成本低、速度快、质量好的特点,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比欧洲金属活字印刷整整早了年。

*道婆织布

年,*道婆出生在上海松江乌泥泾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她从小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因不堪忍受婆婆的虐待,*道婆趁人不备,逃到*埔江边,随海船飘流到海南岛的崖州。

崖州是黎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当*道婆只身来到这里时,黎族人热情地收留了她。

当时,海南岛的棉纺织技术十分先进,织出的黎单、花布都非常精美、漂亮,*道婆很羡慕,就虚心向黎族妇女学习。很快,她就成了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

*道婆在崖州生活了二三十年,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年,50岁的*道婆终于告别了黎族同胞,带着先进的纺织技术,搭海船回到了家乡。

*道婆重返故乡,看见妇女仍然用红肿的手剥棉籽,男人依旧用小竹弓弹棉花,而且织出来的布还像从前一样粗糙,便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乡亲们。

*道婆还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对家乡落后的纺织工具进行改造,把单锭手摇纺车改为三锭脚踏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工具。

乌泥泾的妇女在*道婆的热情指点下,学会了纺织被褥,还能在上面织出美丽的图案。后来,“乌泥泾被”驰名全国,松江一带成为全国的纺织业中心。那里至今还流传着“*道婆,*道婆,教纺纱,教织布,两只筒子两匹布”的歌谣。

木工的祖师爷鲁班

鲁班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工匠和发明家。多年来,一直被人们称为木工的祖师爷。

有一次,鲁班被召进王宫,国王对他说:“给你三年的时间,为我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鲁班一听,心头一惊:“三年的时间,连砍木头都来不及,怎么能造宫殿呢?”但是,国王的话就是圣旨,鲁班只好应承下来。鲁班回来后,一边设计宫殿,一边派徒弟们上山伐木。

那时候,无论是伐木砍树,还是下料做板,木工使用的都是斧头。徒弟们用斧头砍伐树木,十分吃力。树粗了,还必须开很宽的口子,费工又费料,一个人整天累得筋疲力尽,也砍不倒几棵树。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可由于木料供不上,建筑工匠们只好停工待料。

鲁班决定亲自上山去看看。那天,天刚蒙蒙亮,刚下过雨的山上,坡陡路滑。鲁班不小心身体一滑,便急忙伸手抓住一把野草。这时,他只觉得一阵刺痛。原来,手被野草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

鲁班十分惊讶:几根小草怎么能割破手指呢?于是,他仔细观察起手中的野草,发现野草叶子的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齿。手正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

鲁班从中得到启发,他想,如果依照野草造一种带齿的铁器,不就可以割断树木吗?于是,他连忙下山请铁匠打了一块带齿的长铁片,拿到山上去试试。

鲁班和徒弟一人握住铁片的一头,在一棵大树上来回拉了起来,一下子就把大树锯倒了,既快又省力。就这样,鲁班发明了锯。

武术家李小龙

李小龙是著名的武术家、电影表演艺术家,他是第一个把中国的武术推向了全世界的武术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可惜他32岁的时候就逝世了。

李小龙小的时候很顽皮,父亲就把他送到美国去读书。在大学里,李小龙除了学习,把其余的精力都放在钻研武术上。

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中国功夫培训班”,经常在校园内进行训练和表演,得到了师生们的赞赏。

当时有个叫山本的日本留学生,自称是日本空手道的高手,看不起中国武术,经常向培训班的学员们挑衅。学员们都很气愤,但李小龙说:“中国功夫是用来健身自卫的,不是用来打架的。”学员们只好忍耐下去。

有一天,山本又来挑衅,说中国功夫除了花架子,别的什么也没有。李小龙无法忍受对中国武术的侮辱,就接受了山本的挑战。

比武开始了。李小龙不知道对方的虚实,先是防守,山本以为李小龙害怕了,就放心地扑过来。李小龙看准空当,一拳打在山本的胸口上,山本应声倒地。山本爬起来,又张牙舞爪地冲过来,李小龙干脆利索地一脚踢在他的肋部,山本又倒下了。这一回,他彻底认输了,从此再也不敢来挑衅了。

“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被称为“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经常带着他去大学里听科学讲座,他从小就对神奇的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岁那年,父亲给了他一块矿石,小奥本海默很快就对它产生了兴趣。父亲专门给了他一间屋子作“实验室”,小奥本海默就在“实验室”里把这块矿石砸碎了,一点儿一点儿地研究,还到附近的山上和公园里去搜集其它的矿石,把它们拣回来研究。慢慢地,他对矿石的了解居然超过了父亲。父亲的工厂每次进原料,都要请他去鉴定。

11岁的时候,小奥本海默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叫《曼哈顿岛上的岩石》,发表在很有名的刊物上。没想到,当地的一所大学给他发了邀请书,请他到大学去讲演。小奥本海默有些害怕了,但在父亲的鼓励下,他还是壮着胆子站在了讲台上。演讲开始了,他很快就把害怕忘在脑后,用细嫩的嗓音流畅地讲着自己的论文,不时博得听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演讲成功啦!听众们都说,他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

这次成功的演讲给了奥本海默很大的鼓励,他对科学的兴趣更浓了。

12岁的校长

道尔顿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从小就很聪明,父母非常疼爱他,所以虽然家里很穷,但还是让他读了几年的书。后来,家里的条件更差了,小道尔顿只好辍学了。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学习,而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自学,他靠自学学到的知识反而比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多。

12岁的那年,道尔顿听说村子里还有很多学生也辍学了,有的是因为交不起学费,有的是因为听不懂老师的讲课。他灵机一动,在村子的布告栏上贴了一张广告,上面写着:道尔顿小学近日开学,学费低廉,请速来报名。

村子里的人看了广告,议论纷纷,大家都不相信一个12岁的孩子能办学校。

开学的日子到了。有几个家长领着孩子来报名,他们都是被低廉的学费吸引来的。小道尔顿面对着自己的小伙伴,用孩子们熟悉的语言传授知识,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活泼起来,不但孩子们很快就被他吸引住了,就连大人们都听入了迷。

来报名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很快,连城里的正规学校都听说了道尔顿小学,很多校长还亲自来邀请道尔顿去讲课呢。

贝尔与水磨的故事

贝尔是著名的发明家,不但发明了有线电话,而且还有许多有益的发明,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上小学的时候,父亲把他送到爷爷那里生活,爷爷是个知识渊博的老先生,小贝尔从爷爷那儿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25识。

贝尔上学的路上有一条小河,他每天放学的时候,都能见到一位瘦弱的老人在费劲地用水磨磨面,水磨笨重地转动着。见老人很辛苦,小贝尔就经常主动去帮忙。

帮助老人推了几天磨以后,小贝尔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水磨又快又省力呢?于是,他想设计一种新的水磨。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爷爷说了,爷爷就给他找来了许多书,小贝尔就研究起书上的图纸来了。

过了两个月,小贝尔拿着自己设计的新水磨图纸去向学校里的老师请教,老师认为这种水磨很先进,还帮助他找了几个工匠,按照图纸的样子制成了一台新水磨。水磨运转起来了,果然又快又省力,小贝尔高兴地跳了起来。

于是,小贝尔就把新水磨送给了那位老人。后来,附近的人都来找小贝尔,想购买他的新水磨,好心的小贝尔就无偿地把新水磨的秘密告诉了他们。

“洋娃娃”秀兰·邓波儿

秀兰·邓波儿是世界上最受人欢迎的演员之一,她从四岁就演电影,一共主演了57部影片。

秀兰·邓波儿出生在美国,父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公司经理,母亲是音乐舞蹈教师。秀兰·邓波儿刚一出生,护士们就叫起来:“上帝啊,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小姑娘!”随着一天天长大,她越来越漂亮,一头金*色的头发,两个小酒窝,笑起来的时候特别妩媚。爸爸妈妈也很高兴,就决心把她培养成一个艺术家。

在秀兰·邓波儿三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她送进了一家音乐舞蹈艺术学校。她刚一入校,就让老师们大吃一惊,因为小邓波儿的舞蹈天才太出众了,她浑身都是“艺术细胞”,无论是唱歌还是跳舞,都超过了那些比她早入校的学生。

