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时期
十四、尼古拉二世
一战东线战场
四对矛盾
(一)19世纪末至20年代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帝国主义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其实力对比发生重大的变化,列强之间的矛盾也变得更加繁复。英国从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后起的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罗斯帝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20世纪初德国工业地位超过英国,将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德国的商品在各地排挤英国。德国企图对已经取得世界霸权的英帝国发起挑战,希望建立一个从东非到西南非洲的“赤道非洲帝国”,与英国制定的“三C”计划(开普敦到开罗到加尔各答)发生冲突。在中近东,德国修建从君士坦丁堡、柏林到巴格达、波斯湾的巴格达铁路,公开鼓吹这一铁道是替德国开辟到伊朗、阿富汗的道路,这直接损害英国在中东的利益,威胁着英属印度。德国扩张的主要目标很明显是夺取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大规模地扩大海军更使英国感到德国已是它的最主要的敌人。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一些研究者视之为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二)德国禁止俄罗斯牲畜输入,又限制俄罗斯粮食进口。俄罗斯帝国也对德国报复,限制德国工业品进口。两国因这种不断的贸易摩擦,关系持续恶化。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且此战后法国的洛林东部和阿尔萨斯被割让给德国,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此外法德为争夺北非殖民地亦关系紧张。多年来俄罗斯帝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南方斯拉夫人的居住地区进行扩张,地处中欧的政合国奥匈帝国也持续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担忧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受到俄罗斯帝国的煽动而独立。年在德意志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与奥匈帝国签署“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年德、奥、意三国签署《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三)俄德交恶后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俄罗斯帝国需要外资来建筑铁路,而法国正需要资本输出,法国政府就利用贷款发展两国外交关系。年法国和俄罗斯帝国达成《法俄军事协定》,第二年生效。协定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意大利的进攻俄罗斯帝国将以全部军事力量进攻德国,一旦俄罗斯帝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德国。俄法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它也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面对共同的敌人德国英法的矛盾逐渐缓和,年《英法协约》签订,协调两国在殖民地的纠纷。法承认英占埃及,英承认法在摩洛哥的利益,并在外交上支持法征服摩洛哥的行动。英俄在近东和远东的矛盾原来很尖锐,日俄战争后俄罗斯帝国被削弱,使英对俄的畏惧心理消除。而德国的巴格达铁道计划既有对付英国,也有封锁俄国黑海出口的意图,于是英俄在近东有了共同的敌手,原有的矛盾退到次要地位。另一方面俄罗斯帝国对英法资本的依赖性加强,这样年英俄两国签订《英俄协约》,协调两国在波斯、中国西藏、阿富汗的争执。至此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红色为同盟国,绿色为协约国
一战爆发
(一)年的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拉开了帝国主义时代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两次摩洛哥危机使英法协约得以强化,使英德矛盾更加明朗和深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之一。年至年间战略位置重要的巴尔干地区接连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20世纪初的巴尔干地区,是欧洲名副其实的“火药桶”。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插手巴尔干地区的事务,使之前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同盟瓦解并分化为两个集团。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国耻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与妻子索菲亚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协约国和同盟国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萨拉热窝事件后来被认为是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向奥匈帝国开出“空头支票”,使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于年7月23日下午6时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塞尔维亚政府接受除违反自身宪法、损害主权的第五条和第六条外的所有条款,同时开始战争总动员。奥匈帝国因塞方未接受所有条款,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交战双方分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协约国有法国、英国、俄罗斯帝国、比利时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希腊王国、意大利王国和黑山王国,同盟国有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英、法、比等国的军队同德军对抗的西线战场,俄罗斯帝国同奥匈帝国、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战场。西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非洲、亚洲等地也有零星的战斗。
