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尼基人历史
(一)迦太基存在于在前8世纪-前年的古国,位于今北非突尼斯北部并临突尼斯湾,是东西地中海要冲。前九世纪末腓尼基人在此建立殖民城邦,前年腓尼基人泰尔王国(位于现今黎巴嫩南部西南海岸)的狄多公主因其兄庇格玛里翁在国王死后排斥公主而独揽大权,为免遭迫害的狄多带着财宝与仆人飘洋过海,在突尼斯湾登陆。她向柏柏人部落首领马西塔尼求借一张牛皮之地栖身,得到应允后她便把一张牛皮切成一根根细条,然后把细牛皮连在一起,在紧靠海边的山丘上围起一块地皮建起迦太基城,故而迦太基的卫城柏萨意又叫为“一张牛皮”。前七世纪迦太基发展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疆域包括北非西部沿海、西班牙南部、西西里岛大部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和巴利阿里群岛,垄断西地中海海运贸易。
(二)腓尼基人是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自称为迦南人,是西部闪米特人的西北分支。腓尼基人生活在今天地中海东岸相当于今天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他们曾经建立过一个高度文明的古代国家,前10世纪至前8世纪是腓尼基城邦的繁荣时期。腓尼基人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他们驾驶着狭长的船只踏遍地中海的每一个角落,地中海沿岸的每个港口都能见到腓尼基商人的踪影。据说“腓尼基”在闪米特语中意为“紫红”,原因是腓尼基人居住的地方特产是紫红色染料。腓尼基人强迫奴隶潜入海底采取海蚌,从中提取鲜艳而牢固的颜料,然后用紫红色染成花色的布匹运销地中海各国。腓尼基是古代地中海世界东岸地区一系列小城邦的总称,腓尼基文明对爱琴海文明有深远的影响,希腊字母便是源自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地区多山,山地盛产木材,特别是雪松等造船用的珍贵木材,所以腓尼基的造船业很早就发展起来。由于它是西亚和地中海的海陆交通枢纽,因而商业相当发达。它的商业主要是中介贸易,腓尼基人从小亚西亚、两河流域等地运来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转运到地中海各地贩卖,马克思曾称他们为“出色的商业民族”。
(三)与海上商业相适应的腓尼基的航海业同样发达,称得上是一个出色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在航行中依靠太阳和“腓尼基人的星”(北极星)的位置,并根据所熟悉的海岸地形与地貌来辨别航行的方向。腓尼基人的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海船,船头往往雕刻着一个高高昂起的鸟头,船尾竖着一条鱼尾巴,他们就是驾驶着这种半鱼半鸟的航船在大海上航行。前12世纪初腓尼基达到极盛时期,从前10世纪起腓尼基各邦开始利用航海优势向海外进行殖民活动,殖民地遍布地中海沿岸各地。前9世纪推罗殖民者进*塞浦路斯、远征非洲,在非洲北岸突尼斯建立迦太基,后来发展成地中海东部的强国。正是因为航海业的发展,腓尼基人的对外贸易越做越大。他们所贩卖的商品荟萃各个地方的特产,有来自远东和印度的谷物、酒类、纺织品、地毯和宝石,有来自黑海的铅、*金和铁,有塞浦路斯的铜、柏树和玉米,有非洲的盐、象牙和奴隶,有西西里岛的酒和油。在贸易的过程中他们逐渐需要进行书面结算,需要贸易帐簿,需要书写商业文件。于是腓尼基人为世界文明做出一项杰出的贡献,他们发明一套简单明和书写方便的字母系统。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西亚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但两者结构都比较复杂,书写速度慢,也不容易掌握。比较起来时腓尼基字母自然就要简单方便得多,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母文字。
