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里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古罗马之西罗马帝国
TUhjnbcbe - 2024/8/30 23:37:00

一、霍诺里乌斯

(一)霍诺里乌斯全名为弗拉维乌斯·奥古斯都·霍诺留,是狄奥多西一世的次子。年狄奥多西一世去世,临终前让霍诺里乌斯和其兄阿卡迪乌斯共治罗马帝国,霍诺里乌斯和阿卡迪乌斯俩人瓜分罗马帝国,此后再也没有进行统一。霍诺里乌斯统治西部地区,史称西罗马帝国;阿卡迪乌斯统治东部地区,史称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庭帝国。年霍诺里乌斯定都在意大利东北海岸的拉文纳城,那里的周围有大片的沼泽地拱卫拉文纳。

(二)年不列颠统帅君士坦丁三世占据不列颠行省自立,霍诺里乌斯亚让帝国境内的西哥特人首领亚拉里克一世率军平叛,亚拉里克一世要求霍诺里乌斯给予磅黄金才肯效力,霍诺里乌斯开始应允他。后来亚拉里克一世准备出征时霍诺里乌斯突然食言,亚拉里克一世率军攻打意大利地区,霍诺里乌斯让斯提利科率军抵御西哥特人的进攻,西哥特人兵败撤退。霍诺里乌斯继位时年仅十一岁,军政大权完全由斯提利科掌控,随着霍诺里乌斯的年纪逐渐增大斯提利科开始成为皇帝的眼中钉,年霍诺里乌斯在左右嬖幸的谗言下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斯提利科。霍诺里乌斯的自毁长城举动给西哥特人带来绝妙的机会,这次亚拉里克一世再次攻打意大利,竟然没有一个将领能抵御西哥特人的进攻,霍诺里乌斯只能龟缩在拉文纳城避难。年西哥特人攻破罗马城,大掠六日后继续南下西西里岛和北非地区,此时拜占庭帝国支援西罗马帝国,西哥特人这才回师。

(三)西哥特人攻打罗马城期间普里斯库斯·阿塔卢斯、君士坦丁三世、君士坦斯二世、约维努斯、塞巴斯蒂安努斯自立为帝,年不列颠岛的凯尔特人叛乱,君士坦丁三世在镇压的过程中阵亡,不列颠岛的罗马驻军被凯尔特人驱离,罗马人对不列颠的统治自此结束。当初罗马人统治不列颠岛时不停地压榨那里的凯尔特人,强迫他们从事耕种、采矿,甚至将他们贩卖至欧洲大陆,凯尔特人趁西罗马帝国苦受外敌侵扰时将罗马人驱逐。年霍诺里乌斯平息其余的叛乱者,这些自立者全部阵亡。

(四)年西哥特人首领亚拉里克一世去世,其孙狄奥多里克一世继任为首领,狄奥多里克一世率领哥特人攻陷高卢地区,在那里建立西哥特王国。5世纪初汪达尔人、阿兰人和苏维汇人为躲避匈人的侵略迁徙至伊比利亚半岛避难,年苏维汇人再比利牛斯山地区建立苏维汇王国,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则征服西班牙的其他地区,西班牙脱离罗马人统治。霍诺里乌斯试图讨伐这些日耳曼人,但都被他们击败,年霍诺里乌斯在忧愤中去世。

绿色的区域为苏维汇王国版图

二、瓦伦提尼安三世

丢失北非

(一)瓦伦提尼安三世是贵族君士坦提乌斯三世之子,年霍诺里乌斯去世后拜占庭帝国扶持瓦伦提尼安三世为帝,瓦伦提尼安三世即位时年仅6岁。瓦伦提尼安三世的母亲普拉西狄亚以皇帝年幼为由摄政,瓦伦提尼安三世本人则耽於于声色。年西哥特人驱逐西班牙境内的汪达尔人和阿兰人,汪达尔人和阿兰人跨海逃往北非地区,西哥特人兼并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区,苏维汇人靠着比利牛斯山和海洋的天险抵挡住哥特人的进攻。年汪达尔人和阿兰人攻陷迦太基城,年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占领整个北非,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定都于迦太基城。汪达尔-阿兰王国在盖萨里克统治下占领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和巴利阿里群岛,此后不断骚扰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

粉色区域代表汪达尔-阿兰王国领土

余孽兴起

(一)五世纪初巴高达运动再次在高卢地区爆发,巴高达首领提巴托率领起义群众夺取高卢北部地区,霍诺里乌斯让撒拉率军镇压,结果撒拉大败而归。年西哥特人占领高卢后准备利用巴高达人对付西罗马人,并给予他们大量的资金,于是巴高达人在蛮族的庇护下攻打意大利地区。巴高达人利用游击战术让西罗马人无法歼灭其主力,直到年西罗马人掌握巴高达人的行踪后瓦伦提尼安三世派埃提乌斯讨伐巴高达人,在埃提乌斯的英明指挥下巴高达人的主力被罗马人歼灭。此后西哥特人放弃巴高达人骚扰西罗马人的计划,并让他们自行解散,一部分巴高达人愿意为西哥特人效力,一部分巴高达人前往其他的日耳曼部落效力。