(三)年7月30日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开始战争动员,7月31日德国向法国和俄罗斯帝国发出“双重最后通牒”。8月1日法国、德国开始战争动员,德国宣布与俄罗斯帝国进入战争状态。8月4日德国向比利时王国宣战,英国向德国宣战,8月5日奥匈帝国向俄罗斯帝国宣战。德国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意图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在东线德则选择防守。德国在西线受到英、法、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英法联军向德军防线发起进攻但被击退,自此作战双方互有胜负,最后陷入僵持。俄罗斯帝国主动于8月16日率先进攻东普鲁士,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坦能堡战役
(一)德军总参谋部早在战争爆发前由当时出任德军参谋总长的阿尔弗莱德·冯·施里芬伯爵制定了和位于德国东西两个战略方向上的对手(法国和俄罗斯帝国)进行战争的方案,史称施里芬计划。施里芬伯爵十分详细的制定德国的作战计划,德军主力79个师将集中于西线,而在东线仅保留10个师和部分地方守备部队,两者之间的比例为8:1。大战爆发后德国东线守备部队将协同奥匈帝国部队采取守势,将俄军阻挡在东普鲁士国境线一带,于此同时德军主力将对法国采取猛烈攻势,在6周内彻底击溃法国。之后德军主力将利用德国境内发达的铁路系统移往东线对俄罗斯帝国发起攻势,施里芬伯爵对于俄罗斯的动员机制和境内铁路网进行研究后推断俄军需要至少6—8周时间才能完成其动员,而这一点也成为施里芬伯爵制定计划的时间标准。施里芬伯爵的战略构想师承于普鲁士传统军事思维,即集中兵力、主动出击,在一次大规模会战中击败敌人,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战争。施里芬伯爵判定德国在欧洲最强的敌人是法国,德军必须首先集中所有部队摧毁法国,为此有必要在东线上冒风险,他认为整个德军都应部署在西线,不留一点兵力对付俄罗斯帝国。受此影响德军在东线上的兵力十分薄弱,仅有第8集团军和部分地方军以及各个要塞的守备队(共计21万人)。根据施里芬伯爵的计划德军将在开战时在东线采取完全的守势,以东普鲁士边界地区为主要防区,并配合奥匈帝国军队防御俄军的进攻。伯爵曾经以东普鲁士为背景举行过多次兵棋推演和军事演习,所以德军对该地区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另外德军还可以利用境内发达的铁路网络可以及时从其他地区调来援军以巩固防线。德国为了防守东普鲁士在战前就在此地建设大量防御工事,在维斯瓦河上游地区和柯尼斯堡周边地区的堡垒尤其坚固。另外俄军前进到某一阶段必然会发现自己被连续50英里的马祖里湖区分隔开来,马祖里湖将迫使进攻的俄军分成两股,而德军的作战计划就是集中第8集团军的有限力量将两股俄军各个击破。在这一地区俄军没有任何侧面交通,并将连续数日完全被分隔成数支独立部队。德军按照施里芬制定的计划把整个集团军放在这个要害地区,俄军两个集团军中不论哪个首先进入有效打击距离德军都将予以打击,然后再利用东普鲁士高度组织的铁路系统作迂回运动打击另一个集团军。但是施里芬计划最大的误算就是低估俄军的动员速度,俄罗斯帝国从开战到总动员完毕并没有如战前所料需要6个星期,而是仅仅用了6天。到了8月中旬俄军已经动员65万人的军队,超过东普鲁士德国守军总数的2倍。在战前俄俄罗斯帝国在法国的财政支持下重整军备,双方于年达成协议。法国仅在年就向俄国提供折合约1.04亿英镑的贷款,使得俄国有能力获得更多军用物资,并完成通往其西部地区的战略铁路计划。
(二)苏霍姆利诺夫将军从年起任俄罗斯陆军大臣。他用了5年的工夫致力于改善俄罗斯德国的陆军。他给自己确定四大目标:第一缩短三个星期的动员过程,消除德军动员安排超过俄军的差距;第二实现军队的科技进步;第三重振日俄战争失败后俄军的士气;第四改进战时陆军的军需和增援的组织。他使征兵成为真正防卫本土的事业,裁减过多的要塞驻军,用裁下的军队组建了重炮连、气球兵和无线电通信机构,此外还组建额外的6个师。他成倍地增加机关枪的数目,一年一度的征兵额增加25万人,也增加军官人数,还改善俄军士兵的食物和服装。认为这几项措施使得俄军的作战能力大大提升,远超日俄战争时期。年7月30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总动员令动员大批军队,在俄国西部地区有30个军有96个步兵师和37个骑兵师(总数万人,另外加上90万特种后备军和要塞部队)。到动员第13天原来驻扎在亚洲地区的军队加入序列,因俄军总数增加到个营、个骑兵中队和门大炮(总计大约万人,这个数字中有2/3为战斗人员)。战前俄罗斯帝国制定两个可供选择的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作战方案,G方案(即德国方案)设想德军集中力量对俄作战,A方案(“奥地利方案)预期德国在东线取守势。在这两种情况下野战军将分为由第1和第2集团军组成的西北方面军和由第3、第5和第8集团军组成的西南方面军,第4集团军在实施G方案时加入西北方面军,实施A方案时加入西南方面军,第6和第7集团军保护侧翼和从波罗的海和芬兰延伸到罗马尼亚和黑海的这条战线。在这两种选择中俄属波兰维斯瓦河以西地区准备在战争爆发时疏散人口以确保军队从容不迫地集结,西北方面军沿东普鲁士边界集结,西南方面军沿奥地利加里西亚边界集结。如果德国开始时就在东线以主力采取攻势,那么俄军两个方面军便都朝在普里佩特沼泽后面的南北延伸穿过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的一条线撤退,放弃整个波兰、华沙和维斯图拉河和纳雷夫河的全部堡垒群,以避免在狭窄的俄属波兰地区遭到德军的围歼。如果有必要将再次使用年莫斯科战役的战略,俄军战线将进一步后撤,不惜一切代价赢得时间,等待三、四周或更长时间和亚洲方面的军队(即5个西伯利亚军和2个突厥斯坦军)的到来和整个帝国兵力和资源的完全集结,然后再努力进行决定性的反击。如果德国在东线取守势那么俄罗斯的两个方面军都将立即发起进攻,西北方面军攻入东普鲁士,西南方面军攻入加里西亚,并为这两个方面军在华沙以东重新集合和向德国中心联合进军作好准备。事实证明德国在东线采取保守态势,俄军总司令部了解到位于德国东部的德军已于8月6日开往西线,俄军立即开始执行其奥地利方案。但是计划根据法国盟友的强烈要求而做出了变更,战争开始初期德国在西线取得一系列胜利,受到严重打击的法国急切的要求俄国军队迅速往德国境内发起攻击以减轻法军面临的压力。事实上法国特使在战争爆发仅仅两天后就向俄罗斯帝国提出进攻东普鲁士的要求,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向特使表示即使军队的集结没有完成还是会以最快速度打击德军。为此大公下令在8月7日与10日之间在伊万哥罗德和华沙再组成第9、第10两个集团军,攻击方向为德国托伦、波森和布雷斯劳的边境地区。