(四)腓尼基人发明由22个辅音字母组成得文字系统,这些字母向东传播到西亚、南亚以及东亚一些国家,成为这些国家文字得源头。后来希腊人在这套拼音字母得基础上加上几个元音字母创造希腊字母,后来罗马人又师承希腊字母创造拉丁字母,这就是现今欧洲各种文字字母的渊源,字母还是阿拉美亚、希伯来、阿拉伯、印度、维吾尔等字母的祖先。今天熟悉的26个英文字母源头是腓尼基人的22个字母,腓尼基人是忙于业务的商人,不能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刻写两三个字母上。于是他们开始工作,从而发明一个大大优越于旧文字的新文字系统。他们借用古埃及人的几个象形文字,并简化苏美尔人的若干楔形文字,为便于书写迅速舍弃掉旧文字系统的好看字样,终于把数千个不同图象变为简单而书写便利的22个字母。在适当的时候这22个字母渡过爱琴海传入希腊,希腊人又增添几个自己的字母,并把这种经过改进的文字系统传入意大利。古罗马人改动字型,把它们教给西欧未开化的野蛮人,成为全欧洲人的文字系统基础。这就说明西方文字起源于腓尼基人的文字,而非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五)古代腓尼基大约相当于今黎巴嫩地域,“腓尼基”一词原意为紫红色,源于此地出产的一种紫红色颜料。腓尼基的地域北起苏克苏,南至阿克,东起黎巴嫩山,西至地中海。最初居民为胡里特人,前年代起迦南人迁入,同化当地的原有居民。古代的腓尼基并非指的一个国家,而是整个地区。腓尼基从未形成过统一国家,城邦彼此林立,以推罗、西顿、乌加里特等为代表。前年腓尼基就有人居住,这些国家大多都建立在海边礁石上,因而易守难攻。腓尼基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阶段称埃及时代,时间线为前年—前年;第二阶段是腓尼基的兴盛时期,时间线为前年—前年。在第一阶段中腓尼基主要在*治上受埃及的控制,埃及时代最先发展起来的城邦是腓尼基北部的杰巴尔。前年西顿城发展起来,前年推罗城得以强大起来。第二阶段中由于埃及和克里特的衰弱东征腓尼基得以独霸地中海,腓尼基控制通往印度洋的航线,还控制北经叙利亚到亚述和亚美尼亚的路线,并控制另一条经叙利亚往东至巴比伦、波斯以及中亚地区。这一时期的腓尼基人运输大量象牙、乌木、棉布、亮铁等,然后出口琥珀到今德国和意大利的波河河口,此外还出口锡到地中海沿岸。
(六)由于腓尼基地狭人稠所以他们便向其在航线上建立的贸易据点殖民,地中海的西海岸(特别是西班牙和北非)遍布他们的殖民地,许多现代城市(如马赛)便是在腓尼基人的殖民地上建立起来的。这些殖民地中有一些在日后的历史里发展壮大,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后来与古罗马发生过多次战争的迦太基,有意见以为腓尼基人是部分突尼斯人的祖先。腓尼基人还于前年在西班牙加迪斯建立殖民地,不仅从海上运输锡,还进行贩卖奴隶。在诸多腓尼基城市中有的属于王国,根据阿玛尔纳档案记载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毕布勒是一个王国,然而并非国王也是专制君主,依旧有长老议会等机构。6世纪时期推罗曾经是由选举产生的官吏“萨菲塔斯”来管理国家,前4世纪时期西顿和推罗还存在着议事会和公民会议,它们拥有审议权。腓尼基人也是一群优秀的*事家,他们为争夺地中海航线上的利益与当时活跃在地中海的其他势力之间曾发生过多次战事。虽然腓尼基在商业上雄霸地中海,但是由于未曾形成过一个统一的国家,导致各个城邦内部彼此有争斗不休,以至于前年起经由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统治,直到前年彻底消失于历史舞台。
(七)腓尼基土地虽然不多但大多都为肥沃土地且雨量充沛,适宜种植葡萄和橄榄。腓尼基是古代最突出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国内奴隶众多,除用在手工业上也用在经商、航海,一些比较受信任的奴隶可以拥有自己的积蓄。腓尼基还是最大的奴隶出口国,许多当时尚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部落的人民都被腓尼基人所掳掠为奴。腓尼基人的手工业原料丰富,出口雪松还有大量矿产,此外腓尼基还有毛纺织业、玻璃制造业、制陶业、木器加工业、金属冶炼加工业等。在商业上腓尼基从埃及进口亚麻、从塞浦路斯输入铜、从安纳托利亚输入锡、从西班牙输入铝、铜、锡和奴隶等,向外输出木材和象牙制品、紫红色染料制品等。根据圣经记载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和推罗国王希兰一同派遣人员航海抵达俄斐运回大量*金和木材,前年腓尼基人在迦太基建立殖民地,为腓尼基提供大量的手工业原料和奴隶以及市场。在希腊文中迦南被称作“腓尼基”,腓尼基这个名字也就这样被很多人沿用至今,倒是“迦南”似乎被淡忘。直到前年整个地中海都是腓尼基人的天下,是他们将当时最鼎盛的巴比伦文明和亚述亚文明通过海上传到希腊,但是由于腓尼基人的文字大多记录在羊皮卷上,这些羊皮卷早已在漫漫的历史长夜中被氧化得无影无踪。