西罗马救星

(一)年日耳曼部落的勃艮第人入侵西罗马帝国,西哥特人也趁人之危围攻纳尔榜城,瓦伦提尼安三世让埃提乌斯率大军抵御两路敌人的进攻。埃提乌斯让利托略率领骑兵支援纳尔榜城,并让骑兵在坐骑身后栓两大袋面粉,用以解救城中的饥荒,自己则抵御勃艮第人。纳尔榜城守军奋死抵御西哥特人,西哥特人围攻数天也没有攻下了,但纳尔榜城的储备也快用光了。此时利托略率骑兵从西哥特人背后杀开一条道路后奔向城内,纳尔榜城再次获得充足的粮食,西哥特人再次围攻数天后没能攻克,最终放弃进攻回师。在埃提乌斯的指挥下西罗马人击退勃艮第人,随后向勃艮第人的领土发动猛烈的进攻,勃艮第人的领土被西罗马人摧毁,埃提乌斯将剩余的勃艮第人迁移到日内瓦湖南部的萨伏伊。

(二)埃提乌斯挺进高卢与西哥特人进行决战,埃提乌斯因年轻时在西哥特人作为人质而熟知西哥特人的战术和习性,在这次战役中埃提乌斯施计大破西哥特人。埃提乌斯获胜后将指挥权交给利托略,自己先回意大利去处理事务。年利托略冒然进攻西哥特王国的首都图卢兹城,西哥特人在上次吃了败仗后变得十分谨慎,他们对利托略的军营实行包抄,利托略因大意西哥特人而兵败身亡。埃提乌斯不得不再度亲征西哥特人,采取保守领土的战略将西哥特人阻止在图卢兹一线,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一世有意与埃提乌斯达成协议,双方决定互不越界。

(三)自从埃提乌斯镇守边疆以来西罗马帝国北境总是相安无事,周围的蛮族都很钦佩埃提乌斯,因而对他十分敬畏,并信守自己的诺言。年更北的法兰克人和斯威维人入侵西罗马帝国,埃提乌斯再次击败它们,迫使他们与西罗马帝国结盟。埃提乌斯还对蛮族进行安抚,不仅听取他们的抱怨,还考虑他们的生存问题。埃提乌斯对蛮族提出的正当要求予以满足,同时也遏制蛮族的侵略野心。

沙隆战役

(一)年居住在多瑙河以北的日耳曼人突然大批地涌入罗马帝国境内,他们声称后面有洪水猛兽驱赶自己,把这些强悍的蛮族赶得四处逃窜的洪水猛兽就是匈人。匈人被罗马人认为是文明程度很低的游牧民族,他们可能来自里海北岸的顿河草原。罗马史学家马塞林对匈人有过这样一段的描述:匈人比欧洲的所有蛮族还要野蛮,他们天生丑怪、四肢粗短、躯干壮硕、脑袋肥大、罗圈双腿,整个身体线条就像上帝用斧头在一块老树根上随便砍出来的一样。匈人吃半生不熟的兽肉和地里挖出来的草根,从来不用调料。匈人穿粗糙的亚麻布衣服或鼠皮袍子,一件衣服上身后从来不洗不换,直到破烂不堪时才换上新衣服。匈人刚出生时就在马背上生长,可以几天几夜不下马。打仗的时候匈人很少排成整齐的队形,时而分散、时而聚集、来去如风,往往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行杀戮劫掠,然后迅速离去。匈人可以在远处飞快地射箭,也可以拔剑与敌人近战,他们作战时舍身忘死且骁勇无比,当敌人拼命招架时匈人突然甩出绳套将敌人缚倒在地,敌人因此动弹不得。

匈人骑兵

匈人是一支生活在东欧、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以凶残的闻名于世,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掳掠,走后留下一片废墟和一地白骨。年匈人开始大规模扩张,他们向西攻灭阿兰人在黑海北岸的领土,向南时被强大的萨珊王朝所阻挡,只能继续向西扩张。哥特人在多瑙河沿岸的领土被匈人攻灭,直到占据匈牙利草原后匈人突然停止扩张,这是由于匈人是由各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部落首领之间的争执拖住匈人扩张的脚步。

鼎盛时期的匈人

年阿提拉成为匈人各部落的领袖,建立强大的匈人帝国。阿提拉和那些简单粗暴的蛮族首领完全不同,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从而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阿提拉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从来不使感情用事,虽然阿提拉有优秀的军事才能,但他更愿意利用政治的手腕达成目的。阿提拉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远征拜占庭帝国,匈人在色雷斯连续数次击败拜占庭军队,拜占庭人迫使与匈人求和,答应向匈人每年进贡两千一百磅黄金,并将多瑙河南岸大片土地割让给匈人。阿提拉又征服莱茵河附近的日耳曼人,自此匈人领土东起伏尔加河、西至莱茵河、南抵多瑙河,在阿提拉统治的二十年里布达城是匈人的政治中心,欧洲各国纷纷派出使者到布达城争先恐后地献上自己的贡品,以表示臣服匈人。

阿提拉

布达城周围的匈牙利草原相当狭小,只能养活三十万头牲口,根本无法承受大规模的放牧。加上被匈人征服的民族时刻向匈人供奉大量的贡品导致匈人不用辛苦劳作就可以衣食无缺,匈人逐渐丧失游牧的本领,自从匈人定居下来后也就慢慢丢失游牧民族的锐气,这大概是游牧民族的一个通病。由于匈人的牧马数量越来越少导致他们不得不建立步兵部队以补充骑兵部队的不足,阿提拉即位之时匈人军队的战术和组织和欧洲其他的蛮族没有太大的差别了,战斗力也无法和生活在里海北岸的时候相提并论了,这时的匈人军队只有少数是骑兵部队,绝大多数都是他蛮族的仆从部队。