邓波儿四岁的时候,电影《小听差》开拍了,导演正在为电影中的一个角色找演员,偶然听说了小邓波儿有表演天才,就让她来试一试,结果小邓波儿天真自然的表演一下子就把导演征服了。后来,电影放映了,观众们马上就喜欢上了她,都叫她“洋娃娃”。随着秀兰·邓波儿后面几部影片的上演,“洋娃娃”的演技越来越成熟,成了当时最著名的童星。

后来,“洋娃娃”还成为了*治家,无论她出现在哪儿,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

聪明的曹冲

曹冲是三国时期魏王曹操的第七个儿子,从小就聪明过人。有一天,小曹冲见一个库吏(看管仓库的小兵)像丢了*似的,就问道:“什么事愁得你这样呢?”库吏说:“老鼠把大王的马鞍咬坏了,这件事很不吉利,大王一定会重重惩罚我的。”曹冲听后,眨了眨眼睛,想了想,就凑到库吏耳边,低声地说了一番话,又蹦蹦跳跳地玩去了。

第二天,曹冲找出一件布衫,用刀剜了几个小洞,然后去见父亲。曹操见曹冲不高兴的样子,便问道:“孩子,你有什么心事吗?”曹冲指着衣服上的破洞说:“听人说,衣服被老鼠咬了不吉利,昨天我的衣服被老鼠咬破了,真倒霉。”说着眼泪都要流下来了。曹操听了,安慰他说:“这都是别人胡说的,不要相信他们。”

正在这时候,库吏慌慌张张地走进来,手里捧着马鞍,跪在地上说:“小人该死!小人该死!陛下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请陛下严惩!”

“哈哈哈!”曹操听完库吏的话,大笑起来,他转身看了看小曹冲,知道这准是他的主意,就转头对库吏说:“放在身边的衣服都被老鼠咬破了,更何况挂在仓库里的马鞍呢?以后小心看管就是了。”

浮球与破缸

文彦博和司马光都是宋朝有名的大臣。小的时候,他俩就聪明过人,被称为神童。

一次,小彦博与小伙伴们玩球,突然有个小伙伴把球击到一个树洞里了。这是棵老树,树洞烂得很深。看着小伙伴们发愁的样子,文彦博突然灵机一动,说:“我们去取水桶挑水去。”有个小伙伴问:“挑水做什么?我们不掏球了吗?”文彦博说:“等一下你就知道了。”水挑来了,他们七手八脚地把水灌进树洞里,一会儿水就灌满了树洞,皮球也浮了上来。小伙伴们都拍着手说“上来了!上来了!”他们拾起球,又高高兴兴地玩了起来。

司马光小时候也喜欢玩游戏。有一次,他正和小伙伴们玩游戏,一个小伙伴很淘气,爬到一口水缸的边上戏水玩,一不小心掉了下去!小伙伴们听见“扑通”的声音,就跑了过去,见那个小伙伴正在水缸里挣扎着。水缸很高,他们谁也没办法,缸里的小朋友眼看就要淹死了。这可怎么办呢?司马光看到院子里有块青石,他抱起石头猛地朝水缸砸去,“嘭”的一声,大缸被砸破了,水一下子从破口处流了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刘伯温妙计救乡亲

明朝的大臣刘伯温从小就聪敏过人。十岁那年,家乡发生了旱灾,很多老百姓交不出赋税。有个爱告密的人就把这些人的名字报上去了,皇帝大怒,下令要把这些人都杀了。

刘伯温的父亲是当地的县令,很体谅百姓。听说皇帝的圣旨要送来了,就很发愁。刘伯温见父亲一连几天都愁眉不展,就凑近父亲耳边,小声地说:“我听说钦差大臣爱喝酒,我们这……”父亲听了,高兴地笑了。

钦差大臣带着圣旨和名单来了。父亲热情地把他请到自己家的客房,摆上了丰盛的酒宴,陪着钦差大臣喝起酒来。不大一会儿,钦差大臣就喝醉了,躺在床上打起了呼噜。

趁钦差大臣昏睡的时候,刘伯温父子先放火点着了客房附近的一座破草房。火势很快蔓延到客房。等到火快把客房烧得塌下来的时候,父亲一下子推开房门,背起那官员就往外跑,这时候,钦差大臣还在打呼噜呢。

钦差大臣刚醒过来,“忽啦”一声巨响,客房塌下来了。他猛然想起圣旨和名单还在里面,就气急败坏地想去找,可大火早就把它烧毁了。他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对皇帝撒谎说,名单上的人已经都杀了。

后来,乡亲们知道是刘伯温救了他们,都流出了感激的眼泪。

三换老师的许衡

东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许衡,从小就很聪明。三四岁的时候,邻居对他的父亲说:“您的孩子是个神童,还是早点请个老师教他,千万别耽误了!”

父母于是给他请了个老师。许衡读书很快,7岁时就掌握了别的孩子十几岁时才学的知识。随着知识的增长,小许衡常提出一些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有时甚至让老师都感到尴尬。一天,许衡问老师:“人为什么要读书呢?”老师告诉小许衡说,读书可以当官,光宗耀祖。小许衡听了,继续问:“难道除了当官,读书就没有别的用处了吗?”

老师答不上来,感到这个孩子不同寻常,自己已经不胜任了。一天,老师对许衡的父亲说:“我今天是来向您辞行的。我得回家去了。”

父亲连忙说:“先生,是不是我的孩子让您生气了?我一定好好管教他!”

老师诚恳地说:“不是。这个孩子既聪明又勤奋。只是我的知识有限,已经教不了他了,你们再请一位才学高明的先生吧。”

老师走了后,父亲又为许衡请了一位老师。时间不长,这位老师也辞职了。于是只得再请第三位老师,又过了没多久,第三位老师也同前两位老师一样,认为许衡太聪明,自己教不了他,辞职走了。

从此,许衡以书为师,勤奋学习,后来成了一位才识过人的大学者。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大书法家,从小就生得聪明伶俐,大将*王敦很喜欢他,常常把他带在身边。一天夜里,王敦留小羲之共进晚餐。两个人都喝了酒,很早就休息了。半夜,王敦的一个部将走了进来,把王敦叫到帐子外面去了。

王羲之在睡梦中听见有人说话,就醒了。他侧耳细听,原来外面的两个人正在商量起兵谋反的事。听着听着,王羲之忽然觉得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起兵谋反是一项杀头的罪名,要是二人知道自己偷听,他们为了自己的安全,一定会杀人灭口!想到这儿,王羲之急中生智,故意吐出一些口水,抹在嘴角和脸上,还把一些唾液抹在被头和枕头上,然后又躺下,装成睡得很香的样子。

帐外的两个人商量完了,王敦猛然醒悟过来,对部将说:“不好!里面还有个孩子在睡觉呢!恐怕已经听到了我们的谈话。现在只好杀了他了!”

于是二人连忙揭开*帐,朝王羲之床前奔来。他们走近床前一看,见王羲之流了好多口水,睡得正香呢。王敦以为他们的谈话没有泄露,打消了杀人灭口的念头。就这样,王羲之骗过了两名将*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这一年,王羲之10岁。

陆羽牛背练字

我国第一部论述茶叶的著作叫《茶经》,他的作者叫陆羽。陆羽小时候很不幸,刚出生就被遗弃在一条小河边,他是由寺院里的和尚养大的,连名字都是自己起的,陆羽容貌丑陋,但是聪明好学。

陆羽12岁那一年,他对师父说:“我从书上知道,一个人一定要严守孝道。可是,我连父母都没有,还守什么孝道呢?”师父听了很生气,就罚他去挑粪桶,又让他放牧寺里的30头牛。

小陆羽一边放牛,一边偷偷地用小竹枝在牛背上练习写字。有一天,有人看他这样好学,就送给小陆羽一本好书。他高兴极了,就高声朗读起来,完全忘记了放牛的事。不料,牛跑到了菜园子里,被另一个僧人发现了,就把他拉到师父面前。这一次,师父把他的书没收了,还罚他去干最苦最累的活儿。他干着活儿,还念念不忘自己的书,在心里默默地背诵。一天过去了,活儿没有干完他又受到了责罚。

夜里,小陆羽对自己说:“我再也不能浪费时光了,我应该找个地方去读书!”他下定决心,趁着天黑,从寺院里跑出来了。

后来,陆羽隐居浙江,闭门读书、著书。慢慢地,他对茶叶发生了兴趣,终于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茶叶的《茶经》,被后人尊称为“茶圣”。

孔融妙对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治家,从小就聪明异常,言语敏捷。

10岁那一年,孔融随父亲来到京师洛阳。洛阳有个名人叫李膺,孔融就想去拜望一下。不过,李膺是一个很傲慢的人,他有一个规矩:来拜访他的人,如果不是名人,或者和自己有亲戚朋友关系,自己一概不接待。

这一天,小孔融高昂着头来到李膺门前,告诉守门的人说:“我是孔融,我家与李家是老朋友了,请你们进去通报一声。”李膺听门人这么一说,就请孔融进去了。

李膺见孔融是个自己不认识的小孩,就疑惑地问他:“我们两家有朋友关系吗?”孔融说:“当然了,我是孔子(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儒家创始人)的后代,您是老子(李耳,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创始人)的后代,当年孔子曾经专程去向老子请教问题,所以我们两家的交情太长远了。”李膺听孔融这么说,惊奇地说:“真是一位神童。”

这时,李膺的一个客人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必平庸。”孔融马上回答说:“那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啦?”客人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李膺连忙笑着转移了话题,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你我都比不上啊!”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一天,牛顿和他的侄女在苹果树下乘凉。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到他的身边。牛顿捡起苹果,又看看树,自言自语地说:“又没有风,苹果怎么会掉下来呢?”