(三)为了加快这些集团军的组建和进军俄军总司令部决定跳过几个准备阶段,设计一种提前动员的形式,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来赢得宝贵的八九天时间。但是此种动员使得军队在尚未得到足够补给和完成各项必要准备时就必须立刻开赴战场作战,这一点将在之后的战争中留下巨大隐患。吉林斯基将军在战争爆发初期即就任俄国西北方面军的司令一职,8月17日吉林斯基命令连内肯普的第1集团军自涅曼河一线前进,两天以后又命令萨姆索诺夫的第2集团军自纳雷夫河一线前进。俄军的计划是从正面压迫东普鲁士的德军,并从波兰沿维斯瓦河一线突击,切断德国第8集团军与本土的联系并歼灭之。德军计划的主旨就是采取守势,以第8集团军为主力防御东普鲁士地区,直到西线主力部队抵达后才转入对俄军的进攻。而俄军计划则是以第1集团军由维尔纳自东向西侵入东普鲁士,同时第2集团军从华沙出发,北进阻止德军沿维斯瓦河撤退,配合第1集团军在东普鲁士围歼德第8集团军。法俄联盟从年起就有了,从那时起到年最后一次会议召开两国的总参谋部起草、交换和修改了一系列计划,法国人煞费苦心地想使眼睛紧紧盯着奥匈边境的俄罗斯帝国相信他们的主要敌人是德国人,打败它奥地利也就自然不在话下。首先在西线打败德国人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俄罗斯帝国应该对德国构成足够的威胁,以便把德国军队牵制在东部边界上。俄罗斯帝国确实做到这一点,但也给自己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俄军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发布动员令后部队的组建问题,他们发现要在动员后的15天之内就把部队集结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交通条件很差,而且部队最近刚刚经过整编。何况这已经比原定的时间提前12天,法军在动员后的第11天才能够出发,而德国人要快些,这样对西线的法军来说他们的动员时间与德军的动员时间存在着危险的差距。为了援助他们的盟国俄罗斯帝国在动员后制订的计划中同意用2个集团军在东普鲁士对德军发动进攻,还同意组成1个新的集团军,该集团军将在适当的时候调动到第2集团军的左侧以便向柏林挺进。这2个集团军将组成西北方面军,由吉林斯基将军指挥,司令部设在比洛斯托克。第1集团军由伦南坎普夫将军指挥,将在马祖里湖以北向前推进,迂回到敌人的左侧,第2集团军由萨姆索诺夫将军指挥,将在马祖里湖以南向前推进,切断并消灭马祖里湖与维斯瓦河之间的德国军队。
(四)战役开始的时候第1集团军由3个军组成,并得到5个骑兵师和第5步兵旅的支援。第2集团军由6个军组成,并得到3个骑兵师和第1步兵旅的支援。这2个集团军的兵力分别是20万和25万,他们在数量上已大大超过与他们对峙的德国第8集团军。除人数外德军在各方面都要强于俄军,他们由冯·普里特维茨将军指挥,下辖4个军以及各种守备部队和第1骑兵师。这种数量上的劣势因德军出色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而得到充分的弥补,而俄军在战前完全缺乏作战准备。坦能堡战场可以分为4个地区,北边是坚固设防的柯尼希斯贝格,对任何进攻部队来说,这都是一个艰难而代价昂贵的作战地区。该城的防御工事从勃兰登堡延伸到塔皮奥,再向北到莱奥。这条防线的南面是长约43英里的因斯特堡山口,因斯特堡-阿伦施泰因铁路就从这里穿过。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开阔,只有罗明登森林算是个障碍。从安格堡到边境地区的约翰尼斯堡有一道马祖里湖湖区防线,其中的几个狭窄通路已被德军重兵把守,这条坚不可摧的湖区防线很容易地便把企图从南北两面同时发动进攻的俄军部队分割开来。最后俄军为防止德军入侵蓄意使紧邻南部边境的地区成为废墟,这便增加他们进攻德军的困难。那片地区大都是些无人问津的森林和沼泽地,只有几条沙质小径可作道路。日林斯基命令第1集团军于8月17日越过边境向因斯特堡-安格堡一线进军,伦南坎普夫将动用他的大部分骑兵切断德军左翼与柯尼希斯贝格的联系。统帅部的总计划是要第1集团军在第2集团军之前向前推进以便吸引德军,然后由第2集团军攻击德军侧翼和后方。萨姆索诺夫定于8月19日越过边境,他的第一个目标即拉斯腾堡-塞堡一线,离边境大约43公里。这是个很合理的计划,如能有效地付诸实施的话定会使德军完全陷入包围之中。但该计划的实施全靠第2集团军不失时机地行动,而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这2个集团军都是在补给供应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奉命向前推进的。更糟糕的是俄军缺乏足够的通信、运输和飞机等作战手段,而所有这些手段对于成功地进行一次集中作战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这样认为普里特维茨因集中进攻北面的俄第1集团军而落入俄军设下的陷阱,但是鉴于他手中的兵力比较薄弱他几乎别无选择,他希望在打败该集团军后能及时把力量投入到南面的进攻中去。普里特维茨正确地判断出伦南坎普夫将第一个进入战场,因为他的交通条件优于萨姆索诺夫,而且他知道马祖里湖将切断这2个俄军集团之间的联系。因此他把他的主力集中在左翼,准备以第1军、第17军和第1预备军从北向南排列向俄军发动进攻。他把第2后备旅部署在战线的最左侧,并派第20军开到奥特尔斯堡地区保卫德军的右翼。