(二)五世纪的罗马人开始进入风雨飘摇的时代,几百年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让罗马人的坚韧和锐气消磨殆尽,变得懦弱消沉、庸碌不堪。公元二世纪开始蛮族士兵在罗马军队里的比例越来越高,蛮族将领也屡见不鲜,这些部队和罗马人缺乏认同感,因而将领反叛、士兵哗变的事件屡有发生。每次外敌入侵罗马帝国时这些大批的蛮族士兵和皇帝讨价还价,不给足军费决不出战,导致帝国的军费开支越来越高。大部分日耳曼部落因受匈人的影响而在罗马帝国境内定居,当罗马帝国分裂时这些日耳曼人占据西罗马帝国的部分省份建立各自的独立王国,其中最明显的案例就是西哥特人在高卢和西班牙建立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在在北非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

年瓦伦提尼安三世的妹妹奥诺莉亚与侍卫长私通的事情被瓦伦提尼安三世发现,瓦伦提尼安三世将奥诺莉亚软禁在修道院,风流成性的奥诺莉亚因耐不住青灯孤影的修女生活而暗中向阿提拉求救,并声称用自己的美貌姿色侍奉他。野心勃勃的阿提拉早就对繁华富庶的高卢和意大利垂涎三尺,以匈人与西罗马人结盟为由向瓦伦提尼安三世索要奥诺莉亚,瓦伦提尼安三世拒绝阿提拉的请求,阿提拉立即率大军攻打西哥特王国,然后声称灭掉西哥特王国后攻打西罗马帝国。瓦伦提尼安三世因害怕匈人的生猛与西哥特人进行会谈,并让埃提乌斯率军支援西哥特王国。

埃提乌斯出生高卢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高登提乌斯是罗马帝国的骑兵统帅,埃提乌斯在少年时期以人质的身份在哥特人的部落里生活,后来哥特人将埃提乌斯作为人质送往匈王卢阿那里。在在匈人作人质期间埃提乌斯结识很多匈人贵族,包括卢阿的侄子阿提拉,埃提乌斯与匈人结下不解之缘。埃提乌斯和阿提拉交情甚笃,等到埃提乌斯被卢阿放回西罗马帝国后两人还书信不断,埃提乌斯还将自己的儿子送往阿提拉身边学习骑射。阿提拉成为匈王后与西罗马帝国交恶,埃提乌斯认为匈人因其文化落后而必不长久,倒是文明程度较高的日耳曼人会成为西罗马帝国的心腹大患。

(三)伏尔加河到多瑙河的匈人部落和蛮族藩邦接到阿提拉的战争动员令后尽皆响应,随后在莱茵河畔进行集结。西哥特人的高卢地区在匈人的进攻下一个接一个地陷落,当阿提拉攻陷梅茨城后兵分两路,让一部分军队沿塞纳河向西进军,阿提拉则率领剩余的部队南下直指奥尔良城。匈人对高卢地区的蹂躏震惊了西罗马帝国和其周围的所有蛮族,各族认为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对抗匈人的,于是埃提乌斯将高卢和西班牙各地的日耳曼蛮族联合起来建立抗击匈人的统一战线,甚至不列颠的凯尔特人也前来支援,和埃提乌斯打了二十年仗的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一世也亲自领兵前来助战。

阿提拉入侵高卢地区的进军路线

阿提拉得知联军逼近奥尔良城后立即命令在高卢各地劫掠的匈人向香槟平原集结,自己则放弃围攻奥尔良城与其余的匈人部队会合,联军和匈人在马恩河畔的沙隆相遇,两军在沙隆附近的卡塔隆尼大原野进行决战。小城沙隆坐落在香槟平原上,那里虽然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但地势略有起伏,马恩河蜿蜒地流过香槟平原,沙隆城的五英里外就是马恩河边的一个小山包。

匈人的精锐部队无疑是名匈人骑兵,这些来自北亚草原的骑兵绝大部分是一些无甲轻骑兵,他们的坐骑是亚洲矮种马,机动能力非常强。匈人骑兵作战时首先使用复合弓进行准确射击,若是逼不得已时才会使用随身携带的刀剑和长矛进行近战,在近身作战方面匈人要强于欧洲的那些蛮族许多,这就让欧洲蛮族非常惧怕匈人。除去数量极多的轻骑兵匈人还有一些铁甲骑兵,不过数量不会超过几千。匈人惯用运动射击的战术消耗敌人体力,待敌军筋疲力尽时露出破绽后展开近身战收割对手,这也导致匈人不擅长持久苦战,甚至无力承受过多的伤亡。匈人军队中的大部分士兵来自众多附庸民族的辅助部队,其中包括南俄草原的阿兰人和东哥特人,东哥特人也为匈人提供不少铁甲骑兵,他们的坐骑比匈人的马要高大得多,他们的骑士装备锁子胸甲、长矛和盾牌。东哥特人还为匈人提供不少步兵,其中既有重装步兵也有许多弓箭手,加上众多日耳曼部落的支援阿提拉的军队中总计有3万步兵。