“那是因为苹果熟了。”侄女说。“为什么苹果是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飞呢?”牛顿反问道。侄女一愣,回答不上来了。

这时,树上又掉下来了几个苹果。牛顿想:“苹果只往下掉,说明了地球对苹果有吸引力。就和运转的地球离不开太阳,运转的月亮离不开地球一样,都是吸引力在起作用。可是,地球为什么没有被太阳吸走,月亮也没有被地球吸过来呢?”牛顿想着想着,随手把苹果扔了出去。苹果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落到了远处。侄女一看,高兴地说:“咱们来比赛,看谁扔的远!”结果,当然是牛顿赢了。侄女不服气地说:“要是我的力气比你大,我扔的一定比你更远!”牛顿接着想:“苹果没有马上落到地上,说明苹果有一种向外逃的力量。那么,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它们却总碰不到一起,不正说明了吸引的力量和向外逃跑的力量在起作用吗?”

苹果落地的现象,使牛顿发现了宇宙间的万有引力定律。

莱特兄弟造飞机

是谁发明了飞机?他们是美国的莱特兄弟。哥哥叫威伯·莱特,弟弟叫奥维尔·莱特。他们年轻时当自行车修理工,但一直梦想着能在天空飞翔。

当时,德国有位滑翔机专家叫利连撒尔,在他的一本关于滑翔的书中写到:“谁要飞翔,谁就得模仿鸟。”这句话让莱特兄弟很受启发,他们决心要研制出飞机,飞上天空。

莱特兄弟放下了修理自行车的工作,白天出去观察鸟的飞行,晚上学习钻研飞行知识和原理。经过观察,他们发现老鹰在转弯、升降时,都要将翅膀倾斜,尾巴还不住地扭动。他们又参照书本上的知识,经过两年多上千次的失败和教训,终于制造出了带有方向舵的滑翔机。

年12月17日上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块开阔地上,一架名叫“飞行号”的飞机在弟弟奥维尔·莱特的驾驶下,缓缓升上了天空。12秒钟后,飞机又平安地降落到地上。虽然只有短短的12秒,飞行的路程也只有公尺,但它却是人类飞行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年41岁的哥哥威伯·莱特驾驶飞机在天空飞行了2小时20分23秒。莱特兄弟飞上蓝天的梦想实现了。

开水壶与蒸汽机

瓦特是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的发明家,他发明了蒸汽机,被人称为“蒸汽机之父”。

瓦特小时候非常喜欢提问题。一天,他在厨房看奶奶做饭。一会儿,炉子上烧的水开了,奶奶对瓦特说:“孩子,帮奶奶把炉上的水壶拿下来。”瓦特答应着来到火炉旁。他看见壶里冒出的水蒸气,不断发出“哧哧”的声响,壶盖也不停地上下跳动。瓦特感到很奇怪,就问奶奶:“奶奶,壶盖为什么会上下跳动呢?”

奶奶说:“水一开,壶盖就跳动了呗。”瓦特又问:“为什么只有水开了,壶盖才会跳动呢?”奶奶一时答不上来,就没再吭声。

这以后,瓦特像着了魔一样,常常盯着烧水壶,一看就是大半天。他想:“壶盖一定是被水蒸气推动而上下跳动。既然一壶开水,能够推动一个壶盖,那么用更多的开水,产生更多的水蒸气,不就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瓦特逐渐明白了:水蒸气在膨胀时,它的压力要比水大一千八百倍。瓦特从水蒸气原理中,进一步得到启发,他又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发明了“蒸汽机”。他的这一发明,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大发展。

蔡伦造纸

最早的时候,人们是把文字刻在甲骨上,或刻在竹板、丝绢上,很不方便。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人会用植物纤维造纸了,但这种纸看起来十分粗糙。后来,人们又造出了以丝为原料的“丝絮纸”,但造价太昂贵。到了东汉时期,有个在朝中当宦官的人叫蔡伦,他决心寻找一种更好的造纸方法。

蔡伦经常到河边,观察妇女洗蚕丝和抽蚕丝的“漂絮”过程。他发现,好的蚕丝拿走后,剩下的破乱蚕丝,会在席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有人就把它晒干,用来糊窗户、包东西,也可以用来写字。他到造纸的作坊,向造丝絮纸的工匠们请教,逐渐了解和掌握了造纸的基本过程。

为了造出既经济又实用的纸,蔡伦一开始就采用树皮、麻皮、破布、废鱼网常见的材料,把它们捣碎,做成纸浆。他使用“漂絮”的方法,用席子捞纸浆,捞出的纸浆便在席子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晒干后就成了纸。

37公元年,蔡伦给皇帝献上了通过这种方法制造的新纸。从此,纸由贵重物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留声机的发明

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有多项发明,其中最著名的有留声机、电灯、电影机等。

有一次,爱迪生在调试电话时,发现传话器的模板随着声音而相应地震动。他想弄清这种震动的幅度,便找来一根短针,一头竖在模板上,一头用手指轻轻地按着。随着声音的强弱,手指便觉得短针有不同程度的颤动。声音高颤动则快,声音低颤动则慢,很有规律。

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一个大胆的设想诞生了:既然说话能使模板震动,那么,这种震动反过来不就可以发出原来的声音吗?这个想法像火花似的,使爱迪生激动不已,他想:一定可以制成一种留住声音的机器——留声机。

要制造能记录声音的机器,在当时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爱迪生产生这一想法后,就像着魔似的,食不香、睡不着,整天呆在实验室里。经过4昼夜的苦战后,爱迪生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年8月17日,他写道:“我用一块带针的膜片,针尖对准急速旋转的蜡纸,话音的震动就非常清楚地刻在蜡纸上了。实验证明,要将人的声音留住,日后随时再放出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爱迪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很快设计好图纸,交给技术高明的机械师克罗西制作。克罗西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图纸上画的是些什么,便问道:“先生,这是啥玩意儿?”

“是会说话的机器!”克罗西为了看个究竟,马上照图纸制作起来,只花两天的工夫就把机器做好了。

试验开始了,爱迪生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取出一张锡箔装在滚筒上,让针头对准锡箔,然后摇动曲柄,边摇边对着机器唱起来:“玛丽有只小羊羔,它的绒毛白如雪,不管玛丽去哪里,它总跟在身后跑。”唱完后,他又把圆筒倒回原位,重新摇动曲柄。这时,奇迹出现了,机器开始唱歌了:“玛丽有只小羊羔,它的绒毛白如雪……”声音跟爱迪生一模一样。

“我的天啊!机器真的会说话呀!”在场的人听了,个个惊讶不已。爱迪生发明的会说话的机器——留声机,在当时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揭开雷电之谜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做了一次轰动世界的实验:

利用风筝,在电闪雷鸣的时候,把空中的雷电引至地面,揭开了雷电之谜。

在这以前,雷电一直是一大谜。有的人认为它是“上帝之火”,是天神发怒的象征。后来,有科学家猜测,雷电能是某种*气在空气中爆炸的结果。富兰克林不同意这些观点,他认为雷电不过是自然界的一种放电现象。