(五)伦南坎普夫按指定日期于8月17日越过边界,不久他的第3军就与德军第1军交火。那天的战斗是在施塔卢波嫩附近进行的,双方均伤亡惨重且进展甚微。17-18日夜里德军向贡宾嫩撤退,俄军以缓慢的速度尾随其后,于19日傍晚也到达贡宾嫩。20日土军准备在这里停留一整天,德军获悉这一情报,因为他们最近发现西北方面军同其2个集团军司令官之间的无线通信都是用一种容易破译的初级密码发送的。指挥第1军的冯·弗朗索瓦将军违抗集团军司令的命令,在施塔卢波嫩向前推进过远。普里特维茨曾想把伦南坎普夫进一步引诱到西边,在安格拉普河一线与他交锋,但当时迫于弗朗索瓦的压力并得知俄军止步不前。他极不情愿地决定命令集团军的其余部队前进到第1军的右翼,并于20日发动攻击。俄军的2个集团军中的骑兵主要是哥萨克人,由于管理不善他们几乎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在俄军的左右两翼德军几乎取得完全的胜利,但是在中部马肯森的第17军所发动的进攻遇到严重挫折,当天下午该军已被迫后撤一段距离。然而只要德军能够重新调整部署他们就会有充分的机会在第二天打败伦南坎普夫,但是在20日晚普里特维茨却惊慌失措,他似乎对17军的失败比对其他2个军的胜利印象更为深刻。他还得到消息说萨姆索诺夫已进一步向西推进,将于第二天越过边境对德军右翼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他命令集团军脱离战斗退到维斯瓦河背后。与此同时在那些把战斗引向胜利的部下们的不断敦促下普里特维茨重新鼓起勇气,尽管他们坚持认为应该中止在伦南坎普夫正面的作战,但还是同意由霍夫曼提出的进攻俄国第2集团军的计划。普里特维茨没有向最高司令部上报自己已取消向维斯瓦河撤退的计划,这样做是否能够挽救他的命运还值得怀疑,因为陆军元帅毛奇本来就不想让他担任指挥。霍夫曼提出的打败萨姆索诺夫的计划充满风险,它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伦南坎普夫的行动是否迟缓。他觉得后者已受到严重挫伤不可能立即恢复进攻,还认为萨姆索诺夫构成的威胁最为严重,因此该计划将大批德军转移到南面和西面。第20军调到霍恩施泰因地区,第1军调到第20军南面的右翼,第3预备师、翁格尔的守备部队以及第70后备旅也移到第20军以南的地区。那里几乎集中3个军,准备投入即将来到的战斗。第17军和第1预备军都将开赴西线,他们的任务将取决于伦南坎普夫将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结果伦南坎普夫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他甚至让德军从自己正面脱身,让他们在距离前线有时仅25英里的区域内乘上火车完成大规模的调动,而他却毫不知晓,更谈不上进行骚扰了。他似乎已确信一支被打败的德军正在撤退,而他的骑兵部队也没有做任何事使他清醒过来。两天后他以一种非常悠闲的方式开始前进,直到这时他仍然一点都不知道敌人的去向,他在贡宾嫩战斗之后的所作所为对坦嫩贝格战役的结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六)普里特维茨和瓦尔德泽被解职后德国陆军元帅毛奇挑选冯·兴登堡将军和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分别任东线德军总司令和参谋长,鲁登道夫甚至未与兴登堡见面就被允许发布命令了,他绕过集团军司令部径直向各军下达命令,除了对部队下火车的安排作一些小变动以及选定马林堡而不是米尔豪森作集团军司令部以外他的命令与霍夫曼发出的命令几乎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他下令让各军在新司令到来之前独立掌握部队并打乱集团军司令部的工作程序,结果第17军和第1预备军的司令给他们的部队放了一天假。此时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尽管这2个军将来的行动取决于伦南坎普夫的动向,但德军有必要尽量远离俄国第1集团军以便向南推进。由于耽搁了宝贵的1天,德军不得不以强行军来弥补时间上的损失。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于8月23日下午到达马林堡。25日根据一份被截获的无线电报显示知伦南坎普夫的行动非常缓慢,因此鲁登道夫决定在其正面只摆上1个骑兵师。萨姆索诺夫的第2集团军于8月21日和22日越过边境,这个日期大大落后于预定时间。在日林斯基的严令之下他的部队未等动员完毕就出发了,然而俄军的情况非常糟糕,运输设施不完备,供给体系杂乱无章,士兵缺少食品,而且要在拥挤的沙质小径上行军。集团军司令似乎一点不知敌人的去向,即使知道他也没有把消息传下去,因此他的先头部队没有得到正规骑兵的支援。该集团军内部各单位之间几乎没什么配合,2个集团军之间更谈不上配合。萨姆索诺夫本应把部队的位置向很少到前沿的日林斯基汇报清楚,但他却没这样做,日林斯基在自己的军队达到较好的战备状态之前一般都拒绝让他们向前推进。部队在大约60英里宽的正面上缓慢地向前推进,因为萨姆索诺夫已改变日林斯基发来的命令,日林斯基并没有采取行动纠正前者这种违背命令的行为,把部队向左延伸过远以致只有第6军仍在按原计划向塞堡-拉斯膝堡一线推进。萨姆索诺夫以为姆瓦瓦-索尔道铁路可以缓解他的补给问题,并且抱有向敌侧后迂回的不切合实际的想法,由于过分向左延伸他在自己的集团军内部制造一些大的缺口,而且他同伦南坎普夫集团军之间的距离也拉得更远了。8月23日俄军的第6军到达奥特尔斯堡,第13军到达耶德瓦布诺,第15军靠近弗兰克瑙,第23军第2师到达索尔道东北部,第23军的其余部分则返回姆瓦瓦。与此同时第1集团军已向佩莱宁肯-达凯明一线谨慎推进,第2集团军的首次重要战斗始于8月23日晚并持续两天。俄军第15军的先头部队与德军第20军在奥尔劳-米哈尔肯一线接触,俄军没有进行侦察就匆忙与敌人在开阔地展开战斗,结果整团的部队倒在德军的机枪火力之下。第二天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俄军取得部分进展。25日俄军第13军前来支援对德军左翼构成威胁,德国后备部队打一场令人佩服的阻击战后撤退了。在这次战斗中第15军50名军官、名士兵阵亡,但却仅仅丢失了2门大炮,只有几个人被俘。
(七)在完全缺乏情报的情况下俄军最高指挥官的无能再一次充分暴露出来,经过这场战斗萨姆索诺夫认为德军正在向自己的左翼后撤,为了便于追击他请求日林斯基允许自己再次把前进方向转向阿伦施泰因-奥斯特罗德一线。日林斯基犹豫一阵,因为他怀疑萨姆索诺夫是否确实完全了解情况,但还是同意了,并要求萨姆索诺夫派1个军和1个骑兵师掩护俄军在湖区与阿伦施泰因之间的最右翼。日林斯基提出这一附加条件似乎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因为这一命令意味着把这些部队抽调到距离主力部队大约30英里以外的地方去,使德军可以将他们各个歼灭。因此到8月26日第2集团军的防线从森斯堡(第6军)一直延伸到杰隆(第6骑兵师),其间第13军位于库尔肯附近、第23军在斯科陶、第15军在弗兰克瑙、第1军在乌斯道。第23军的1个师、2个骑兵师和1个步兵旅归第1军指挥,保卫该集团军的左翼。俄军散布在长达75英里的战线上,各部队之间的联络几乎是不存在的。8月24日鲁登道夫命令第17军和第1预备军挥戈南进,以攻击俄第2集团军的右翼。这是一次经过慎重考虑的冒险行动,因为伦南坎普夫对德军仍是一个严重威胁,直到第二天德军截获俄军一份电报后这一决定的正确性才得到证明。德军歼灭萨姆索诺夫集团军的计划构思简单,但实施的过程却很复杂,因为有许多天然屏障,各军必须各自为战。简而言之鲁登道夫计划诱使萨姆索诺夫进攻力量稍微薄弱的德军中央(第20军的一半兵力),同时以第1军和第20军的另外一半猛攻俄军右翼,以第17军和第1预备军猛攻俄军左翼或北侧。一旦俄军两翼被清除,德军将以庞大的钳形攻势包围俄军中央。由于倔强的弗朗索瓦强烈反对鲁登道夫发出的正面进攻乌斯道的命令,这些精心安排的计划在执行中出现了一次小小的波折。当时弗朗索瓦的炮兵部队尚未全部到位,因而他极力主张采用间接进攻的办法,然而鲁登道夫驳回他的意见。在这场关键的5天战斗的第一天北侧和中央的战斗极为激烈,萨姆索诺夫仍然不知道敌人的行动与企图,他继续向奥斯特罗德-阿伦施泰因一线挺进。他根本不知道在25日晚上德军截获一份情报,德军对他要达成的目标如指掌。在图劳第23军的第2师赶走德军,取得初步战绩,但在遭到反击后该师伤亡惨重且节节败退,差不多退到奈登堡。第15军打得不错,到晚上他们守住格里斯利嫩-米伦一线。第13军几乎没打什么仗,因为电话线被切断、无线电台受干扰,他们得不到明确的命令,因而花了一天的时间来回行军。萨姆索诺夫的灾难出现在北部,他的第6军在那里彻底败北,在第一天结束时实际上就已退出战斗。该军处于俄军右翼且十分孤立,一旦鲁登道夫在被截获的情报的鼓舞下集中起第17军和第1预备军来对付它俄军第6军的失败就不可避免,因为即使德军经过长时间的强行军已疲惫不堪,但德军占据数量上的优势。然而俄军打败仗更应归因于他们缺乏情报以及一位师级指挥官对情报错误的理解,由于出现这种情况第6军军长发出命令后又收回成命,结果使得2个师在达代湖周围同德军的侧翼运动可怕地缠在一起,他们向比绍夫斯堡的有秩序的撤退变成向奥特尔斯堡的溃逃,在溃退时俄军的队伍有时前后拉开20英里。