(八)在前年“海人”就出现迦南,有的学者认为“海人”可能来自希腊,也有的学者质疑“海人”的存在。然而更多的记录显示迦南社会在“海人”的影响下迅速走向海上贸易之路,他们很快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建立密切的贸易关系,木材、羊皮纸、贵重金属、钢铁、橄榄油、丝绸、染料、玻璃是他们当时的主要货物。随着贸易的发展的迦南人口也不断扩充,前年在今天的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一带出现三座服务于航海的港口城市,分别是比布鲁斯、赛伊达、蒂尔,这三座城都有发达的码头、泊位、船闸和配套的仓库。蒂尔是其中最大、最繁荣的城市,比布鲁斯则更注重文化,那里进口的货物有来自埃及和希腊的羊皮纸,羊皮纸是迦南人用来记录重要事项的用品。考古学家认为比布鲁斯是圣经一词的词源,相信与书籍有关,人类最早的书籍大概是在这里出现的。当时文化发展的水平已被考古学家们从一具出土的石棺中所证实,在前年的时候迦南人已经发明22个字母,这些字母是今天26个英文字母的源头。
(九)腓尼基人擅长航海和贸易。腓尼基所处的地理环境面朝大海而交通发达,而在东面的黎巴嫩山区盛产轻质木材为造船业提供便利条件,所以腓尼基人从事航海贸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环绕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建立往返于希腊、西西里岛、撒丁岛、巴利阿里群岛、伊比利亚半岛、加那利群岛的航线,他们的定期船只往来于北非、累范特、希腊和地中海各岛屿。为了贸易他们曾冒险进出直布罗陀海峡到加那利群岛进行锡的采挖和买卖,甚至有证据表明他们的商船曾远至不列颠群岛,尤其是在前年左右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晚期的法老支持下,一支由四十艘船组成的舰队首先从西奈半岛的亚喀巴湾出发沿着红海岸航行,穿过曼德海峡进入亚丁湾,接着沿着今天的索马里海岸线一直南下到达今南非南海岸,继续从南非和今纳米比亚的非洲西海岸北上到几内亚湾,最后沿着西非的海岸线转入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回到家乡腓尼基,历时三年、三万公里的航程环绕非洲。
(十)腓尼基人是怎样崛起的且来自何方,今天的人们一概不知。在今天能见到的史书上最早见到腓尼基人早已经是在地中海东岸被称作“腓尼基海岸”的土地上,他们在那里建立许多繁华的商业城市,那时候腓尼基人建立的最大的城市是推罗,有人考证说是今天黎巴嫩的苏尔。推罗的如此的富裕,以致古代的作家们为对它大肆渲染,用很多美丽的词藻,诸如“街上堆银如堆土,堆金如堆沙”等等。不过腓尼基人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每个腓尼基城市都是一个国家,居民们推选自己的国王,崇敬自己的保护神。腓尼基人非常精明,由于背靠高耸的黎巴嫩山,他们只能向浩瀚的大海求生存。没有发展农业条件的他们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他们是高明的手工业艺人,也是远走四方的商人。他们不仅贩卖自己制作的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玻璃花瓶、珠宝饰物、金属器皿和武器等等,更销售来自各个地方的特产,有来自远东和印度的谷物、酒类、纺织品、地毯和宝石,有来自黑海沿岸的铅、*金和铁,有塞浦路斯的铜、柏树和玉米,也有希腊的各种工艺品。此外西西里岛的酒和油,巴利阿里群岛的酒和科西嘉的蜡从非洲内地带回的象牙和奴隶,从西班牙带回的金银,甚至还有来自不列颠的锡,所有这些都汇集到腓尼基人手里,经他们手再卖出去。
(十一)随着商业的发达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许多商站或殖民地,这些商站都成为当地经济最繁华的地方,很多商站后来成为著名的商业城市,如今天法国的马赛。有些城市当年还是强大的城邦国家,非洲北部迦太基(今突尼斯境内)是它最大的殖民地,曾经一度让罗马人胆颤心惊。腓尼基人不但是精明的商人,更是勇敢的航海家,他们踏波地中海,还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经常出没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今天直布罗陀海峡的两个坐标就是用腓尼基的神来命名的,被称为“美尔卡尔塔”。据说腓尼基人驾驶有船只向北到达过今天法国的大西洋海岸,到达不列颠,向南甚至远至好望角,他们经常同西非的黑人进行交易。希罗多德在他的著作中对此作过记载:腓尼基人在海滩上卸下货物后返回船上,升起一缕黑烟作信号,黑人看到后来到海滩上在货物旁放上一些金子,然后躲进树林。腓尼基人上岸,见金子数量满意就收起金子离开,不满意就回船上等,直到黑人增加的金子使他们满意为至。当然腓尼基人最大的贡献还是他们使用的文字腓尼基字母,他们出于实用的需要去掉象形文字和契形文字优美的外观,从中抽取一些简单的符号组成22个字母,这就是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是今天欧洲许多文字的共同祖先,前8世纪以后腓尼基相继附属于亚述、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等诸国。
