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传承之路
节日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枢纽,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历经千百年岁月沧桑的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民族成熟文明的缩影,它既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反映着现实的人与人的联系。
以中国节日而言,它既是中国人长期不懈地探索自然规律的产物,包含着大量科学的天文、气象和物候知识,也是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在民俗风情上的集中体现。我们的先人综合太阳和月亮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确定节日的时间,可以说是最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千百年来,节日民俗给中国人一种井然有序的时间节奏、热闹而不失尺度的空间分布。虽然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度,老百姓也以一种勤勉、节俭的方式过着自己的日子,但庸常的世俗生活因为有了热闹的节日,才构成中国老百姓完整的人生时间,使人生因充满着期待、愉悦而显得非同寻常。
传统节日的尴尬
20世纪以降,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使得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地球村”,人类的生活方式、组织形式乃至文化意识的巨大变化,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世易俗移”。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图景: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显得有点尴尬,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无可奈何地逐渐被“淡化”;以节日民俗而言,很多传统节日变得徒有虚名,有些节日甚至已经名存实亡。例如,传统的中秋节,人们在种满桂花树的院子里赏月,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对月高歌,把酒问天,是一道非常富有诗意与想象力的壮美情景。可如今拔地而起的座座高楼,到处闪耀着刺眼的霓虹灯,人与月亮日渐疏远,赏月习俗式微,中秋节只剩下月饼的传递。其他传统节日,如春节就剩下年夜饭,端午节剩下粽子,元宵节就是元宵和汤圆……
现代化促使人们改变了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漠视于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许多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化”与“矮化”。
从禁忌到娱乐
节日得以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一个民族主体的精神活动。
原始社会,人们最基本的精神活动就是原始崇拜,祭月、拜月,成为日后中秋节赏月习俗的源头;星辰崇拜中对织女星的祭祀,正是后世七夕拜星、乞巧习俗的上源之一。上古社会的人们为了生存,小心翼翼地规避许多灾难和祸患,并衍生出诸多的禁忌。这些禁忌对于节日风俗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对自然火灾缺乏科学认识,就提倡禁火冷食,可称得上是寒食清明的源头;在每年春季正是瘟疫容易流行的季节,人们采取祓禊防疫,这就是上巳节(三月三日)的来历;还有五月炎热酷暑来临之际,也正是流行病易发时期和发病率较高的时期,古人认为这是一个恶月,五月五日更是恶月恶日,连出生的小孩都不吉利,从而导致了端午节一系列风俗的形成。同样,九月九日重阳节,主要的活动是远足登高,以避疫疬。
共2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