(八)8月27日和28日德军与俄军的第1军在乌斯道周围交战,从清晨时分起双方的炮兵就开始对攻,结果德军的炮火压住俄军的炮火。到傍晚时分德国步兵猛攻乌斯道,他们几乎未遇到什么抵抗,因为那些在炮战中幸存下来的半饥半饱的俄国士兵已没有情绪作战。到第2天上午11时第1军被粉碎,通往奈登堡的道路已畅通无阻。然而俄23军的第1步兵旅从索尔道南部竟意外地发起反攻,并在海因里希斯多夫地区取得初步的成功,为此弗朗索瓦不得不停止向奈登堡进军来恢复战场的态势。到27日夜里俄军第1军剩下的兵力(5个团,外加5个炮兵连)占领索尔道以北的阵地,28日清晨弗朗索瓦发布一系列命令,目的就是要把俄军赶到南面去并使其退出战斗,但是俄军没等德军采取行动就撤退了。这时俄军左翼已暴露,中央很容易被合围。然而对德军第20军来说中部的情况并不太好,鲁登道夫害怕防线被突围命令弗朗索瓦全军向北挺进到拉纳去支援中部的战斗。但是弗朗索瓦意识到断敌退路的极端重要性,出于对任何他不赞同的命令都满不在乎的性格他继续按原定路线行军,到第二天他所在的军已经切断俄军南逃的路线。8月27日中部的战斗仍然很激烈,双方伤亡惨重,俄军第15军冲入德国第20军的阵地,这促使鲁登道夫向弗朗索瓦下增援的命令。但是到了晚上第15军已被牵制在海登米尔-瓦尔斯多夫-米伦一线,当在他们左边作战的第23军第2师差不多被赶回到奈登堡的时候第15军的左翼危险地暴露出来。第二天鲁登道夫命令第17军和第1预备军停止追击被打败的俄第6军,而转向西南进攻位于中央俄军右翼的第13军。该军军长克留耶夫将军正从阿伦施泰因向霍恩施泰因行军去支援第15军,整整一天他的军受到来自北部和东北部敌军的攻击,到黄昏时第13军还没有拿下霍恩施泰因,也无法同第15军取得联系。俄军第2集团军已处在崩溃的边缘,总的来说该集团军的士兵在近乎断粮的恶劣条件下表现得非常英勇,但现在他们再也挺不住了。一贯糟糕的通信联络实际上已经中断,各军指挥官之间失掉联系,每个军都对自己正面和两翼的情况一无所知。萨姆索诺夫曾前往第15军军长马尔托斯将军那里探讨形势,马尔托斯极力主张他趁为时不算太晚时赶紧撤退,但萨姆索诺夫不同意,因为他觉得如果能占领奈登堡战局还是可以得到稳定的。但这是个完全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他很快不得不改变这一想法。8月29日和30日德国3个军向俄军中央发动强大的攻势,毫不留情把他们赶到正等着他们的弗朗索瓦部队阵前。弗朗索瓦的军已封锁了俄军沿奈登堡-维伦贝格一线撤退的道路。
(九)萨姆索诺夫终于明白自己的集团军正处于惊人的灾难之中,因此他在最后一道命令中指示第13、第15和第23军夺路返回霍热莱和亚诺夫。他派马尔托斯侦察奈登堡周围的阵地,并派克留耶夫将军统一指挥这3个军。第15军和第23军进行一系列艰苦的后卫战斗,试图突破米沙肯和维伦贝格之间的警戒线,但是德军用机枪封锁森林的所有通道,8月31日这些精疲力竭、饥肠辘辘的士兵大部分都在雷特科文附近投降。俄军第13军行军路线最长,经历的战斗也最艰苦。他们在人马没有任何粮秣可用,花了40个小时在沙质小路上行走42英里,直到精疲力竭之后3个纵队中的2个纵队来到乌斯赞内克。他们在这里挖壕固守,在8月30日至31日的一整夜里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由于寡不敌众他们于在8月31日投降。该军的右路纵队要走运的多,因为在30日俄军第1军的残部从硝烟中爬起来对奈登堡进行最后一次冲击。他们占领该城的时间很短,不久就被弗朗索瓦派来的保卫森林通道的德军部队赶走,但由于反攻引起的混乱第13军右路纵队的几千名俄军却得以越过边界。他们和在维伦贝格附近突围的第15和第23军,差不多是从德军包围圈中突围出来的仅存的俄军中央部队。这样俄军第2集团军在越过东普鲁士边界不到10天的时间内实际上已被歼灭,名誉扫地的萨姆索诺夫悄悄地溜到密林深处开枪自杀。俄军有9.2万人被俘、阵亡7万人,德军缴获和破坏俄军的所有大炮和运输工具,而他们自己仅伤亡1.5万人。伦南坎普夫的俄军第一集团军并没有努力支援被打败的萨姆索诺夫,而是依然在韦劳-盖尔道恩-安格堡一线缓慢且无精打采地行动。
(十)导致俄国第2集团军在坦嫩贝格失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俄军对这场战争毫无准备;俄军指挥官无能;伦南坎普夫没有参战;弗朗索瓦所部在乌斯道之战及其之后实施了巧妙的战术机动。在俄军许诺的动员后第15天就投入作战的80万人之中有30万人是未接受过什么训练的后备役军人,如果说俄军的条件总的来说就很差的话,那么第2集团军的条件尤为悲惨。整个集团军的运输和供给能力严重不足,某些军的情况更为糟糕。第23军在越过边界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运输工具,部队不得不依靠征用的车辆和农夫搬运弹药和军需品,或者向情况稍好的友邻部队借用。部队被调往前线时没有配备战地面包房,再加上铁路和公路的交通状况极为恶劣,集团军部不得不向这些部队发出就地解决给养问题的不切实际的命令。萨姆索诺夫的参谋部是由一群以前从未见过面,更谈不上共过事的军官匆匆组成的,包括参谋长在内的原司令部的许多人员已被调往西北方面军工作。大量的新兵都是刚刚报到,不但没有时间进行训练,甚至没有时间进行恰当的管理。该集团军几乎没有通信部门,就高层领导来说萨姆索诺夫没有和伦南坎普夫建立起直接联系,整个战役期间日林斯基也没有向萨姆索诺夫提供恰当的情报。即使有少得可怜的通信设备,操作员也大都缺乏训练。由于没有把密码传送到各军,俄军司令部的作战命令和情报不得不用明码电报发送,因而常常被敌截获。下级军官曾向他们的军长、军长曾向集团军司令呼吁把部队出发的日期推迟6天或至少4天,但萨姆索诺夫不理睬他们的呼声,因而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在部队尚未作好准备和供给情况一团糟的情况下萨姆索诺夫就让他的集团军投入了战斗,诚然时间是实施计划的关键,而且第2集团军肩负着给德军以决定性打击的重任,但是如果让部队在缺少后勤保障的情况下进军达成上述目标是不可能的。日林斯基错误地估计行军地区的条件和第2集团军的状况,而萨姆索诺夫既没有纠正他的想法,也没有设法修改进军时间表。结果第2集团军没有按时越过边界,并且他们在似乎从未到过前线的日林斯基的无理催促下吃尽了苦头。推迟一个星期出发未必就能极大地减轻俄军的灾难程度,俄军的不足之处有太多,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全克服掉,不过如果准备得充分一些,士兵就会有更多的生还机会。