(十二)腓尼基人崇拜莫列克神,传说莫列克神最喜欢吃人,尤其是婴儿,所以每次祭祀莫列克神。腓尼基人都以婴儿作为牺牲,而且必须是贵族门第的婴儿,可见这种风俗已然深入人心。在文化上腓尼基人的又一创举就是造出腓尼基字母,也就是今天的拉丁字母的源头。腓尼基人对外营商发达,与其他民族通婚,因此他们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渐渐受异族同化。虽然如此但腓尼基人在新约时代仍是一群强大的民族,他们深受埃及文化的影响奉的是多神教,所以他们学会制作木乃伊的技巧,并把死者遗体制成为木乃伊后放入人形的棺椁内,也朝拜埃及的神祇。腓尼基也是希腊文明的来源之一,希腊人从他们的商船上得到许多东方的制造品,学到许多工艺美术,但其中最重要的乃是腓尼基人的字母。希腊人学会那些字母之后又加上几个元音,完成字母的作用,成为后来欧洲各类字母之祖。腓尼基的商船上又载有埃及等处运来的笔墨纸等文具,在这个情形之下希腊的文学也就渐渐地萌芽起来。
(十三)前12世纪初腓尼基达到极盛时期,前9~前7世纪腓尼基各城邦多次参加叙利亚各国反对亚述的同盟但均告失败。前年左右腓尼基开始衰败,沦为外国的附庸,其商业优势也逐渐颓废。而希腊城邦此时已经开始逐渐的强盛起来,夺取腓尼基人在海上的殖民地和市场。前6~前4世纪腓尼基各城邦先后被新巴比伦王国征服,后又成为波斯帝国的第五行省。前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在推罗遇到顽强抵抗,此后腓尼基人先后处于希腊人、罗马人的长期统治下,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前年希腊人在东地中海占据上风,前年推罗城陷落,腓尼基人的名字不再见诸史书。庞大的财富与微小的国土也引起地中海对岸强大帝国的觊觎。先是亚述帝国,后来是巴比伦王国,最后是罗马共和国,个个想办法压榨腓尼基人。后来他们再退到濒临地中海的北非建立迦太基国,仍然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后来罗马对其发动第三次布匿战争,最后迦太基终于被罗马共和国灭亡。迦太基陷落后燃烧的火焰持续17天,烧完之后灰烬有一米深,罗马*铲开这些灰烬,撒盐在上面,这是为使迦太基不再复活的诅咒,就这样迦太基文明从地球上消失。
迦太基共和国历史
(一)迦太基的建城时间比罗马要早,据认为曾有居民七十万人,占地三百一十五公顷(3.15平方千米),但确实无从考据。而现代学者一般采用前年建城之说,腓尼基城邦-泰尔的移民横渡地中海建立迦太基,藉以作为大量贩卖奴隶及海上贸易的中转站。迦太基主要是贵族寡头式掌权,其中商业奴隶主与农业奴隶主这两个统治阶级间则往往有利害冲突,这造成日后与罗马作战时出现和战不定的问题。而最高行*官员有两名,称为苏菲特,每年选举产生,但选民限于富有的迦太基人,不过这两位苏菲特没有兵权。迦太基与罗马一样设有元老院,由人组成,元老院拥有立法权和决策权,成员任期终身。并设有公民大会,但权力有限。此外亦设有百人会议,共有成员人,负责监察和作出审判。
(二)迦太基因为其强大的海*控制西地中海,因此亦成为西地中海的贸易中心,每年均有庞大的经商收入。迦太基拥有庞大的船队,而且居民亦善于航海,所以其海路贩运奴隶、金属、奢侈品、酒和橄榄油等商业活动很蓬勃。迦太基家庭式手工业亦很发达,当中以纺织品最为著名。迦太基内陆地带的巴格拉达斯河谷的土地十分肥沃,所以迦太基即使在北非也有发达的农业,因此亦也出现奴隶制庄园。后来奴隶制大庄园成为罗马奴隶制发达时期盛行的贵族奴隶主的大农场制度,形成于前3世纪并在前2世纪起获得巨大发展,前2世纪罗马通过对外征服和扩张掠夺大量财富、侵占大片土地、俘获大量奴隶,征服的土地大部分作为公有地分给本国公民。贵族们通过巧取豪夺把大片公地据为私产,他们利用廉价奴隶的劳动经营农业而建立奴隶制大庄园,生产奴隶主需要的奢侈生活用品及供销售的商品。罗马奴隶制发达时期盛行的奴隶主大土地所有制的一种经营方式,前一世纪罗马在长期对外掠夺战争中夺取大量战俘、土地和财富,战俘作为奴隶出售,征服的土地大部分作为公有地依法分给本国公民。但由于贵族豪富的巧取豪夺导致土地很快集中到大奴隶主手中,他们利用大批战俘变成的奴隶的劳动经营农业成为奴隶制大庄园。
