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的作品不仅仅属于瑞士或德国,而是属于全世界的。托马斯?曼在英文版《德米安》()的前言中写道:“这是一部以极端精确的描写击中时代神经的作品。整整一代青年,深信一位代言人起自他们生命的深处。他们满怀感激而又如痴如醉地被他吸引住。”事实上,不仅是一代青年,而是几代青年被《德米安》吸引住,被黑塞留下的近40部作品吸引住。
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瑞士籍德语作家,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出生在德国南部一个传教士家庭,外祖父母和父母都曾在印度传教,在印度居住多年,家中有一种国际文化的气息,对黑塞的成长及日后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黑塞自幼敏感多思,喜爱文学,15岁时从就读的神学院预备学校逃出,从此辍学,先后做过钟表厂和书店的学徒工,后来出师成为店员。他利用机会如饥似渴地阅读,祖父的图书馆和书店是他自学的好去处,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已相当博学。他有极高的天赋和不妥协不随波逐流的个性,对生命有真诚的信念,景仰人类精神文化。他的作品重视个体生命,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在对待现实*治的态度上,他始终诉诸良知,不计毁誉,是情愿死于暴力之下也不愿施行暴力的人。终其一生,不但从未任过公职,从未参加任何*派团体,而且连普鲁士艺术学院院士的头街他也辞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独行者。
今年是黑塞诞辰周年,也是黑塞逝世55周年,公号特推送黑塞研究专家谢莹莹老师(欧凡先生的夫人)二十年前的文章,以纪念这位不朽的个人主义者、爱国主义者、和平主义者!《生命之爱与尘世之怯》是H.施托尔特(H.Stolte)写的黑塞传()书名,贴切地道出黑塞的品格,故借用。在这篇虚构的访谈录中,我们在谢莹莹老师的带领下,与黑塞所有的小说相遇,与黑塞崇高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相遇。
文章比较长,关于黑塞的小说,黑塞的思想,最关键的问题都在下面了。
1.宁可见到我的作品被禁,也不愿它们遭受这种命运
问:黑塞夫子,您在《读书与藏书》那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好读者而言,读一本书就是认识一个陌生人的本质和他的思考方式,去理解他,说不定还可以争取他成为朋友,特别是读一位真正的诗人作家的作品。我自从读了您的《温泉疗养客》之后,就敬您为良师益友了。那儿,您在疾苦中所表现的风趣幽默以及对个体、生命、自然的思辨,都深深打动了我的心,一直想更深地认识您。后来终于有机会读您那12卷本的文集,您的小说、散文、书评、少量收入文集的书信以及您的诗,真是使我获益良多,还使我得到无上的精神享受。有幸遇到如此值得尊敬爱戴,可以信赖可以付托的长者智者,我不但欣喜,而且满心感激。正是因为这样,我很想有多一些中国读者也认识您,您同意吗?
答:我的作品对您有帮助,我感到高兴。您要将我介绍给您的同胞,我不反对。我今年已是岁的老人,即使我仍在人间,也没有精力和兴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