为了证实自己的看法,在年7月,他选择了一个闷热的、雷电交加的日子,带着事先精心制作的白色丝绸风筝,来到费城郊外。他准备亲自做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富兰克林在风筝上安一根尖细的铁棒,然后将风筝用麻绳系住,并在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系上一片铜钥匙和一段丝线,最后,他握住丝线,将风筝放上天。

不一会儿,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当他用手指去碰那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火花立即朝他射来。他顿时感到一阵麻木,差点被弹倒。

“啊!这就是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一样!”富兰克林在雨中兴奋地叫了起来。后来,富兰克林根据凡是高耸的目标都容易招引雷电的现象,发明了避雷针。

避雷针很快得到了推广,从美洲到欧洲,到世界各地。这么一根小小的避雷针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使多少高楼免受了雷电的袭击。

张衡发明地动仪

张衡是东汉时期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他34岁那年,皇帝召他进京做官,担任太史令,主管观察天象、记录灾情的工作。

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地震时,地裂山崩,江河泛滥,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张衡为了掌握各地的地震动态,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在公元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

地动仪用铜做成,直径八尺,样子像一个大酒坛。在酒坛的外壁上,倒挂着八条龙。每条龙的嘴里各含着一个铜球,每条龙下面蹲着一只铜蛤蟆。蛤蟆仰着头,张着大嘴巴,八条龙的龙头分别朝着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若是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哪个方向的龙嘴里的铜球就会震落下来,正好落在正对着它的铜蛤蟆嘴里,发出“当啷”一声。

公元年,京都洛阳传开了惊人的消息:“发生地震啦!京都西面发生地震啦!”这消息是从太史令张衡那里传来的。

然而,在京都谁也没有觉察发生过地震。几天后,也没有听说哪儿发生过地震。人们议论纷纷,讥笑张衡的地动仪不灵。正在这时,从洛阳西面的陇西来人说,那里前几天发生了大地震。这下子,人们既震惊,又佩服。陇西距京都多里,地动仪能准确反映出来,这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相当高的。

祖率的诞生

就在这间摆设十分别致的小书房里,南朝宋、齐间的伟大科学家祖冲之正在废寝忘食地进行着圆周率的艰辛的测算工作。

这是一个闷热的六月天,太阳火辣辣的,没有一丝风。工作繁忙的祖冲之好不容易碰上一个清闲的日子,一大清早起,他就挥洒着汗水,聚精会神地计算着。

太阳落山了,祖冲之的儿子走进书房,看着父亲手握算筹、凝眉思索的样子,便轻声说:“父亲,该吃晚饭了,吃了饭再算吧。”“我不饿。”祖冲之头也没有抬。

儿子知道父亲的脾气,没有再说什么,便轻手轻脚地走出了书房。

天渐渐黑下来了,祖冲之点起灯来,他不顾天气闷热和蚊虫叮咬,一丝不苟地继续计算着。夜深了,祖冲之仍然没有一点倦意……

也许有人要问,祖冲之夜以继日计算的这个圆周率有什么用呢?原来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同一个圆的直径的比率。圆周率的应用非常广泛,凡是涉及到圆的数学问题,都要用圆周率来计算。比如民间的竹木匠人就得知道圆周率,要不然,他给人家制作圆形器物就会遇到困难。

为了推动生产事业和数学科学的发展,进入汉朝以后,我国许多科学家对研究圆率的问题产生了兴趣。西汉的刘歆求得的圆周率是3.,东汉的张衡求得的圆周率是3.。这两个数值都不够精确。数学家刘徽创造了3.的圆周率。

这是我国古代在圆周率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个光辉成就。

祖冲之就是采用刘徽的方法来探求更加精确的圆周率的。刘徽的方法是怎样的呢?我们知道,求圆周率的关键,就在于求圆的周长。刘徽是通过作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办法来求圆的周长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边长的和就越大,也就越接近实际的圆的周长,求得的圆周率也就越精确。刘徽先在圆内作一个内接正六边形,这个正六边形的每边都和圆的半径相等。然后把每边相对的弧线平分,作出一个内接正12边形。用同样的方法,可以作出内接正24边、48边形、96边形……刘徽计算到96边形,得出了圆周率是3.的结论。

祖冲之决心把刘徽的工作更推进一步。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运算的主要工具是一根小竹棍——算筹。用算筹计算加减还比较容易,计算乘除就比较麻烦,计算开方就更麻烦了。

这些天,祖冲之实在太忙了,因此计算工作常常要放在晚上进行。这一夜,直到东方发亮,祖冲之才完成了96边形的计算工作。他是在地板上画的直径一丈的圆上进行计算的。他计算的结果是:内接正96边形每边的长度是0.丈,各边边长总和是3.丈,圆周率是3.,和刘徽的结论正相符合。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圆周率的计算工作。但是,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每条边的长度就越小,计算起来,难度也就越大。例如边形,每条边的长度是0.丈。这个长度在直径一丈的圆上,需要用针尖才能画出来。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祖冲之终于完成了边形和边形的计算工作。它们各边边长的总和分别是3.丈和3.丈。边数虽然增加了一倍,但边长的总和却只增加了0.丈。

经过这样艰苦的工作,祖冲之在圆周率的计算方面终于超过了前人。祖冲之求出的圆周率在3.和3.之间,前者是不足近似值,后者是过剩近似值。同时,祖冲之还确定了圆周率的两个分数形式的近似值。一个比较精确,叫密率,是/;另一个叫约率,是22/7。

祖冲之计算出来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是世界上第一个最精确的圆周率。祖冲之提出的密率/,在他去世以后多年,德国人奥托和荷兰人安托尼兹才计算出来。可是后来这个数值被误认为是安托尼兹首先计算出来的,因而在西方数学史上称为“安托尼兹率。”这当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所以日本著名数学家三上义夫和其他国家的许多著名数学家都主张把/称为“祖率”,以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缀术》。可惜这本内容丰富的数学专著后来失传了。

理想的名字

李四光,年生在湖北*岗回龙镇,原名李仲揆。

他父亲是个秀才。可惜家中既无钱,又无势,中了秀才也没有找到什么出路,只得在一座破庙里,设了一个书馆,靠着给几个农村孩子教书,勉强糊口。

小仲揆白天帮助妈妈干活,晚上跟父亲读书。只因他聪明、好学、跟着父亲念了几年之后,就感到不满足了,他想恳求妈妈,让他去武昌上学。一天,他对妈妈说:“妈妈,我听城里回来的人说,两湖总督张之洞在湖北省城武昌办了个官费小学堂,那里教国文,还教洋书,学得好的,还能出国留学呢!”

“啊!有这么好的学堂?”妈妈漫不经心地答应着。“可不?到武昌?”妈妈又惊讶,又为难地说,“钱呢?现在拿出一文钱来也难呀!”

“妈妈,那是官费小学堂,不收学费,还有饭吃。”“傻孩子,就算学校不收钱,可盘缠又在哪里呢?”“那——,我去找陈八爹借几个盘缠,陈八爹喜欢我。”

妈妈默默地同意了。陈八爹果然给小仲揆借了点盘缠。他认为小仲揆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年的一天,小仲揆告别了亲人,背着小包袱,夹着雨伞,离开了贫困的故乡——回龙镇。

李仲揆到了武昌以后,打听了好几个人,才找到了他要找的西路高等小学堂。他怯生生地走了进去,办理参加考试的手续。

他买了一张报名单。单子上密密麻麻排列了好多项目,要填写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学历等。李仲揆也许是太紧张,也许是太没经验,竟在姓名栏里工工整整写下了“十四”两个字。

当他发现把年龄填进了姓名栏的时候,错误已经铸成,无法改变了。他急中生智,把“十”字改成“李”字。难道就叫“李四”吗?“张三”、“李四”,这多难听呀!忽然,他一眼瞥见了大厅正中挂着的一块油漆斑驳的旧匾额,上面“光被四表”四个大字清晰可见。他灵机一动,顺手添了一个“光”字。

“李四光”!四面八方都是光明,象征着前途无量,大有希望,这是一个多么亮的名字!这正好表达了小仲揆对自己的前途、对于祖国的前途的信心。

从此,“李四光”这三个字就成为他的正式名字了。

考试结果公布了,李四光得了第一名。但主考先生看他是一个农村来的穷孩子,又没有靠山,不愿意录取。幸而在学堂里有一位张先生,原是李四光父亲的学生,经他竭力保荐,李四光才被收下了。