(十一)尽管俄军在除人数之外的各种条件上均不如德军,但俄军仍有可能打败德国第8集团军,如果这种观点成立的话伦南坎普夫就成了这场战役的关键人物。第1集团军的参战基础要比第2集团军好得多,伦南坎普夫的参谋人员和部队大都是从维尔纳军区抽调来的,维尔纳军区是伦南坎普夫战前任司令官的军区,因此他们曾在一起共过事,共同制订过计划。该集团军的后勤系统虽然还不完备,但依靠萨姆索诺夫那里所没有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线仍能正常运行。然而从一开始伦南坎普夫的行动就非常拖拉,他花了9天时间才到达第一个目标(因斯特堡-安格堡一线),而此地距边境只有38英里。伦南坎普夫自认为自己已赢得贡宾嫩一战的胜利,从他的确已经阻止德军取得他们所指望的决定性胜利,并使他们撤退这一点上看这是不错的。然而德军并没有被打败,就在应该趁机扩大战果的关键时刻伦南坎普夫却在两天半时间里按兵不动。另外他未采取行动查明敌军的去向,而是完全沉浸在德军正全线撤退的喜悦中,根据他的报告日林斯基也相信德军正在全线撤退。8月26日第1集团军终于到达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区。此时对于伦南坎普夫来说事情并未由此变得简单一些,因为日林斯基(他在这场战役中从未对形势有过切合实际的理解)根据他对德军行动完全错误的估计发布一系列命令。日林斯基相信那些在贡宾嫩被打”但并未在柯尼希斯贝格要塞停下坚守的德军将撤往维斯瓦河,因此他命令伦南坎普夫用2个军的兵力封锁柯尼希斯贝格,由该集团军的其余部队追击撤往维斯瓦河的德军。直到8月27日鲁登道夫冒了极大的风险在第1集团军的正面仅仅摆了两个骑兵旅后的两天,日林斯基和萨姆索诺夫仍然认为伦南坎普夫仍同从贡宾嫩撤退下来的德第8集团军的一部分保持着接触,他们全然不知巨大的危险正在从北方向他们逼近。同一天晚上日林斯基命令伦南坎普夫将其左翼向巴腾施泰因靠拢,将他的骑兵向比绍夫斯堡运动,以便与第2集团军相配合。他似乎并不知道萨姆索诺夫已向西偏离到何种程度,认为萨姆索诺夫还在往北推进,他也不知道该集团军第1军和第6军的失败情况。但此刻他至少已意识到第2集团军需要第1集团军的支援,尽而伦南坎普夫却仍在从容不迫地往南推进,直到8月29日第2集团军战败时他仍未与敌人接触。
马祖里湖战役
(一)年8月俄军应英法军指挥部的再三请求在没有完成动员和集结的情况下就开始进攻,以粉碎德军主力对法国的进攻。战役的直接目的是歼灭德国第8集团军(1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门火炮,司令官为普里特维茨将军,自8月23日起为兴登堡将军)和攻占东普鲁士,为尔后进攻西里西亚创造条件,以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根据方面军指挥部的企图伦宁坎普将军的俄军第1集团军(6.5个步兵师、5.5个骑兵师、门火炮)从北面向马祖里湖区实施迂回突击以吸引德军主力,萨姆索诺夫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11.5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门火炮)从西面对该区实施迂回突击,切断其向维斯瓦河的退路并歼灭之。德军企图依托坚固工事并利用铁路运输系统,实施机动防御来迟滞俄军进攻。8月17日第1集团军的3个步兵军袭击东普鲁士,揭开进攻的序幕。8月19日德军第1军在施塔卢珀嫩的战斗中被击退,次日在贡宾嫩—戈乌达普一线俄军第1集团军遭德第8集团军主力反击,俄军右翼一度被击退,但中路粉碎德第17军的正面攻击。最终德军遭到失败,开始向西撤退。这就造成追击和彻底歼灭德国第8集团军的有利条件。但是第1集团军按兵不动致使坐失战机,该集团军后来的进攻又相当缓慢且没有与第2集团军会师,而是向柯尼斯堡方向推进,致使德军摆脱打击,第2集团军开始孤军作战。德军指挥部利用俄军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对其实施打击,并从截获的俄军明码电报中得知他们的行动计划,于是在8月21日命令部队停止退却。24—26日新任德第8集团军司令兴登堡和参谋长鲁登道夫利用发达的铁路网重新部署部队,留下由2个旅组成的屏护队牵制俄第1集团军,调遣第8集团军的几乎全部兵力去攻打8月20日越过边界的俄国第2集团军。其具体计划是:以第20军另2个师正面牵制俄军中路第13、第15、第23军,而以主力实施两翼夹击,由第1军对乌兹达乌实施主要突击,攻歼俄军左翼第1军后向俄军中央3个军的后方发展进攻;由第17军、第1预备军对俄军右翼第6军实施辅助突击,得手后向俄中央3个军侧后发展进攻。26—27日德第17、第1预备军在比绍夫斯堡以南地区与俄第6军遭遇并将其击退,第1军遭俄军顽强抵抗,遂假借俄第1军军长名义命令俄军撤退。第20军诱敌深入,且战且退,撤至坦嫩贝格设防固守。第2集团军丧失第1集团军的支援和配合,经两天激战德军击退俄第2集团军两翼部队,而对其中路3个军形成包围态势。28—29日俄军第13、第15军和第23军第2师在坦嫩贝格以东科穆辛森林地区被围歼,被俘9.5万人、伤亡3万人、损失火炮门,萨姆索诺夫自杀。
(二)此后德第8集团军迅速北调,得到来自西线的近卫预备军、第11军和第8骑兵师的加强后,以第1预备军、第11、第20和第17军发动正面进攻,同时以第1军和近卫预备军分别从两翼实施迂回突击围歼俄军第1集团军。俄军大本营决定在第1和第2集团军之间的中间地带组建第10集团军,用于保障第1集团军左翼,并命令第1集团军坚守马祖里湖以北地区以牵制德第8集团军,使其无力支援奥军。9月6日德军发起进攻,因遭俄军抵抗而正面进攻受挫。9~10日德军第1军突破俄军左翼防线,迫使俄第2军撤退,打开通向贡宾嫩的道路。伦南坎普夫因担心退路被切断而命令所部撤退,同时以2个师的兵力从正面实施反突击掩护主力撤退,德军包围俄国第1集团军的企图未能得逞。15日俄军全部撤至涅曼河东岸,德军担心俄军有诈而未迅速实施追击,此战俄第1集团军被俘4.5万人、伤亡约10万人、损失火炮门。马祖里湖战役后俄军西北方面军在东普鲁士的进攻战役以失败而告终,西北方面军损失了5万士兵和大量武器装备。失败的原因是日林斯基的无能指挥和伦宁坎普实际上的背叛行为,加上对敌情不明并严重泄密,两个集团军未能协同作战。德军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以损失2.5万人的代价取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此役仍迫使德军指挥部将2个军和1个骑兵师从法国战场调到东普鲁士,在梅斯地区的1个军也准备调离,这就削弱在西部的德军突击集团的力量,俄军的积极行动也粉碎德军指挥部各个击破同盟国的计划。
加利西亚战役