联军那边的数量规模几乎与匈人一模一样,逃亡至高卢地区的阿兰人和萨尔马特人依然骁勇善战,还换装罗马式装备。西哥特国王的军队风格与东哥特人完全相同,这是与他们同出一族有关,至于勃艮第人、萨克森人等其他日耳曼同盟也和敌方阵营的日耳曼士兵相比大同小异。西罗马人的军团士兵早已退化,方盾被圆盾取代、重型标枪被轻型标枪和长矛取代,不过来自布列塔尼半岛的罗马人和不列颠罗马难民部队仍然保持着罗马早期的军队传统。西罗马人的大量归化蛮族战士则稍好一些,他们大部分是装备锁子甲、长矛、圆盾、长剑和标枪的骑兵,除了数量较少的铁甲骑兵外其余都是通用骑兵,这些蛮族骑兵怎么看都像是蛮族的后裔。

西罗马骑兵

卡塔隆尼亚平原是双方的理想决战之地,位于两片森林之间的开阔地形既适合数量庞大的匈人骑兵驰骋,也适合拥有大规模蛮族骑兵的西罗马人展开部署。在卡塔隆尼亚平原的东侧有一块可以俯视四周的高地,阿提拉和埃提乌斯都意识到这块高地的重要性后在自己的布阵计划中作出相应的安排。埃提乌斯将西罗马人、布列塔尼人、法兰克人和其他日耳曼部落的军队部署在左翼,将罗马式军队布置在左翼外侧,这不仅有利于避开敌军的凶猛前锋,也可以在战事不利时及时保存火种。埃提乌斯将西哥特军队部署在右翼,计划让他们夺取高地,并给他们调配上千名精锐近卫骑兵。在埃提乌斯的策略里西哥特军队充当矛头的角色,如果西哥特人能够占领高地,那么联军就能居高临下地对敌人的中间动冲击。埃提乌斯将阿兰人和其他蛮族放置中央,但这样部署非常冒险,脆弱的中军很容易被匈人军队从中心突破,将联军阵线拦腰斩断。不过中心突破的匈人也有被两翼包抄的危险,搞得不好会被联军围歼。

沙隆战役中双方的布阵

阿提拉将匈人骑兵布置在中央位置,将众多的日耳曼步兵部署在右翼,将东哥特人部署在左翼。阿提拉计划先让东哥特人拖住与其实力相近的西哥特人,然后让匈人骑兵击溃阿兰人,接着匈人骑兵和日耳曼步兵一起夹击较弱的罗马-日耳曼部队,最后解决实力较强的西哥特人。

这时的罗马军团与恺撒时代相比已经面目全非,军团的编制缩减为一千多人,全金属表皮的盾牌取代木制盾牌,防护性虽然增强但重量也大增,非常不利于步兵冲锋。军团惯用的重型标枪也被一种超轻型标枪替代,这种标枪不仅穿透力非常强而且射程远。此时军团的战术变得非常保守,一般都是组成盾阵后等待敌人发动进攻。西哥特人以大量的铁甲骑兵为核心,战斗时先让铁甲骑兵发动冲锋,步兵随后掩杀。

西哥特武士

最早交战的是双方的中军,那些身披重铠、手持长矛的阿兰骑兵用高速冲锋的方式冲过匈人弓骑兵的箭矢攻击,直撞入了匈人的骑射手群中,阿兰人因一直没有忘记被匈人驱逐出南俄草原的仇恨而与匈人骑兵奋死拼杀。当匈人骑兵的阵线不断动摇时阿提拉让自己的亲军支援匈人骑兵,匈人骑兵利用自己的战斗技巧上和人数的优势击溃阿兰人,这样一来联军的左翼就侧翼大开。

东、西哥特人对比

此时联军的左翼正在抵御敌方日耳曼人的攻击,匈人阵营中的日耳曼人经常以粗糙的方阵发起骇人的冲锋,联军左翼的西罗马人和布列塔尼人摆成盾阵进行阻挡,寄希望于后排的标枪手和弓箭手尽可能地对敌人造成大量的伤亡。当匈人骑兵对联军左翼进行包围时联军左翼的法兰克人拼死抵御,缺少护甲装备的法兰克人与匈人骑兵打得非常艰苦,联军左翼外围的骑兵也被数量众多的匈人骑兵击退,这时联军左翼被匈人骑兵完全包围。联军左翼不仅要与敌方步兵进行肉搏战,还要举着盾牌提防侧翼的箭矢,在这种情况下联军左翼全面溃败。

法兰克人

打退联军左翼后匈人骑兵开始包抄西哥特人,匈人右翼也对西哥特人进行围攻,西哥特人也面临包夹的处境。年过六十的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一世亲率铁甲骑兵进行反击,结果被东哥特人的一队步兵射落,被紧跟其后的西哥特铁骑践踏至死。失去首领的西哥特人开始出现慌乱,好在西哥特王子托里斯蒙德迅速恢复西哥特人秩序,西哥特人继续奋战。东哥特轻步兵不停地向西哥特人出致命的标枪,甚至有悍不畏死的东哥特武士手持战斧将动弹不得的西哥特骑兵劈下马来,但东哥特武士被西哥特长矛步兵推出战线。