(三)纵观迦太基的历史,前期一直与希腊争夺地中海的霸权地位,后期与新兴的罗马争夺霸权。迦太基靠对外航海贸易取得巨额利润,为了保障海上利益的迦太基组建一只庞大的海*,以防止海盗和蛮族的入侵。迦太基人继承其祖先腓尼基人的强大海*力量和经验,但与腓尼基人不同的是迦太基人是在没有任何外部势力的支持下完成的。迦太基将势力扩张到西西里岛,这时便与在西西里岛进行殖民的另一股势力希腊发生冲突,从迦太基建国开始便与希腊就地中海沿岸的西西里、萨丁尼亚、意大利南部发生一系列战争,史称希腊-布匿战争。这场战争并没有分出胜负,迦太基在地中海西部建立霸权,希腊则称雄于东部。前3世纪由于罗马的崛起导致迦太基与罗马发生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布匿战争共发生三次,在布匿战争里罗马和迦太基都损失极为惨重,最终以罗马胜利告终。这次战争古迦太基失去除北非领土之外的所有领土,前年罗马终于攻破迦太基城,标志着迦太基的灭亡。
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巴卡
(一)汉尼拔·巴卡(前年—前年)是北非古国迦太基的统帅、行*官、*事家、战略家,前汉尼拔·巴卡出生于迦太基,他是迦太基将领哈米尔卡·巴卡的儿子,哈米尔卡·巴卡是迦太基贵族巴卡家族成员之子,其家族名“巴卡”在腓尼基语中的意思为“闪电”。汉尼拔的的童年正处于第一次布匿战争时期,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败给罗马之后并没有彻底解决两国的争端,条约签订不久罗马便违约从迦太基手中夺取科西嘉和撒丁尼亚,后来又以清剿海盗为名从北部侵入西班牙。前年汉尼拔的父亲哈米尔卡·巴卡为改善迦太基的前景出兵征服伊比利亚半岛,根据史家蒂托·李维的记载当时汉尼拔才9岁,他央求与父亲同行,父亲命令他跪在祭坛前发誓称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成为罗马誓不两立的仇人。前年初哈米尔卡在迦底斯(腓尼基人最古老的殖民地)登陆后发动一系列的攻势,首先他攻占几座原来由腓尼基人建立的旧城市,保证迦太基人对海峡的控制权,接着他又夺回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丧失的领地。经过九年的征战哈米尔卡逐步征服当地一些土著居民——伊伯利亚人和凯尔特人,沿海地区的一些城市(如迦底斯、玛卡拉等)都并入迦太基领土之内。哈米尔卡将获得的部分财富分给自己的士卒,另一部分送交迦太基国库以讨好元老院。为了扩充兵力的哈米尔卡还从当地居民中募集十五万*队,并用当地的物质补充自己的装备,为迦太基在西班牙的统治奠定基础。
汉尼拔·巴卡
(二)前年冬哈米尔卡遭到当地原住民释放的火牛阵袭击,在与伊伯利亚人的战争中阵亡之后,哈米尔卡的婿哈斯德鲁巴继任为统帅。哈斯德鲁巴采用以外交为轴心的策略以巩固迦太基在伊比利亚的经贸基础为重,建立新迦太基城(今西班牙卡塔赫纳)并在前年与罗马定下条约,以埃布罗河为双方界线,应许不将其势力扩展至该河之北。伊比利亚半岛丰富的矿产资源使迦太基不但有能力偿还对罗马的战争赔款并再次逐渐壮盛起来,此时汉尼拔在是其骑兵部队的指挥官,积累丰富的骑兵指挥经验。哈斯德鲁巴于前年被凯尔特人刺杀身亡,25岁的汉尼拔在*队拥护之下接管*权,成为迦太基驻西班牙部队的最高统帅,随后获得迦太基*府的正式任命。由于从小跟随父亲的汉尼拔受过多年*营生活的磨炼,他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胆识过人、善于用兵。平时他生活简朴,与士兵同甘共苦,战时他身先士卒,深受士兵的拥戴。汉尼拔上任后迅速征服诸多西班牙土著和凯尔人的部族,将这些蛮族勇士纳入自己的*队,至于作为核心主力的自北非士兵也在一系列恶战中获得锤炼。汉尼拔也不只诉诸于武力,在当地收买各类支持者。他不仅拟订周密而详尽的作战计划,还暗中派许多秘密使者去争取那些对罗马心怀不满的希腊城邦站在自己的一边。接下来两年内汉尼拔除了巩固自己的声势之外完成对伊比利亚半岛埃布罗河以南的征服战,前-年在两次夏季战役中他出兵西班牙中部征服欧尔卡德斯人、瓦凯伊人和卡尔培塔尼人,从而保证自己的后方安全。