勤奋的茅以升

茅以升5岁上私塾,后又进了新型小学——思益学堂。年,南京成立了江南中等商业学堂,茅以升小学还没有毕业,就考上了这所学校。他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还在家中跟着父亲、祖父学习。

茅以升祖父的藏书楼上有一块横匾,上边刻着:“一家终日在书楼”。茅以升看见这七个字,心想:读书人就是要终日藏在楼里下功夫学习。

有一天,家里人在吃晚饭时找不到茅以升了,大家都很着急,东喊四找也没找到。夜晚,祖父见阁楼里有微弱的灯光,上去看,才发现茅以升藏在楼里,正聚精会神地读书呢。

祖父问他:“你怎么忘了吃饭?”他说:“爷爷,你忘了神笔的事了?”爷爷恍然大悟。

原来,他曾经给孙子讲过一个神笔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在东海的一座山上,住着一位白发老爷爷,他有一支神奇的笔。用它画鸟,鸟能飞;用它画鱼,鱼能在水中游;用它画楼,楼能平地而起;用它画桥呢,桥梁就飞架在江河上……因此,许多人都渴望得到这支神笔,但是谁也没有得到过它。

茅以升当时就问爷爷:“为什么得不到它呢?”“因为不知道它的秘诀!”“那神笔的秘诀是什么呢?”

爷爷在茅以升的手心里写下“勤奋”这两个字,并且告诉他:“这就是神笔的#;秘诀#;,只要你掌握了它,什么样的高楼大厦、桥梁铁路,都会从你的笔下设计出来。”

47这不,茅以升正在以实际行动去寻找神笔的秘诀呢!爷爷听罢解释,没有责备他,反而夸他用功。并说:“抽时间我来教教你。”

于是,暑假中,祖父就给以升补习古文了。他在南屋放上一张长桌,自己坐在正中,让孙子坐在横头。他取出一篇王勃的《滕王阁序》,一字一句地给孙子讲解,讲完之后,还让孙子背诵、默写、回讲。他严肃地对孙子说:“读业务求其通,光会背不行,还要会讲,会写。相传王勃小时候念书时间长了,嘴都生了口疮;写文章时间长了,手指磨出了茧子。所以15岁那年他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滕王阁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绝句。”

茅以升把祖父的话牢牢记在心中。从此,他每日清晨到河边背诵古诗文,并逐句理解其意。小船扬起风帆从眼前驶过,阵阵渔歌飘荡在河面上;小朋友们在河岸上追逐嬉戏,喊叫声震耳欲聋。而勤奋的茅以升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他一动不动地站在岸边,专心致志地读书。有一回,他手捧书本,边走边读,不小心撞在一棵大树上,他还惊诧地问:“谁碰了我了?”过路人看见后,捧腹大笑,说:“真是个书呆子!”

有一回,他在祖父的书房里翻阅一本有关数学史的参考书。书中说,有不少数学家为了求证圆周率的精确值,计算到小数点后面几十位。几百位、茅以升想,用背诵圆周率的办法锻炼记忆力该是多么有趣啊!于是,他便和这一连串的数字交上了朋友。最初,他只能背到小数点后面32位,以后进一步努力,竟能准确无误地把小数点后面位数都熟练地背下来。有一年,学堂举办新年晚会,轮到茅以升出节目,他站起来说:“我既不会弹琴,也不会跳舞,我给大家背个圆周率吧!”说罢,他就清晰地、有节奏地背起了圆周率,一直背到小数点后面位。

这种锻炼记忆的方法,茅以升坚持了几十年。直到他已年近90,仍能像青年时那样,把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的位数,准确无误地背诵出来。

达尔文环球考察

年12月底,一艘三桅木帆船驶出英吉利海峡,航行在大西洋上。22岁的查理·达尔文作为生物学家,随着这艘叫贝格尔号的海*勘探船,开始了为期5年的环球考察。

查理·达尔文出生于英国西南部施鲁斯伯城一个世代名医的家庭,他的祖父伊内兹马斯·达尔文不仅医术出众,而且是一位生物学家、诗人。他的父亲罗伯特·韦林·达尔文也是当地著名医生。

他的父亲最初希望他继承父业,成为一名医生,把他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可是达尔文对学医不感兴趣,却热衷于采集标本,寻找矿石。他的父亲又把他送到剑桥大学基督教学院学习神学,想让他成为一个牧师。但达尔文仍醉心于生物学,他经常去听生物学、地质学的课,结交了他的老师、植物学家亨斯洛和地质学家塞治威克,并跟着他们出去作科学调查。正是亨斯洛推荐他随贝格尔号舰考察。

达尔文随身携带了一本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刚刚出版的《地质学原理》,一有空就读。这本书使他耳目一新。书中写道,地球是自然界缓慢变化形成的,陆地是由海底渐渐升起形成的。这和他们过去在学校中学过的地球和地球上的万物是永远不变的观点完全不同。究竟谁说得对呢?达尔文思索着。

当贝格尔号舰到达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时,那白白的由贝壳和珊瑚凝成的地层带立即把他吸引住了,那正是陆地由海底隆起的证据。在巴塔哥尼亚平原、安第斯山的考察也都证明了,赖尔的地质学原理是正确的。地球是逐渐变化的。

这给了他很大启示。在考察中,最吸引达尔文的还是各地千奇百怪的动物、植物及其化石。它们使达尔文赞不绝口,经常处于“非常惊奇之中”。

在佛得角群岛,到处是奇花异草,郁郁葱葱的草木中,活跃着各种昆虫、珍禽异兽,光蝴蝶就有上千种。是什么力量把大自然装扮得如此美丽,创造出这样种类繁多的动物呢?

查塔姆岛上,有一种身体巨大的贮水龟,它可以爬到很远的地方找水源,不仅把肚子喝饱,而且把水贮存在膀胱和心囊中,因此它们可以生活在雨量极少的干旱地区。这是否说明动物和环境之间有某种联系?

在朋塔阿尔塔,他们挖到了一种剑齿兽的化石,它的身体像大象那样大,可是牙齿却像老鼠那样小,眼睛、鼻子、耳朵又像生活在水中的海牛。为什么现代不同类别动物的特征会集中在古代同一种动物身上呢?会不会是现代不同种的动物是由古代同一种动物演化而来的呢?这些问题不断引起达尔文的思考。

年9月,贝格尔号舰来到南美厄瓜多尔附近的因盛产海龟而被称为巨龟岛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在这里考察了一个多月。

笼罩在茫茫无际太平洋海雾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由十几个主要岛屿、几十个小岛组成。这里的火山口表明,这个岛不是很古老,如果上帝真是公元前4年完成他的伟大创世行动的话,这个群岛是在上帝创世后才形成的。

达尔文发现,这里有许多当地特有的生物种类,而且不同岛屿之间的生物也有差异。他一人采集到种植物,其中上百种就是当地特有的。

达尔文采集到26种鸟类,给他印象最深的是雀科鸟类。一共有14种地雀,表面看来和南美大陆的地雀十分相似,但目光敏锐的达尔文却发现,这些雀类嘴巴的大小,宽厚各不相同,有的喙长,有的喙短,有的喙大而坚硬,有的喙弯曲像小钩子。

为什么不同的小岛上有不同的雀类呢?难道这是上帝的特意安排吗?达尔文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地雀都是从南美迁来的,由于它们分布在相对隔绝的小岛上,靠吃谷子、昆虫、坚果等不同食物为生,于是喙就变得各不相同,成了不同的种。

5年的航海生活异常艰苦,当这艘不到英尺长的木船在大海中颠簸时,达尔文常常几天几夜晕船、呕吐;当他们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考察时,往往十几个小时喝不上一口水,还不时遭到*蛇野兽的袭击……

达尔文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种种困难,他不仅采集到了大量珍贵的动物、植物、化石标本,记下了几大本观察日记,写出多篇论文,更重要的是他抛弃了特创论的观点,得出了一个科学结论,那就是生物进化论。正像他自己所说的:“贝格尔舰航行是我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事件,他决定了我的事业。”