(一)在南边俄军西南方面军向奥军发起进攻,双方在加利西亚展开战争。加里西亚会战开始前俄军有36.5个步兵师和12.5个骑兵师,奥军有39个步兵师和10个骑兵师,后来俄军增至50个步兵师和20个半骑兵师,而奥军增至48个步兵师和11个骑兵师。俄军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为伊万诺夫将军)受命围歼奥军北方面军的基本兵力,阻止敌军南撤过德涅斯特河和向西撤往克拉科夫一带。为此目的该方面军以第3、第8集团军分别在杜布诺、利沃夫方向和在普罗斯库罗夫、加利奇等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而以第4、第5集团军从北面向普热梅希尔实施主要突击。由于盟军请求加速进攻俄军各集团军尚未全部集结和展开完毕,于8月18日至23日期间先后发起进攻。奥军指挥部(总司令弗里德里希大公,总参谋长弗朗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元帅)计划以第1、第4集团军的兵力在库默尔将军的集团军级集群和沃伊尔施将军的德国后备兵军的支援下向卢布林、海鸟姆实施主要突击,粉碎西南方面军的右翼(第4、第5集团军)。西南方面军的右翼应由第3集团军和克韦斯将军的集团军级集群保障,而从8月3日起由第2集团军保障。指挥部在奥匈军队的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三分之二的兵力,其余三分之一的兵力用以对付俄国第3、第8集团军。
(二)8月18日至19日双方军队开始接敌运动,8月23日俄奥两军在宽公里的正面上展开一场遭遇战,交战过程中向卢布林和海鸟姆进攻的奥军第1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8月23—24日在克拉希尼克附近,8月26—31日在科马鲁夫附近分别重创俄军第4集团军和第5集团军,迫其退向卢布林、海乌姆和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奥匈第4集团军对俄第5集团军形成包围之势。随后奥军各集团军因遭到俄军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进攻速度随之减慢。8月18日和19日俄军西南方面军第8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分别发起进攻,奥匈第3集团军误判俄军兵力后也向俄军发起进攻,在兹沃塔利帕河附近遭俄军挡住而死伤惨重。8月29—31日双方在格尼拉亚利帕河地区的交战中俄军第3集团军于利沃夫东南突破奥军正面,而第8集团军则击退从塞尔维亚战场调来并得到克韦斯集群加强的奥匈第2集团军的反突击,奥军的右翼开始向戈罗多克阵地(利沃夫以西30公里)退却。9月3日俄军占领利沃夫,9月2日占领加利奇。奥军指挥部留下一支力量不大的掩护队抵御俄军第5集团军,俄军第5集团军因此脱离包围圈。第4集团军被南调对付俄军第3集团军,在9月5—12日的哥罗多克交战中奥军第4、第3、第2集团军企图粉碎俄军第3、第8集团军,他们取得一些战果。但此时奥军战线左翼的形势急剧恶化,担任防御的俄国第4、第5集团军得到增援,9月3日第9集团军被调往第4集团军的右侧。9月4日俄军左翼3个集团军(第9、第4、第5集团军)全部转入反攻,迫使奥军开始退却。第5集团军向俄罗斯拉瓦的进攻,开始威胁到奥匈第4集团军向后方的退路。奥军指挥部被迫中断戈罗多克交战,并于9月11日夜间开始向桑河对岸撤退。由于对奥军的追击迟缓和组织不善,致使其得以摆脱俄军而免遭全歼。9月21日俄军占领普热梅希尔要塞,奥军在加利西亚战役的失败丧失其在喀尔巴阡山脉东北的地域,不得不凭借山脉地形和德军增援继续战争。
(三)战役期间俄军各集团军前进—公里,进攻的平均速度为每昼夜8—9公里。双方均遭重大损失,但都未能达成预定目的。奥军损失44万人(其中10万人被俘)和门火炮,俄军损失23万人(其中4万人被俘)和94门火炮。加里西亚会战的结果是俄军占领加里西亚和小波兰部分领土,匈牙利和西里西亚已面临入侵的威胁,德国最强大的盟国奥匈帝国的军事实力则受到严重削弱。奥军如无德军支援已不能单独作战,德国被迫从西线调大量兵力转到东线战场,这就缓和英法两国的困境。俄军进行加里西亚会战就有力地援助塞尔维亚军队,德意志同盟的战略战役能力受到削弱,他们迅速结束战争的打算也就此落空。加里西亚会战的作战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这次战役的特点是战役规模大,大量兵力参加遭遇交战,双方部队都一再向对方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力图先敌展开和夺取主动权。加里西亚会战是俄军突破敌人坚固筑垒阵地的典范,在戈罗多克交战中俄军各兵团相互配合默契,巧妙地结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战斗样式显示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作战的能力。各师进攻地带的宽度不超过8公里,火炮密度为每公里正面5—8门,在第4集团军达到22门。炮兵连配属给步兵团或营,从暴露阵地对其进行火力支援。步兵营在炮火准备(包括直接瞄准射击)之后发起冲击,火力和运动的巧妙结合,保障各步兵分队进攻的胜利。骑兵一般是大量集中地使用,但有时也分散配属给各师。在加里西亚会战过程中杰出的俄军飞行员涅斯捷罗夫于年9月8日在世界上首次运用空中撞击方法,各集团军一般都把所属各军配置在第一梯队,只留出近一个步兵师的兵力作为预备队,这就使司令官无法对战役的进程施加影响。指挥和协同动作组织不善,又加害怕脱离主力单独作战,致使俄军指挥部未能实施合围加里西亚奥匈军队的战役。俄军进攻往往导致击溃敌人和带来重大损失的正面突击,尽管俄军官兵作战勇敢,但因统帅部因循守旧和军队物质保障条件太差而未能充分利用西南方面军的战果。奥军士官鲁莽蛮勇的作战方式和奥军参谋总长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不合理的进攻战略导致奥军在加里西亚失利,奥军在战役初期往往采用线列队形正面强攻,而奥军火力完全占据下风,他们的青铜加农炮无法在步兵进攻时予以足够的支持,从而造成自己大量伤亡。奥军士官往往身先士卒,可他们鲁莽的战斗风格几乎使奥匈帝国最优秀的士官在战争开始时就死伤殆尽。加利西亚战役对奥军战斗能力和士气造成毁灭性打击,精锐部队死于无意义的强攻,士兵不再服从命令后出现大量逃兵,直接投降俄军的完整建制部队也越来越多。但奥军成功在喀尔巴阡山脉一线挡住俄军,阻止俄军侵入匈牙利和摩拉维亚等国家腹地。
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