(三)前年春汉尼拔征服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顾虑到汉尼拔日渐壮大势力的罗马人与西班牙城市萨贡托结盟,宣布此城为罗马保护地,西班牙的希腊城市埃普里也与罗马有合作。因为萨贡托远处埃布罗河之南,所以汉尼拔认定此举违反双方的条约,因此出兵将其包围。罗马人依据往日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向汉尼拔发出警告,但这恰恰是汉尼拔所希望看到的,先前的西班牙地缘冲突只是巴卡家族殖民地与罗马同盟间的矛盾,一跃升级为罗马和迦太基两个老对手的对峙。对于汉尼拔而言引发罗马人与迦太基的新战争才是他的真正目的,所以他理直气壮的回复罗马使节称自己不会放弃对萨贡托的*事干涉。在特使甩手而去后汉尼拔猜测到罗马人一定会向迦太基本土施压,于是他先向本国元老院报告萨贡托人的威胁以及罗马人背地里对西班牙的狼子野心,何况从先前签署的法律条约来说罗马对萨贡托的支持也不合理。因为他的父亲哈米尔卡与罗马人有约在先,双方是以埃布罗河为界,但萨贡托恰恰就位于这条河的南面。因此在战利品和更多税收的诱惑下巴卡家族在元老院内占据上风,将整个迦太基都拖入战争泥潭。得到进一步授权后汉尼拔开始公开筹备自己的战争计划,大量来自内陆山地的部落民开始加入他的*队,北非的本土也派来增援力量,甚至有幕僚从遥远的斯巴达赶来效力。
(四)依靠罗马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东方的伊利里亚的汉尼拔获得8个月的窗口期,他的*队将萨贡托彻底包围,迫使城里人在饥饿趋势下出城决战。最后获胜的迦太基*头将多数成年男子杀害,并以劫掠来的财富犒赏雇佣大*。罗马人在解决东部的伊利里亚叛乱后向迦太基发出通牒,要其将汉尼拔交付与罗马受审,面对汉尼拔此时如日中天的声望时迦太基*府不但拒绝了罗马的要求还准备接受战争。据古罗马历史学家阿庇安说当迦太基*府拒不交出汉尼拔时罗马使者一手把他的宽袍兜起,一手指着兜起处,微微冷笑说:“迦太基人啊,我在这里给你们带来和平或战争,你们可以选择任何一个”。迦太基人当即回答说:“不,随你高兴给我们哪一个”。于是罗马使者即向他们提出战争,迦太基人同声高呼:“我们接受战争”。前年罗马向迦太基宣战,揭开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序幕,与此同时汉尼拔决定率*攻打意大利半岛,将战争带到敌人的领土上。为了保证远征的顺利实施的汉尼拔在冬季解散西班牙裔士兵,让他们休假回家,这些人在短暂享受生活之后必然花销大增,来年就非常乐于跟随汉尼拔去出征夺取财富。同时汉尼拔也将部分西班牙士兵调到北非本土驻防,换来北非的本土士兵参加远征*,这在增加核心部队的同时也将不少西班牙人扣为人质,汉尼拔的部队也因此获得不少来自利比亚地区的希腊化战士。
(五)在处理完西班牙士兵的问题后汉尼拔派遣使者前往高卢各处访问诸凯尔特部族,他试图利用其对罗马人的仇恨将他们全部拉拢过来。由于迦太基人早就和西班牙地区的凯尔特人有交集,所以那些分布在高卢的部落也表示愿意合作,又因为高卢是迦太基*队进攻罗马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些外交行动也有保护全*补给线和后方的意思。罗马人本打算兵分两路,一路由执*官森普罗尼亚率领,从西西里进攻迦太基本土;一路由执*官普布利乌斯·西庇阿率领,从西班牙登陆以牵制汉尼拔的*队,使其不能援助非洲本土。为了拱卫部意大利部分和提供远征西班牙的支点,罗马还打算在凯尔特控制区内新建2个殖民城市,这让高卢的波伊人非常不爽,他们决定拉上边上的英苏布里部落一起加入反抗罗马的迦太基大*。于是部落联*打断殖民城市的建造,进而围攻穆提纳城,随后又假借谈判之名俘虏三位罗马地方官员,在罗马*队企图发难之际通过伏击的方式击溃赶来支援的第四*团。面对这一突发情况的罗马人将原先调往西班牙的*团派去解围,另外再征召*团远征西班牙,这一反复过程也打乱罗马人自己的设定的时间节点,更让跋山涉水前进的汉尼拔获得额外的时间。一直到前年夏季两支罗马远征*才在舰队的护送下分别航向西西里岛的利利卑和当代法国南部的希腊城邦马西利亚,其中指挥后一支部队的将领就来自著名的西庇阿家族。可汉尼拔却惊人地避开罗马人的主力,冒着极大的危险率领大*,从小道翻越人迹罕至的阿尔卑斯山向意大利进*。
(六)前年4月迦太基元老院同意开战的消息抵达后汉尼拔经过充分准备决定远征意大利,他分出1名士兵和21头战象留守西班牙并由自己的弟弟哈斯德鲁巴·巴卡指挥,汉尼拔自己则率领九万步兵、一万二千骑兵和37头战象从新迦太基(西班牙的卡尔塔根那)出发。汉尼拔经过伊培拉河时击溃卡塔洛尼亚部落的抵抗,在那里他遣散一万多名*纪松散、战斗力较差的士兵,并且留下一万多名驻*以巩固新开辟的地区。然后他通过贿赂和强攻沿途凯尔特人等方式率领包含5万步兵,9千骑兵越过比利牛斯山脉,沿高卢南岸向罗讷河方向推进。不久汉尼拔的*队进抵罗讷河下游,离河口只有四天的路程,由于不少部队不愿意追随而中途逃离导致*队也已缩减至3.8万步兵、8千骑兵。这时河的左岸集结许多高卢人,他们企图阻止汉尼拔渡河,而老西庇阿也带着*团抵达隆河的出海口。发现迦太基人抵达罗讷河西岸后西庇阿为对手的进*神速而大吃一惊,他无法理解对手是如何从众多凯尔特部族间快速通过,于是在将信将疑之际西庇阿派出名骑兵前往侦查,自己留在*营中谋划着下一步作战计划。