安徒生当演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丑小鸭》吗?知道它的作者吗?对了!是丹麦童话家安徒生,可你还知道他差一点就当了歌唱家的经历吧?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爸爸是个鞋匠,妈妈则靠给人家洗衣服来维持生活。爸爸喜欢各种书籍,在闲暇时便给儿子讲故事。爸爸的故事常给儿子带来光怪陆离的梦境,母亲和邻居老太太们也时常给他讲述一些美丽的或可怕的传说。这些故事大大丰富了安徒生的想象力。不久,父亲病逝了,使本已不富裕的家境,更加贫困了。小安徒生只好退学,为了贴补生活,他经常去干些杂活,有一次剧院缺人手,安徒生就串演了一个马车夫。他深爱上了这种职业。于是,在15岁时离开家,到当时丹麦歌剧的发源地,寻找机会。他所到之处人们都认为他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穷小子。可是安徒生却有一股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犟劲儿,他听说有一位著名的意大利歌唱家正在这里开一个晚会,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闯了进去大声说:“请问哪位是西博尼先生,我要拜您为师,和您一样成为一名歌唱家。”接下来竭尽全力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歌。歌唱家西博尼被他的追求和热情感动了。同时感动了曾经是穷孩子的作曲家惠斯。西博尼答应收留安徒生做学生。他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饥饿、紧张、激动使他一下子昏倒在地。可是没多久,一场大病无情地毁坏了他的声带,他再也无法引吭高歌了。于是他全身心扑到了剧本的写作上,为以后成为童话作家作了铺垫。

给猫挂铃铛

一群老鼠在富翁家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愁吃喝,安乐自在地繁衍后代。

但就在老鼠们逍遥自在的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富翁的家里来了一只猫。这只猫是捉老鼠的能手,老鼠的数目眼看着一天一天地减少,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老鼠家族就要灭亡了。

老鼠们为此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会场上很安静,死亡的阴影笼罩了整个会议。在智能测试中获得第一名的老鼠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说:“我现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大家都知道,所有的威胁都来自那只猫,我们只要躲开它,不被它抓住就行了。我们可以把一个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一旦猫向我们靠近时,铃铛就会发出声音。我们听到铃声躲到洞里不就行了吗?”

聪明绝顶的老鼠说完,会场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对呀,真是个好主意啊!”

大家都很高兴,但是,一只小老鼠的话,立刻使热闹的会场恢复了先前的宁静。小老鼠说:“可是由谁把铃铛挂到猫脖子上去呢?”

小百灵拜师

动物们举办仲夏夜纳凉歌会,小百灵看了演出后,感到妈妈的歌太平凡了,她决心要闯出一条新路子,成为一个超时代的音乐全才。

她找到趴在柳枝上荡秋千的蝉说:“蝉叔叔,您的歌唱得真好听,我跟您学唱歌好吗?”“知——”蝉高兴地见了一个花腔,说,“孩子,你有声鼓吗?”

“声鼓?什么声鼓?”百灵鸟瞪大了眼睛。

蝉拍拍自己的腹部说:“你瞧,我这儿有两片盖板,每块盖板下都有一个声鼓。我是用鼓膜的振动来唱歌的。你跟我学唱歌,要有声鼓才行啊!”

小百灵低头看看自己长满绒毛的肚子,失望地飞走了。小百灵又对躲在墙洞中拉琴的蟋蟀说:“蟋蟀大哥,你的琴拉得棒极了!请你教我拉琴行吗?”

蟋蟀张开翅膀拉了一支曲子后说:“孩子,你把提琴带来了吗?”“啥?提琴?提琴在哪儿?”

蟋蟀伸出双翅:“你瞧,我这右前翅的基部有一个锯条一样的音控,这是弓;左前翅的基部有一个可刮击的刮器,这是弦。拉琴,没有弓和弦怎么拉?”

小百灵张开翅膀,左看看,右瞅瞅,差得红了脸。在一个清澈的水塘边,小百灵找到了青蛙。她说:“青蛙哥哥,我想跟你学敲鼓。”

青蛙“呱呱、呱呱”地示范表演了一气。没等他表演完,小百灵已偷偷地溜走了。因为她发现,青蛙在敲鼓的时候,腮帮上有两个气泡一鼓一鼓的。这个乐器,她也没有。

傍晚,小百灵精疲力竭地回到妈妈身边,羞愧地对妈妈55说:“妈妈,我还是跟你学唱歌吧!”妈妈把她紧紧地楼进怀里。

缸里的金鱼

一只精致的玻璃缸里,养着一对美丽的金鱼。

那是有名的水泡眼:一条墨黑,一条鲜红。两条金鱼都有远大的志向,不平凡的抱负。且说这一天清晨,明丽的朝阳染红了半缸清水,遍体通红的水泡眼金鱼,更是熠熠生辉,他摇头摆尾地说道:“我们要勇敢些,先投身于小溪,再游进浩瀚的江中,然后闯入无边的大海。毫无疑问,在安静的环境里待久了,会逐渐消沉,最后变成碌碌无为的庸才……”

“你说得太对了,”黑水泡眼一连吐出三串气泡,豪情满怀地接口道,“不能再犹豫了,只有波涛翻滚的大海,才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才是我们大显身手建立功勋的场地。”

“说得好,我们今天就出发吧。”“应该,应该。”黑水泡眼爽快地响应。然而,两条金鱼才激动地兜了几个圈子,便一齐陷入了沉思,两对水泡眼互相瞅着。

“如果,如果,”红水泡眼吞吞吐吐地说,“真到了江河、大海的话,谁按时供给我们食物呀?”

“不错,这确实是个大问题,”黑水泡眼惶惑地张开嘴,讷讷地说,“怎么办?待会儿再商量吧。”不久,两条金鱼又谈起入海的事来。最后一切均已谈妥,决心已下,只待告别水缸了。正在这时,有人把食料投下。水缸里顿时好不热闹,两条金鱼张开大口,十分开怀地抢吞着佳肴美馔,那宏伟计划的最后一丝影子,也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以后,他们每天虽然多次议论着去大海的事,不过直到目前,这对金鱼依然待在精致的水缸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晃去。

商鞅变法

战国初年,周王室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了,主宰天下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这七国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都想统一天下。如何加强实力呢?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改革。当时各国纷纷进行改革,秦国也是其中之一。

地处西陲的秦国,因经济、文化落后,百姓蒙昧,国力衰微,常遭魏国等中原大国的歧视和欺负。这种形势逼得秦国不得不进行改革。

公元前年,秦孝公即位,他决心改变秦国的形象。当时有卫国人公孙鞅,欲展才学,他见到孝公的求贤令后,便投奔到秦国。公孙鞅见到秦孝公,阐述自己的治国理论,认为秦国要想强盛,唯有变法图新。孝公闻言大悦,与公孙鞅秉烛达旦三日。秦孝公变法决心既定,封公孙鞅为左庶长,统令变法事宜。

公孙鞅的变法措施很快获得秦孝公的首肯,就要正式出台了。公孙鞅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把新法当回事,就想出了一个主意,叫人在南门立了一根木桩,并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他10两金子。”此言一出,观者哗然,因为扛这根木头到北门去实在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大家议论纷纷,但就是没人上前,都怕其中有诈。

看看围观者越来越多,公孙鞅又下令将赏金加到50两。话音刚落,一个红脸汉子推开人群走到木头跟前说:“我来试试,最多不过是白扛一趟呗。”说着,他一哈腰,一较劲,一下子将木头扛到肩上,大步流星直向北门走去。左庶长公孙鞅连声夸赞这汉子是个好百姓,并当众兑现了赏金。

这件事一下子就在全城轰动开了,大家都说左庶长言而有信,对他下的命令一定要认真执行才是。公元前年,公孙鞅的变法令正式公布了。

经过几年的变法图新,秦国的实力大为提高。老百姓男耕女织,粮食布帛渐渐多了,社会秩序也好得多,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升平局面。秦国渐渐富强起来。

韩信受胯下之辱

汉初名将韩信出身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

韩信曾在一个亭长朋友家吃闲饭,久而久之便引起亭长妻子的不满,时常指桑骂槐的数落人。韩信看出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长绝交而去。

无奈之下,韩信只好在城下以钓鱼为生。河边有一妇经常在这里洗纱。见韩信饿得可怜,就时常给他一些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韩信对这位老大娘感激莫名,对她说:“我一定会重重的报答你”。老妇很生气,斥责韩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怜你才给你吃食,难道是为了让你报答我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见韩信整日落魄无依,很看不起他,就想侮辱韩信,轻蔑的说:“别看你身材高大,整天带着长剑,其实你是胆小*。”并当众嘲弄他说:“如果你真是大丈夫的话,就把我刺死,如果不敢杀我——”年轻人高傲的仰头看了看天,接着说:“那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韩信大怒,怒目而视,有心拔剑挺身而上,但转念一想,为此事杀人而废终生抱负,不值得。注视对方良久,眼光渐渐由狂怒变成平和和不以为意。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裆下爬了出去。在一片哄笑声中,韩信仰首挺胸而去。