这时西哥特人的装备优势开始体现出来,居住在高卢的他们洗劫了罗马人遗留的军械库,得到比住在黑海同胞更好的装备,并对其仿照和改进。虽然双方装备的护甲都是锁子甲,但西哥特人使用的锁子甲是六环相扣式且有钉子铆接,性能远远胜于东哥特人的四环相扣式锁子甲,西哥特人的的锁子甲被砍一刀仅会损伤穿戴者的皮肉,而东哥特人的锁子甲被砍一刀会对穿戴者造成嵌入式骨折。西哥特步兵依靠装备优势将匈人的日耳曼步兵压了回去,东哥特人也被西哥特骑兵击退,最终西哥特人在步骑的配合下击退匈人骑兵。

本来占据战场优势的匈人被装备精良的西哥特人扭转局势,苦苦支撑的埃提乌斯开始将自己隐藏许久的西罗马铁甲骑兵摆上战场,西罗马铁甲骑兵与西哥特人一起围攻匈人部队,逃向后方的森林西罗马-日耳曼联军、阿兰人、西罗马骑兵纷纷返回战场夹击匈人部队。兵败如山倒的阿提拉慌不择路逃回匈人在马恩河畔的营地,阿提拉率领残军组成防御战线对付追击的联军士兵,将大篷车首尾相连以组成外围防御,并让弓箭手密布在大篷车后方。而联军并没有强攻阿提拉的大营,而是让大量的弓箭手包围阿提拉大营,准备射杀逃出来的匈人。绝望的阿提拉让手下人准备好柴火,打算以壮烈自焚的方式了结一生,这时埃提乌斯以夜长梦多为由让西哥特王子托里斯蒙回国继位,西哥特人走后埃提乌斯放过阿提拉一命,然后率军回师。埃提乌斯之所以放过阿提拉是因为匈人能帮助西罗马帝国制衡日耳曼人,阿提拉一死匈人帝国必然发生内乱,日耳曼人定会将矛头再次转向西罗马帝国。

年阿提拉去世,他的后代却无法驾驭庞大的匈人帝国,仅仅一年后匈人帝国内的其他蛮族纷纷反叛,匈人帝国土崩瓦解。

自毁长城

(一)埃提乌斯战胜匈人后开始居功自傲,丝毫不掩饰对瓦伦提尼安三世的蔑视,心胸狭窄、人格卑劣的瓦伦提尼安三世对埃提乌斯的轻慢怀恨在心,准备伺机报复。年瓦伦提尼安三世准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埃提乌斯的儿子,过几天后故意毁约,以便将埃提乌斯引诱自己的埋伏。埃提乌斯听说瓦伦提尼安三世毁弃婚约后就只身进宫面见瓦伦提尼安三世,瓦伦提尼安三世早就在皇宫中埋伏许多士兵。当埃提乌斯与瓦伦提尼安三世争执起来时皇宫内的伏兵围攻埃提乌斯,瓦伦提尼安三世身边的亲信大臣和宫中内臣也纷纷刺向埃提乌斯,埃提乌斯身中百余剑后死亡。

(二)当埃提乌斯被瓦伦提尼安三世杀死后西罗马帝国的盟友纷纷与其断交,国人也开始唾弃这个不成器的瓦伦提尼安三世,埃提乌斯死后西罗马帝国再也没有人能收拾残局、保卫国土,政局更加动荡不安。马克西姆斯指望获得埃提乌斯的位置时却被赫拉克留斯抢在前面,马克西姆斯为了对其进行报复安排埃提乌斯的两个朋友——奥普提拉和萨斯提拉刺杀瓦伦提尼安三世和赫拉克留斯,年瓦伦提尼安三世检阅玛提厄斯军营时奥普提拉刺向瓦伦提尼安三世,萨斯提拉也上前刺向赫拉克留斯。士兵们因大多是埃提乌斯的忠实追随者而纷纷帮助这二人刺杀瓦伦提尼安三世和萨斯提拉,瓦伦提尼安三世和萨斯提拉身中上千刀后死亡,主谋者马克西穆斯被军队拥立为皇帝。

三、马克西姆斯

马克西姆斯

(一)马克西姆斯全名为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姆斯,年出身于罗马望族,年成为元老院议员。年帝国军队统帅埃提乌斯被瓦伦提尼安三世肆意处决,马克西姆斯请求瓦伦提尼安三世让自己接替帝国军队统帅的位置,瓦伦提尼安三世当场拒绝,马克西姆斯对他怀恨在心。年马克西姆斯串通军队刺杀瓦伦提尼安三世,帝国大部分的军队因终于埃提乌斯而跟随马克西姆斯刺杀瓦伦提尼安三世,瓦伦提尼安三世身中上千刀后死亡,马克西姆斯被军队拥立为皇帝。汪达尔-阿兰国王盖萨里克趁西罗马帝国内乱时率军攻打罗马城,马克西姆斯率军抵御汪达尔-阿兰人时被杀,罗马城被汪达尔-阿兰人攻陷,马克西穆斯仅在为两个半月。

四、阿维图斯

(一)年阿维图斯出身于高卢贵族,曾是埃提乌斯手下的将军,立下赫赫战功。阿维图斯在一直在高卢边区统边防军,与西哥特人建立很好的友谊。年汪达尔-阿兰人攻陷罗马城,西罗马皇帝马克西姆斯兵败身亡,西哥特人扶持阿维图斯为西罗马皇帝,并给予阿维图斯一些军队打回罗马城,年阿维图斯击退肆虐意大利的汪达尔-阿兰人。阿维图斯虽然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但在政治方面却一窍不通,不仅没有稳住意大利的局势,还让意大利处于粮食紧缺的状态,甚至让国库里的资金大量流失,导致官员的薪水都支付不起。西罗马人开始对阿维图斯的统治产生不满,年反对阿维图斯的将领里西默率军逼迫阿维图斯退位,阿维图斯只能逃离意大利前往高卢请求西哥特人相助自己。阿维图斯在前往西哥特王国的途中神秘的离开人间,一种说法是阿维图斯在逃离的过程中染病致死,另一种说法是是阿维图斯在逃离的过程中被里西默的追兵截杀。