(七)罗讷河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如果强行渡河势必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于是汉尼拔急中生智想出计策,他毫不吝啬地将手头的财富都拿出来与首领们结交,从友好的凯尔特人手里购买打造船只所需要的圆木等材料。从当地居民中收买一切渡河的工具,还准备大量木筏和其他一些简陋的小筏子,短短2天内迦太基人就成功备足渡河设备。不是所有凯尔特人都对汉尼拔表示友好,这些部族不会不明白汉尼拔的目标是罗马人,但是对踏入自己领地的外人始终抱有戒心,害怕他们会破坏掠夺自己的财产。这样的情绪在几个部落间互相传递,最后转化为一支于把守河岸与迦太基人对峙的*队。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汉尼拔自知无法强行渡河,便决定立刻带领*队开拔,一方面可以寻找适合的新渡口,另一方面也要避免陷入敌人的包围。三天后的一个夜里大部分迦太基*队原路折返,继续和凯尔特人保持对峙。
(八)与此同时汉尼拔在暗地里又派遣大将汉诺率领一支强悍的队伍逆河而上,在四十多公里的地方悄悄地渡到河的左岸,埋伏在高卢人营地的附近并约定以篝火烟雾作为进攻的信号。当这一切准备就序后汉尼拔便率领主力开始渡河,并在右岸燃起一堆堆的篝火,高卢人拼命地抵抗来企图阻止汉尼拔渡河。埋伏在营地附近的迦太基*队趁机烧毁高卢人的营房,高卢人大为恐慌导致很多人舍不得自己的财产而赶回营地抢救,留在河岸的人则被数量众多的迦太基主力*合围歼灭,崩溃的高卢*队在混乱中逃散,就这样汉尼拔用巧妙的办法渡过罗讷河。由于汉尼拔也听说罗马*队抵达罗讷河河口便派出名努米底亚骑兵前去侦查,同时将波河平原和其他凯尔特部族的使者带到士兵面前,让他们亲口向士兵承诺提供充足的支援和物资以对抗罗马人。这样一来迦太基全*士兵都获得很好的激励,汉尼拔接着命令全*休息,到第二天才开始继续行*。但负责侦查的努米底亚骑兵却很快带来坏消息,他们同名罗马骑兵遭遇,有超过一半的士兵被杀,其余人也只能仓惶逃回营地。这也意味着这群罗马骑兵很容易跟着溃退的努米底亚人,知晓汉尼拔*队的大概位置,汉尼拔也没有表现出慌乱,继续按照原计划于在次日拔营。
(九)此后迦太基*队一直沿着隆河的支流东进,在协调几个忙于内战的部落后汉尼拔又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建立较为稳固的新后勤基地,他还不顾众人的反对准备在不管身后罗马*队的威胁,开始直接翻越阿尔卑斯山。这无疑是让其日后声名鹊起的一步险棋,也注定让第二次布匿战争无法成为一场短促的速决战。老西庇阿在发现这个新对手的意图后马上让自己的兄弟带着大部分*团继续沿海路进攻西班牙,自己则只和少数人从沿海低地折返。九月初汉尼拔的*队到达阿尔卑斯山主要地带,当汉尼拔率*通过波河抵达阿尔卑斯山脚下时就明白自己即将要面对什么,除了平均米的海拔高度还有山顶的终年积雪,以及大量几乎无法通行的崎岖道路。这些都在警告迦太基*队大胆的计划将给所有人带来何等巨大的考验,但既然被认为是不可能让大*通过的屏障,那么突破山脉就会给意大利北部的罗马人以极大震撼。毕竟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无论在哪和迦太基作战都必须先跨过大海,北方的山南高卢区是刚刚征服不久的待开发领地,不应该成为布匿战争的焦点地区,于是汉尼拔安排新争取来的凯尔特盟友保卫后方,接着开始攀登阿尔卑斯山。他极其谨慎地选择路线,认为山脉并非全然无法通过,居住在附近的凯尔特人便有过翻越先例,最后选择阿尔卑斯山西南边阿洛布罗克斯人居住区作为全*的上山突破口。
(十)在迦太基全*行进在比较开阔的平地时当地人非常忌惮他们的骑兵和战象,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但当远征*逐渐开始走入崎岖破碎的山区时附近居民便开始盘算如何袭击这群不速之客,他们迅速集结起规模庞大的部队,依靠自己对当地的熟悉赶在迦太基*人之前抵达下一处高地。不过勉强凑出的大*毕竟素质有限,埋伏的事情很快便被汉尼拔麾下的凯尔特向导发现,这次袭击便转而成为强攻,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汉尼拔也只能让部队稍稍后撤。汉尼拔并不死心便派出向导不断侦查凯尔特人的防御漏洞,他们注意到对手有非常固定的行事规律,一到夜晚便跑到附近的城镇休息。于是汉尼拔命令全*在白天当着守*的面高调进*,吸引附近守*的注意力,并在接近敌人的山脚下扎营,等到夜幕降临就在营地里点燃大量篝火继续迷惑对方。阿洛布罗克斯人在白天神经紧绷,到了晚上已疲惫不堪,结果大部分人按照惯例到附近城镇休息,这个易守难攻的隘口就这样被汉尼拔的精选突击队给轻易占据。之后的两天迦太基人都停在原地休息,汉尼拔见状立刻召开士兵会议,他拿出惯用的洗脑演说给士兵们画起大饼,急需望梅止渴的士兵便暂时收拾心情同意再度踏上征程。