韩信背水一战

公元前年,楚汉两*在荥阳相持不下,楚*稍占上风。为打开僵持局面,汉*大将韩信率*对魏、赵、燕、齐等国进行征讨。

战争开始进行的很顺利,很快便收降了魏国。进而进*至井陉口,准备进攻赵国。赵国谋士李左车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粮道。汉*孤*深入,没有后援,必然溃败。但大将陈余不听,坚持要与汉*进行正面作战。

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营地,换上汉*旗号;又派一万*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

赵*将领望见汉*背水摆阵,不禁哈哈大笑,议论纷纷。要知道背水摆阵,是兵家大忌,等于断绝自己的退路,使自己陷于绝境,自取灭亡。陈余见韩信中了圈套,心中不仅暗喜。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韩信率领一支精兵,向赵*进攻。

不一会韩信带领的部队假意退到河边,跟原来背水列阵的主力会合了。赵*全部出营追赶,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全部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没有退路,唯有拼死作战。赵*渐渐不支,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遍插汉*旗帜,顿时全*溃散,陈余被斩杀,汉*大获全胜。

朱买臣负薪勤读书

朱买臣出生于西汉年间,从小老实厚道,苦读诗文,但是在二十多年的苦苦努力中,屡次遭受挫折,家境也日渐没落,最后潦倒到无以为生的地步,只得砍柴度日。

这样,妻子崔氏不高兴了,时常与朱买臣吵吵闹闹,还常说些伤感情的话。朱买臣有口难辨,只得耐着性子忍受。

一天,朱买臣心事重重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只见他瘦瘦高高的个子,衣服破旧,五十岁不到的人,头发稀疏,早早地花白了。

想想也恨自己,除了读书什么也干不了。爬到烂柯山上砍好两担柴,再挑到集市上去卖,就浑身疲惫得连叫卖声都喊不出来了。

前一天又偏遇着泼妇强赊走了两担柴,说好今天在集市上还钱,白白等了一上午也不见他送柴钱来。朱买臣心想,崔氏又要跟他吵闹了。

果然,朱买臣回家后刚一开口,崔氏就大骂起来:“看你那穷酸的样子!难道让我一辈子陪你受冻挨饿不成?你还是趁早休了我吧!”

朱买臣劝慰道:“娘子,我昨天从前街经过,遇到一位相士说我五十岁的时候会苦尽甘来,如今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既然你已经跟随我过了这么多年的艰苦日子,就再坚持几年,等我飞*腾达时会加倍报答你的。”

妻子恼怒地回答:“陪着你这样吃苦,最终只会饿死在打柴路上,又怎么可能富贵!”

自从被崔氏逼写休书后,朱买臣一边砍柴谋生,一边更加发愤读书。他在乡绅王安道、杨小先的资助下,到了京城,终于凭着自己的才华一举成名。

后来,朝廷委任朱买臣担任了会稽太守的职务。

祖逖闻鸡起舞

东晋时的朝廷安于统治江南,忙于争权夺利,无心收复北方被匈奴占领的广大地区。被占领地上的人民有家难回,苦不堪言。

祖逖和好友刘琨在司州当小吏,两人眼看着国家内忧外患,人民流离失所,不禁为国家的前途担忧。他们常常一起谈论天下大事,立志要担负起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的重任。

他们互相勉励,决心抓紧时间,苦练本领,约定每天清晨一起起来练剑。有一次,他俩一起谈论天下的形势,一直到后半夜,两人越说越激愤,都睡不着觉。躺了一会儿,鸡就开始叫第一遍了。听到鸡叫,祖逖再也躺不住了,他对刘琨说:“听,鸡叫得多么嘹亮啊,好像是战场上的鼓声一样让人振奋,我们起来去练剑吧!”于是两人起来穿好衣服,来到院子当中,他们把满腔的激情,全部倾注在宝剑上,越练越有劲。

就这样,不论盛夏严寒,他们每天鸡叫就起来舞剑,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后来,祖逖向晋元帝要求北伐,元帝给了他一些给养和布匹,让他自己招兵买马。于是祖逖带着人横渡长江,他在江心用船桨打着船帮,对大家发誓:“若不收回中原,我决不再过这条江!”

祖逖在江北制造兵器,招兵买马,很快就聚集了几千人。经过了艰苦的战斗,收复了*河以南的全部领土。

陶弘景追根问底

陶弘景是我国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他博学多才,具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非要弄清才肯罢休。

有一天,他读到《诗经》里记载蜾赢(一种细腰蜂)的诗句。据传说,蜾赢只有雄的,没有雌的。雄的蜾赢飞到菜地里,偷偷地把另一种名叫螟蛉的幼虫衔回窝,祈祷说:“像我吧!像我吧!”螟蛉的幼虫就变成了蜾赢的儿子。根据这个传说,人们就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

陶弘景对这个传说始终抱怀疑态度。他查阅了许多书籍,都记载着类似的传说。于是,他决定自己亲自去观察,把事情弄明白。

一次,他找到一窝蜾赢,聚精会神地观察,发觉它们成双成对,有雄也有雌,窝里不仅有蜾赢衔来的螟蛉,还有蜾赢的幼虫。过了两天,他发现蜾赢的幼虫把螟蛉吃光了,还变成了蛹。又过了几天,蛹变成蜾赢飞走了。

陶弘景终于揭开了蜾赢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赢也有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中给幼虫当食物的。从这件事中陶弘景更体会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

陶弘景坚持这种科学态度,对中药学也进行了研究。他写成了《本草经集注》(七卷本),还创造了“诸病通用药”分类法,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

贾岛专心致志推敲诗句

贾岛是唐代诗人,曾经出家为僧。后来,韩愈读了他的诗,劝他还俗。他屡次考进士没有成功,到唐文宗时才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他的一生始终在穷困中度过,写诗喜欢写荒凉枯寂的境况,贫寒苦难的言辞很多。以五律见长,写作态度严谨,注重词句锤炼,讲求对仗,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其诗句“僧敲月下门”而来。

贾岛初赴京城,一天骑在驴背上想出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写完后,思索良久,想把“推”改为“敲”。但考虑再三还是不能取舍,于是坐在驴背上低吟起来,并时时用手做势。这时,韩愈的官车就在旁边,贾岛因为精神高度集中,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不知不觉竟然撞了上去,直到韩愈的部下们拥到他身前,他还在做手势,定不下该用“推”还是“敲”。

韩愈的部下把惊恐万状的贾岛押到韩愈跟前,韩愈问明情况后,为贾岛的诗句定了“敲”字。

韩愈帮贾岛斟定“僧敲月下门”,是取了“敲”字的声音,他认为上句的“鸟宿池边树”,该已经夜深人静、关门上闩的时候,门用“推”是推不开的,所以只好“敲”了。

陆游的“书巢”

陆游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著名学者。他从童年开始,就热爱读书。先秦两汉以来的各种重要著作,无不阅览钻研。白天读,夜里思考,坚持不懈。

他是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里长大的。敌人的残暴,人民群众的英勇斗争,激发了他的爱国精神。他勤学苦练,为的是挽救国家的危亡。

为了吸取历史经验,寻求救国之道,陆游发愤苦读,并且给自己住的房子取了个形象的名字:“书巢”。

有人问他:“喜鹊在树上结巢,燕子在梁上结巢。上古有有巢氏,是因为那时还不会修房子。帝尧时代,老百姓也曾经结巢而居,因为那时洪水泛滥,平地上住不成。你现在幸而有房子可以住,门啊,窗啊,墙垣啊,应有尽有,和一般人的房子一模一样,却偏偏叫做#;巢#;,这是什么原因呢?”

他回答说:“在我的房子里,柜中装的是书,面前堆的是书,床上枕的、铺的也是书。总而言之,一眼望去.除了书还是书。偶然想走动走动,却被乱书包围起来,简直寸步难行,往往自己也笑起来说:#;这岂不是我所说的巢吗?”#;

客人不信,陆游便带他走进“书巢”看看。起初,这个人被书挡住了,进不去;后来,好不容易钻进巢,又被书围得水泄不通,左冲右突,还是出不来。于是客人哈哈大笑道:“一点儿也不假,像个巢,像个巢!”