五、马约里安

(一)马约里安年轻时是埃提乌斯的一名军士,立下不少赫赫战功。年傲慢的埃提乌斯开始让瓦伦提尼安三世对其忌惮,从外省来的使者都直接向埃提乌斯面述政情,而不觐见瓦伦提尼安三世,许多军政要员都是他的部下或挚友,这让瓦伦提尼安三世萌生出报复的心思。先前瓦伦提尼安三世准备将自己的女儿普蕾茜蒂娅许配给埃提乌斯的儿子小高登提乌斯,瓦伦提尼安三世为了引诱埃提乌斯进入朝堂故意将普蕾茜蒂娅转嫁给马约里安,埃提乌斯得知此事后撤掉马约里的职位,随后跑向皇宫与瓦伦提尼安三世进行理论,埃提乌斯被瓦伦提尼安三世安排的伏兵诛杀。当瓦伦提尼安三世准备任用马约里安时马克西姆斯利用军队对瓦伦提尼安三世刺杀埃提乌斯的仇恨对发动政变,瓦伦提尼安三世惨死在血泊之中,马约里安被马克西姆斯提升为近卫军长官。

(二)马克西姆斯强迫瓦伦提尼安三世的遗孀普蕾茜蒂娅嫁给自己,同时阻止瓦伦提尼安三世的长女尤多西亚与汪达尔-阿兰王子胡内尼克的联姻,这就给予汪达尔-阿兰国王盖萨里克入侵西罗马帝国的理由。两个月后汪达尔-阿兰大军进犯意大利,马克西姆斯与汪达尔-阿兰人交战中被杀,十七天后汪达尔-阿兰人攻破罗马城,整座城市遭受惨绝人寰的洗劫。这时的马约里安正在北意大利地区安抚骚动的军队,听说罗马城遇难后准备与里西默一起反攻汪达尔-阿兰人,适逢阿维图斯率领西哥特援军与前往意大利,马约里安和里西默一起跟随阿维图斯打回罗马城。年汪达尔-阿兰人被阿维图斯击退,西哥特人扶持阿维图斯为西罗马皇帝,马约里安和里西默等所有西罗马人都持观察和迟疑态度,只有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周边的蛮族认同阿维图斯的帝位。软弱无力的阿维图斯在仅仅数月内就失去西罗马帝国的各个阶层支持,马约里安和里西默决定举兵逼迫阿维图斯退位,年马约里安和里西默击败阿维图斯在北意大利行省的驻军,阿维图斯被迫让位,在逃往西哥特王国的途中神秘死亡。里西默煽动军队拥立马约里安为帝,马约里安顺势同意军队的请求。

(三)马约里安即位不久后阿勒曼尼人翻过阿尔卑斯山进犯北意大利,并击败那里的边防军,马约里安让将领布鲁克率领中央军抵御阿勒曼尼人,布鲁克在马诺基欧湖边大败阿勒曼尼人,成功阻止阿勒曼尼人南下的企图。年马约里安率军击退汪达尔-阿兰人的入侵,不久马约里安为了攻灭汪达尔-阿兰王国决定建造一支庞大的舰队,年汪达尔-阿兰人得知马约里安的意图后故意等他造完所有战舰向其发动袭击,马约里安的舰队全军覆没,马约里安不得不与汪达尔-阿兰人签署了一份和平条约。

(四)马约里安除了在军事上试图重振西罗马帝国外还在内政上试图进行改革,他发布一些减轻人民负担的法律,免除长久拖欠税,禁止各级官员以任何借口向人民催缴债务。马约里安加强各行省的自治机构,避免官员们贪污腐化。马约里安对罗马帝国的古迹进行保护,由于帝国日益衰败导致几百年前的宏伟建筑物沦为废墟,时常遭到拆除的命运,为了保护这些古迹马约里安对其颁布法律,对于没有经过审查的拆除古迹行为则治以重罪。

(五)马约里安制定的一些法律侵害许多官员的利益,其中也包括将他拥立为帝的里西默,导致官员们对马约里安非常不满。年里西默发动兵变逼迫马约里安退位,五天后马约里安被里西默的手下杀害,里西默推举元老利比乌斯·塞维鲁为帝。

六、利比乌斯·塞维鲁

(一)年马约里安被里西默杀害,掌握军政大权的里西默将元老利比乌斯·塞维鲁推上皇帝的宝座,国家实际的权力仍然掌握在里西默手中。利比乌斯·塞维鲁只是里西默的傀儡,在位的五年里没有什么作为。这五年里汪达尔-阿兰王国不定期的对意大利进行侵扰,利比乌斯·塞维鲁病死后西罗马帝位空悬两年,苦于汪达尔-阿兰人攻掠的里西默决定向拜占庭帝国求援,并且接受拜占庭帝国扶持的西罗马皇帝安特米乌斯。