(一)年9月俄军统帅部调整部署,将西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各一部部署在华沙至桑多梅日一线,企图攻占德国工业区西里西亚。德军统帅部计划以新编第9集团军和奥军第1集团军对俄军西南方面军北翼和后方迂回突击来阻止俄军进攻,9月28日德奥联军向维斯瓦河方向发动进攻,随即爆发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10月8日德军将俄军警戒部队击退至该河右岸。9日德军在凯尔采和拉多姆地域组建马肯森军队集群,并由南向北进攻华沙.第9集团军的其余部队继续在伊万哥罗德至桑多梅日地段发动攻势,以掩护对华沙方向的进攻。11日德军对华沙的进攻被俄军击退,俄军在伊万哥罗德地区横渡维斯瓦河,并在左岸科杰尼采附近建立登陆场。13日俄军重新调整部署,在俄军优势兵力进攻下德马肯森军队集群被迫于19日从华沙附近撤退。21至26日奥军第1集团军为增援德军向伊万哥罗德发起进攻,但被俄军第4、第9集团军击溃。27日德军全线撤退,至月底德奥联军撤至原出发阵地,俄军开始向西和西南方向发展进攻、11月8日俄军停止进攻,此役俄军重创德奥联军,缓解英法联军在西线的困境,但未能实现进军德国本土的计划。
罗兹战役
(一)年10月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一方作战,开启高加索战线。俄军结束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后俄军大本营制定以西北方面军第2、第5集团军及西南方面军第4、第9集团军继续进攻的计划,目的在于深入德国境内。进攻开始日期定为11月14日,德军指挥部从截获的无线电报中获悉这一计划,遂决定先机制敌夺取俄军战略主动权。德军指挥部将第9集团军(司令官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从琴斯托霍瓦、卡利什地域北调托伦地域,以便从该地对俄军第2、第5集团军侧后实施突然袭击,并将其围歼于罗兹地域。德军骑兵第3军、“布雷斯劳”军、“波森”军、R.沃伊尔施将军的军队集群(一个近卫后备军和两个步兵师)以及奥匈第2集团军的任务是顶住俄军正面进攻和牵制俄军。战役开始时德军第9集团军拥有步、骑兵15.5万人,机枪挺和火炮门,其辅助军队集群(不含沃伊尔施将军的军队集群和奥匈帝国第2集团军)有步骑兵12.4万人、机枪挺和火炮门,俄军第1、第2和第5集团军共有步机枪挺和火炮门。德军指挥部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在有生力量和炮兵方面占有很大优势。11月11日德军第9集团军突击集群转入进攻,向托伦地域向库特诺的俄第1集团军(连年坎普夫将军)和第2集团军(舍伊杰曼将军)的接合部实施突击,该接合部是由俄军两个军负责掩护的。11月1日俄军第2、第5和第4集团军转入进攻,11月12—15日的战斗中德军在弗沃茨瓦韦克和库特诺地域击破俄军,俄军且战且退、撤向东方。
(二)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果断把第5集团军从南线调来,俄军第2集团军司令依据当前情况将部分兵力北调并在罗兹以北地域设防,而西北方面军司令鲁兹斯基将军令第2和第5集团军向北方变更部署。德军为从东、南两面包围罗兹,马肯森派出谢费尔将军的突击集群(3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进至该集团军后方的罗兹至彼得罗库夫路段,德军突击集群在比被由南方赶来的普列韦将军的第5集团军所阻,沃伊尔施将军的军队集群和奥军第2集团军的正面进攻被击退。11月18—21日的战斗中德军“波森”和“布雷斯劳”两军从西南方和南方迂回罗兹,与谢费尔突击集群会合的企图也被粉碎。俄军第1集团军在沃维奇地域组建的突击集群(2个步兵军和2个骑兵师)由北方实施进攻,协同第2集团军封闭罗兹以东布列兹纳城附近的一段战线,结果使迂回到俄第2集团军后方的德军谢费尔突击集群自己陷入重围。11月23—24日的战斗中谢费尔突击集群被击毙和被俘的达4万余人,但因连年坎普夫错误地把沃维奇突击集群大部兵力调往其他方向,仅留西伯利亚第6师扼守被围德军的退路。而该师又无力完成阻击任务,致使在罗兹的德军第25后备军于11月24日突围成功,战俘和缴获的火炮均全部带出。此战双方均未达成既定目标,但德奥联军的损失更大。
喀尔巴阡战役
(一)年俄军于1月23日向奥军进攻,企图夺取喀尔巴阡山脉山口,之后计划兵临维也纳和布达佩斯而将奥匈德国逐出战争。俄军最高统帅部计划于年初经东普鲁士对柏林实施主要突击,西南方面军担任助攻。但是西南方面军司令伊万诺夫将军制了一项进袭匈牙利的战略性战役计划并获准执行,布鲁西洛夫将军的第8集团军承担主要任务,其所属4个军在杜克拉—巴利格鲁德地段集结后向胡门内方向进攻。德军统帅部获悉喀尔巴阡战役的准备情况,急速派军驰援盟国,同时计划由喀尔巴阡山向利沃夫和由东普鲁士向南实施夹击,期望歼灭波兰的俄军。新编南集团军(司令为林辛根)辖6个步兵师(有德军3个师)在穆卡切沃、乌日哥罗德地域展开,受命向斯特雷、利沃夫方向实施突击。奥匈帝国抽调第5和第3集团军参加作战,奥军统帅部还计划向佩列梅什利方向发起进攻以解该要塞之围,德奥联军军(53.5个步兵师,9.5个骑兵师,门火炮)对俄军(40个步兵师,8.5个骑兵师,门火炮)略占优势。
(二)年1月22日—年1月24日德奥联军转入进攻,向桑博尔和斯特雷实施突击,与此同时俄军第8集团军发起进攻。由于在山地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冬季作战,双方又多次发生遭遇战斗,但俄军进展迟缓。直到2月初俄军集团军右翼才占领喀尔巴阡山的科内奇纳、巴利格鲁德地段,在斯特雷方向俄军顽强防御,但俄军方面军左翼军队在联军优势兵力的压迫下被迫向锡雷特河、并进而向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撤退,西南方面军司令重新变更军队部署。2月底俄军方面军抽调右翼几个军加强左翼,并新组建成第9集团军(8.5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该集团军在博列霍夫至罗马尼亚边境一线展开,受命攻击向纳德沃尔纳亚和斯坦尼斯拉夫发动进攻的敌军。3月中旬俄军大本营改变年战局的计划,命令西南方面军进攻布达佩斯,而西北方面军则进行防御。整个3月份在俄军第8集团军和俄军第3集团军左翼地带内战斗连续不断,德奥联军曾千方百计企图解除佩列梅什利之围,但该要塞的12万奥匈守军被围6个月之后于3月22日投降。腾出的俄军第11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分别配属给第8、第3两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受命突破德奥联军中央的防御,并向第9集团军当面敌人的侧后穿插。俄军第8和第3集团军在对德军南集团军和奥匈第3集团军发动的新的进攻中仅前进20公里,第8集团军占领贝斯基迪山脉,3月底德军指挥部调来贝斯基迪步兵军(3个师)抗击俄军进攻。喀尔巴阡的血战一直延续到4月24日,由于伤亡重大、人员疲惫、春季泥泞以及多处无通行道路伊万诺夫将军只得下令停止进攻,固守所占地区。喀尔巴阡战役的结果不但使俄军计划落空,也使德奥联军企图大范围包围俄军左翼和解除佩列梅什利之围的计划遭到破产。喀尔巴阡战役的意义在于俄军牵制德奥联军大量兵力,使英、法两国军队得以在巴尔干半岛和其他地区积极作战,德奥联军也阻止俄军的进一步行动。
#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