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

歌德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

歌德小时候身体很虚弱,有严重的头晕病,一到高处就觉得天旋地转的,非常害怕。于是小歌德决心通过锻炼,克服自身的弱点。

他家附近有一座高高的教堂。一天吃完晚饭,他独自跑到那里,一层一层地往上爬,一口气爬到了教堂的顶楼。开始,他害怕得不得了,静静地坐在那里,紧闭着双眼,不敢向四周看一眼。十多分钟后,他才鼓起勇气,让眼睛慢慢睁开一条缝,朝外面看一两眼,但还是觉得很害怕,他又赶紧闭上双眼。过了一段时间,小歌德的胆子大了一点儿。他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再勇敢一点儿,一定要面对困难,战胜它。”然后,他坚定地睁大了双眼,一动不动地向四周眺望。

一幅壮观美丽的图画展现在他的面前:苍翠茂盛的树木,宽阔碧绿的原野,高低不齐的房屋……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使小歌德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于是他不再害怕了,还觉得站在高处看到的景色更美。他对着窗外,张开双臂,开心地叫道:“啊,我终于克服了自己的弱点,战胜了恐高症!我胜利了!”

在以后的生活中,歌德不断克服自身的一个又一个弱点,并不断地走向成功。

郑和智斗地主

郑和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

郑和出生在我国云南省,总是到滇池里和小伙伴们去练游泳。可是,有一天,当地的地主突然贴出了一个告示,说滇池是自己的财产,不许小孩子们再去游泳。

小郑和根本不理会,照样天天去练习。地主听说了很恼火,就决定给郑和一个教训。有一天,他派了两个家丁事先埋伏在岸边,家丁等郑和刚来到岸边,一下子就把他推到水里去了。当时天上正刮着大风,滇池里的浪很大,家丁在岸边等了半天,也没见郑和上来,就回去报告地主说郑和淹死了。

其实,郑和根本没有死。家丁把他推下去的时候,他顺手折了岸上的一根芦苇,一个猛子扎到水底下,然后噙着芦苇悄悄地游到了远处。

第二天,郑和故意带着一群小伙伴又去滇池游泳。地主听说了,就派家丁去打听。郑和故意对小伙伴们说:“那天我一直潜到滇池底,正好碰上海龙王。于是他就请我美美地吃了一顿。他还说,要是有谁想独霸滇池,他一定要找他算账!”

家丁把郑和讲的说给地主听了,吓得他再也不敢动坏心眼了。从此,郑和就无拘无束地在滇池里游泳,练就了一身好水性。

马路棋童成女皇

说起我国的“国际象棋女皇”谢*,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个天才棋手。谢*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父亲和别人下象棋。见她对象棋很感兴趣,父亲从她6岁的那年就开始教她,希望能对开发谢*的智力有所帮助。没想到小谢*一入门就着了迷,天天缠着父亲下棋。而且让父亲惊讶的是,没多少日子,自己就不是谢*的对手了!

父亲见女儿有下象棋的天赋,就常带着小谢*到马路边看人下棋。谢*家附近有几个固定的棋摊,其中也有一些高手。

谢*去的次数多了,下棋的人就都认识她了。有一天,一个获得过业余比赛冠*的棋手逗她说:“小姑娘,咱们杀一盘?”没想到谢*一点儿也不客气,拿起棋子就和对方厮杀起来。刚开始,人们很为谢*担心,但随着局势的进展,人们发现她出招老辣,咄咄逼人,对手脑门上冒出了汗珠。最后,对方无奈地认输了。从此,人们都称她为“马路棋童。”

年的时候,9岁的谢*还获得了全国少儿象棋大赛的冠*。

后来,谢*改学国际象棋,14岁时就获得了国际大师的称号。17岁时,她战胜了前国际象棋冠*布尔达尼泽,夺得了女皇桂冠。

神奇的小棋手

常昊是我国最年轻的围棋九段,获得过好多比赛的冠*。可你们知道吗,常昊小的时候就是一个神童呢。

5岁的时候,常昊想跟著名教练邱百瑞学棋。刚开始的时候,邱教练让小常昊先看别人下棋,于是小常昊专注地看别人对弈,从来也不东张西望。邱教练认为。一个5岁的孩子有这么高的自制力,十分难得,具备了成为优秀棋手的品质,就在日后对小常昊进行了更严格的围棋训练,常昊也一点不觉得枯燥。训练两个月后,常昊就超过了比他学棋早的队员。

那么,小常昊的棋艺到底怎么样呢?常昊十来岁的时候,听说在扬州要举行围棋国手赛,就让妈妈带他去了。“棋圣”聂卫平和他对弈一局,称赞他“真是个将才”。后来,日本的“棋圣”藤泽秀行让四子和小常昊对弈了一局,结果小常昊中盘时竟赢了藤泽!

常昊的“天才神童”称号还有科学依据呢。心理专家曾对他进行智商测验,结果是,而一般的儿童智商在~之间。小常昊的数学计算能力和记忆力尤其突出,比如你说,他马上能把这个数字倒过来背出,心算的速度也惊人,连大人都比不上他。

海瑞惩恶少

海瑞是明朝的人,他一生清正廉明,后被广为传颂。

在海瑞做知县时,有一次,太师的儿子带着一群家丁到海瑞管辖区来闲逛。海瑞嘱咐负责接待事务的师爷说:“按照朝廷的章程,本来不应该接待,不过他们既然已经到了,你就安排他们在驿馆休息,并负责一日三餐,如果他们仗着太师的权势,胡作非为,无法无天,你们要及时告诉我。”

太师之子在县城住下后,每天东游西逛,而且横冲直撞,看谁不顺眼张嘴就骂,出手就打,并且调戏妇女。吃饭时,一看没有酒席,菜不丰盛,他就伸手把饭桌掀翻。师爷告诉他:“这饭菜比我们海大人吃得好多了。”这位公子一听,就破口大骂:“哼!海瑞他一个小小七品芝麻官,还想吓我!告诉你,我可是太师的公子。”并令家丁们把师爷捆绑起来,打了一顿。

海瑞知道此事后,非常气愤,但也很棘手。如果不抓这个大坏蛋,民愤难平,国法不容,如果治他吧,他可是太师的儿子。这些难题没有难倒海瑞,因为他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稍微思考了一下,说:“有办法了。”这不仅仅可以狠狠惩治这个坏蛋,而且让太师也无话可说,只能自认晦气。是什么办法呢?

海瑞的办法是以真充假,不承认他是太师的公子,说他冒充,打了80大板,并写了公文给太师,说查办了一起冒充太师亲属案,并叙述他的罪行,要求严办。太师看了公文,又气又恨但又无可奈何,只好不了了之。

鲁迅理发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把毕生的精力都用于唤醒中国民众,他一生写了很多精彩的著作,但从不注重自己的服饰。

年,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由于工作时间紧,所以更没有时间修饰自己。一天,鲁迅路过闹市区的一家理发厅时,忽然想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理发了,于是迈步走了进去。理发师见鲁迅身穿一个灰布的旧长袍,脚上穿的也是一双很旧的布鞋,便从心眼里瞧不起鲁迅,冷冰冰地招呼他坐下后,就拿起工具在鲁迅头上胡乱地剪了一通,不到10分钟就冷冷地告诉鲁迅已剪好。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鲁迅没有因为理发师的态度而有什么反应,他站起身来,从口袋里随手抓出一把钱,数也没数就递给理发师后大步走出了理发店。理发师低头一数手中的钱,天啊!鲁迅竟然多给了好几倍的钱数!心想:“想不到这位先生其貌不扬,却这么有钱,而且还这么大方,等他下次再来时,一定要认真地给他理发,而且还要热情周到的招待他,说不定还会给更多的钱。

过了一个多月,鲁迅真的又来到了这家理发厅,恰好还是那位理发师。鲁迅虽然还是那副打扮,但却受到了热情的招待。理发师不但递烟献茶,还认认真真地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发理完。可这次,鲁迅拿出钱来,认真点数清楚后交给理发师,分文没多给。理发师不解便问原因。你们知道鲁迅怎么回答吗?

鲁迅说:“你上次给我乱剪,我就乱给,这次你认真地剪,我就认真给了。”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人故事电子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