七、安特米乌斯

成为西罗马皇帝的拜占庭人

(一)安特米乌斯出生于君士坦丁堡的高官家庭,他的妻子是拜占庭皇帝马尔西安的女儿。年西罗马皇帝利比乌斯·塞维鲁去世,西罗马帝位空悬二年,当时掌控实际权力的里西默因苦于北非的汪达尔-阿兰的王国的侵扰而向新上任的拜占庭皇帝利奥一世求援。作为要求利奥一世让安特米乌斯成为西罗马帝国皇帝,里西默接受这位拜占庭人当西罗马帝国皇帝。

(二)安特米乌斯即位后将自己的女儿嫁予里西默,通过这种政治婚姻使得里西默与自己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安特米乌斯为了同西哥特王国保持良好关系承认西哥特人对西班牙的统治,这也意味着西罗马帝国彻底放弃夺回西班牙的意图。

卡本半岛海战

(一)五世纪中叶的西罗马帝国情况十分严峻,政治混乱、财政困难、蛮族林立、军纪散漫,一度濒临灭亡的边缘。年西罗马帝国为与占据高卢地区的西哥特王国结盟帮助西哥特人围剿西班牙境内的苏维汇人、汪达尔人、阿兰人,汪达尔人和阿兰人逃往北非,苏维汇人躲入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的比利牛斯山脉,作为结盟条件西罗马人将西班牙地区割让给西哥特人,承认西哥特人在高卢的合法地位。

年汪达尔人和阿兰人联合占领阿非利加行省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不久又攻占的黎波里塔尼亚、努米底亚、毛里塔尼亚、西西里岛、科西嘉岛和巴利阿里群岛,实力强大后汪达尔-阿兰人将劫掠意大利地区作为国策之一,西罗马人开始苦受北非外敌的骚扰。阿非利加的失陷对西罗马帝国的财政冲击非常严重,不得不根据此情况颁布措施,年撤销帝国所有税收的特别减免权,削减官员外出收税时留给自己的份额;年取消国有土地和教会土地的租金优惠,向高级权贵的土地征收各种小型税;年减员4万野战军步兵,同时加收4%的军队营业税。

汪达尔-阿兰人的海上行动范围

饱受摧残的西罗马人开始请求求拜占庭帝国帮助自己对抗汪达尔-阿兰人,出于同宗一脉的原因拜占庭人答应西罗马人的求助。虽然拜占庭帝国的情况比西罗马帝国要好很多,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拜占庭帝国不仅要面对东方的萨珊王朝,还要在面对多瑙河流域的匈人,可抽调的兵力十分之少。

五世纪的拜占庭帝国的军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野战军和中央军组成的机动部队,一类是常驻军组成的边防部队。拜占庭帝国总共有支常驻部队,支驻扎在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前线、92支驻扎在埃及和利比亚、57支驻扎在巴尔干半岛。拜占庭帝国的大部分野战军部署在巴尔干半岛,这种分配方式跟拜占庭帝国的边境战略有关,东方的经济地带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拜占庭人以通过纵深防御的战略设置大量的要塞堡垒来防御萨珊人,巴尔干半岛与匈人只隔个多瑙河而缺乏战略纵深地带,需要大量的机动作战力量进行防御。

在匈人帝国如日中天的时期时拜占庭帝国必须将大量的军队部署在本国边疆防御匈人,若是分派太多军力支援西罗马帝国那么匈人绝对会抓住这个机会蹂躏拜占庭帝国的土。拜占庭帝国出于情由派艘战舰支援西罗马帝国远征汪达尔-阿兰人,匈人在同一时间突然越过多瑙河发动大规模入侵,拜占庭帝国被迫召回远征军回师,西罗马帝国只能自己一人与汪达尔-阿兰人苦战。年阿提拉去世,匈人帝国再也没有优秀的政治人才统治国家,仅在一年后匈人帝国瞬间土崩瓦解,拜占庭帝国得以抽出兵力支援西罗马帝国。可是西罗马帝国发生的一系列政变让两国合力远征汪达尔-阿兰王国的计划泡汤,直到年西罗马帝国才稳定内部局势,拜占庭帝国为防止内乱再发生扶持自己的宗室安特米乌斯为西罗马帝国皇帝,两国开始筹备远征军队。

(二)拜占庭帝国为了筹备远征军耗费大量的财力建造艘战舰,利奥一世的姻亲巴西利斯库斯是这支舰队的指挥官,整个舰队搭载10万人。拜占庭帝国的舰队绝大多数都是仅靠船帆航行的商船,只有一小部分是可以划桨前行的专门军舰,这样的战略显然是避开海战一次性登陆北非,快速进入罗马人擅长陆战的领域。除了这支舰队外有马塞里努斯率领是伊利里亚方面军和赫拉克利乌斯率领的埃方面军,这些人加起来也达到5万人了。由于战争所需的兵力和物资规模浩大利奥一世花费13磅黄金,拜占庭帝国的国库和地方赋税几乎耗费干净。西罗马帝国因处于颓废的状态而只能凑出一点军队,在拜占庭帝国的庞大军队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马塞里努斯率领伊利里亚人进攻地中海西部的萨丁尼亚,将那里的汪达尔人赶了出去,随后又占领汪达尔-阿兰人的粮仓——西西里岛,赫拉克利乌斯率领埃及人进攻的黎波里塔尼亚,也将那里的汪达尔人驱逐出去。在罗马联军进攻汪达尔人本土前已经在战略上形成合围之势,却因拜占庭舰队出现差错而葬送整个战局。舰队指挥官巴西利斯库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居然让全军在迦太基东侧的60公里处的卡本半岛抛锚停泊,一种可能是巴西利斯库斯进一步获得阿非利加的情报后再做定夺,另一种可能是汪达尔-阿兰人在迦太基的港外设置铁链,迫使巴西利斯库斯在海岸线上停泊。处于夏季的卡本半岛一直刮着东风,为了防止船只被吹上岸巴西利斯库斯将舰队布置在卡本半岛西侧。

拜占庭商船

汪达尔-阿兰人的军队规模不足罗马联军的1/5,其陆军主力是自己从欧洲带来的日耳曼步兵和阿兰骑兵,靠近南方沙漠的柏柏尔人大都是极不可靠的辅助力量。汪达尔-阿兰本族人在征战中也学会一些海战,不比罗马人差,北非的原住居民也是非常善于海战的人群,只是出于国力的问题汪达尔-阿兰人凑不出那么多的战舰和海员。汪达尔-阿兰国王盖萨里克自知自己的实力无法与罗马舰队正面较量而只能取巧,首先盖萨里克派出使者背着罗马联军送给巴西利斯库斯大量的黄金,并请求巴西利斯库斯灭掉汪达尔-阿兰王国前给其族人五天的心里准备,视钱如命且大意的巴西利斯库斯认为汪达尔-阿兰人耍不出什么花招而给他们五天的灭国心理准备。

拜占庭战舰

五天后巴西利斯库斯准备攻打北非时风向突然发生变化,由常见的东风转变为西风,罗马联军船只全都因风向的突然改变被挤在岸边,盖萨里克准备好的10条点火的空船顺着西风驶向罗马联军舰队。通常而言地中海地区的桨帆船都不害怕火攻战法,训练有素的划桨手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避开漂浮海上的火船,当大量的船只集中在某个区域时单舰的机动性能就被降至最低,船上的船帆、涂油绳索和木质主体都难以在着火后摆脱噩运。为了运输部队的物资拜占庭人的舰船往往体型很大,其中最大的德罗蒙战舰达到28米长、4.4米宽,能够搭载30名桨手、12名海员和40名战士,当他们集中遭遇火船袭击时根本无法轻松避开。罗马联军舰队因大多数的船只都是只有帆的商船,根本无法快速脱离险境,只能依靠少量带桨的船只拖出火海。随着火势的蔓延罗马联军战舰开始全面溃败,这些挤在一起的船只全被烧毁,早已束手无策的巴西利斯库斯逃离战场。汪达尔-阿兰舰队开始包围战场,不停地投放火箭,战斗经过一天时罗马联军的上百艘战舰被焚毁,其余的战舰全被重创。

(三)赫拉克利乌斯和马塞里努斯得知自己的舰队惨败后直接打道回府,就这样一把火烧将西罗马帝国的复兴希望烧个精光,苟延残喘的西罗马帝国在各日尔曼部落的瓜分下只剩下意大利地区。拜占庭帝国因受到巨大的损失而无法继续在财政上支持西罗马帝国,过去靠财政补贴生活的大量蛮族雇佣军因不能领到足够的军饷开始反抗西罗马帝国的统治,索性攫取西罗马帝国的领土来维持生计。

无法逃脱被杀的命运

(一)西罗马帝国在卡本半岛海战惨败后里西默与汪达尔-阿兰人开始结交,安特米乌斯对此非常不满,最终导致两人之间暴发冲突,年里西默率军攻打身在罗马城的安特米乌斯,安特米乌斯兵败被杀。

八、奥利布里乌斯

(一)奥利布里乌斯出身罗马贵族,年奥利布里乌斯与瓦伦提尼安三世的一个女儿普拉西狄亚结婚。年里西默发动兵败攻打罗马城,安特米乌斯兵败被杀,里西默拥立贵族奥利布里乌斯为帝。奥利布里乌斯即位一个月后里西默去世,再过两个月奥利布里乌斯本人去世。

九、格利凯里乌斯

(一)年奥利布里乌斯去世,里西默的将领格利凯里乌斯被军队拥立为皇帝。利奥一世得知安特米乌斯被杀后准备扶持自己侄女的丈夫尼波斯位西罗马皇帝,年尼波斯率领拜占庭大军进入意大利迫使格利凯里乌斯退位,格利凯里乌斯因惧怕拜占庭帝国的强大而退位。此后的生涯里格利凯里乌斯成为萨罗纳主教和米兰大主教,此后格利凯里乌斯在历史记载中消失了。

十、尼波斯

(一)年尼波斯被拜占庭帝国扶持为西罗马皇帝,年罗马蛮族将领欧瑞斯特发动兵变攻克拉文纳,尼波斯为避其锋芒逃往达尔马提亚,欧瑞斯特立自己的儿子罗慕路斯二世为帝。年尼波斯曾试图恢复自己的统治,但被自己手下的叛兵所杀。

十一、罗慕路斯二世

(一)年罗马蛮族将领奥多亚克发动兵败攻打意大利,欧瑞斯特战败被杀,奥多亚克控制整个意大利地区。奥多亚塞杀死罗慕路斯二世自封意大利领袖,并向拜占庭帝国称藩,西罗马帝国灭亡。

#世界历史#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罗马之西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