(十一)很快迦太基大*就抵达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顶,将目标所在的北意大利尽收眼底。但汉尼拔和他的士兵却都高兴不起来,大量积雪和恶劣天气都让下山道路变得艰难险阻,2次突如其来的山崩也摧毁本可以通过的山道,使其狭窄得连牲畜都无法通过。同时绕开这条小道又非常困难,整个行*纵队就这样被困在原地。在大雪天的持续摧残下一些人开始滑落掉下悬崖,在这般危急时刻汉尼拔再次发挥个人才智,他决定砸石融冰开拓道路,士兵们到附近砍伐大量树木,放在挡路的巨石上燃烧。等到温度急速提升时再用携带的醋和水浇灭炭火。急速的温度变化立刻让石头在热胀冷缩的效应下崩裂,原先坚硬的石头变得容易锤碎,也就无法再阻拦迦太基人的下山道路。但经历15天的翻山越岭让整支迦太基远征*都被折磨得体无完肤,士兵们在饥寒交迫中摸爬滚打,大部分人都面*肌瘦、盔甲残破,如野兽那样衣不遮体。*马战象更是在饥饿中日渐消瘦,很难担负起正常的作战任务,鉴于这样的情况时汉尼拔再次让士兵们停下来休息。通过盘点他发现自己带来的部队已折损近半,这样的损失让他印象深刻,因此在拉辛尼安石碑上记录下幸存者的情况。这次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行程近公里,汉尼拔的大*克服许多艰难险阻,只用33天时间就越过冰雪覆盖、山高坡陡、气候恶劣、岩多路滑的阿尔卑斯山。走完这段异常艰苦的征程后汉尼拔离开罗讷河时的3.8万步兵、8千骑兵和几十头战象组成的大部队只剩下2万步兵、6千多没有马的骑兵和数头战象。
努米底亚轻骑兵
(十二)不久前刚被罗马人征服的内阿尔卑斯山居民仇恨罗马统治者,所以汉尼拔的*队开下山时一些高卢部落纷纷来投奔,汉尼拔又得到充足的人力和马匹。汉尼拔的突然出现使罗马大为惊慌,元老院接到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这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后不得不放弃侵略非洲和西班牙的计划,集中兵力保卫意大利。他们命令科布列阿斯·西庇阿在波河左岸迎击敌人,罗马*队在河西遇到汉尼拔的侦察骑兵,双方展开激战。优势在迦太基一边,罗马执*官本人身负重伤,险些全*覆没。西庇阿只得率领残部渡到波河右岸避免与迦太基人接战,等待第二支*队的到来。当时执*官森普罗尼亚正驻扎在西西里岛,当他听到西庇阿战败的消息后立即率领2.5万*队前来援助,汉尼拔对这支*队的接近故意不加阻拦,想用一次打击来消灭罗马这两支*队。森普罗尼亚求战心切,一心想夺取胜利的荣誉,因此当他到达波河流域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同汉尼拔决战,妄图一举获胜结束战争。西庇阿已经尝到汉尼拔的厉害,劝他暂时避免同汉尼拔正面交战,主张利用冬季训练*队以便在来春寻找战机同汉尼拔交战。但是好大喜功的森普罗尼亚对西庇阿的忠言相劝根本听不进去,并以联*统帅的名义向汉尼拔宣战。
(十三)针对敌方急于求战的心理时汉尼拔决定迅速歼灭眼前这股敌人,以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夜间他布置一支由两千名步兵组成的伏击队伍并归自己的弟弟玛哥率领,这支队伍埋伏在长满灌木的岸边以便从后面包抄敌人并切断敌人的退路。另一方面他命令主力部队在营地燃起篝火、饱餐战饭、待命出击,天刚亮汉尼拔就命令努米底亚的骑兵出击。迦太基的*队经过一整夜的休息人强马壮、斗志旺盛,而罗马*队由于长途跋涉又遭遇风雪严寒之苦已经疲惫不堪。当努米底亚的骑兵和罗马的骑兵稍一接触时森普罗尼亚就命令自己的*队涉水过河,在平原上列队准备决战。当交战开始罗马人首先发起冲锋,但是罗马人的马匹一见到战象队伍就马上混乱起来并开始向后逃跑,罗马步兵只好迎了上去。他们虽然很疲劳但仍然勇敢地进攻这些庞然大物,用长矛刺伤它们,把迦太基的步兵逼向后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汉尼拔立即命令自己的骑兵出击从侧面进攻敌人,失去骑兵保护的罗马步兵顿时慌乱起来并开始向后败退。此时玛哥的伏兵也从后面包抄过去切断他们的退路,在两面夹击下罗马*队全线崩溃,一部分被杀,一部分死于激流之中,只有森普罗尼亚带着一万名步兵冲出包围圈。这次战役罗马损失惨重,四万*队只有一万人生还,而迦太基只伤亡四千人,充分显示汉尼拔的*事才能。
(十四)波河流域的首战告捷大大提高汉尼拔的声望,古罗马历史学家阿庇安说居住在波河流域的高卢人对他非常敬畏,把他当作一个不可战胜的和最幸运的司令官。据说汉尼拔诡计多端,为了欺骗高卢人他经常改变服饰和发饰,时而变成一个老年人,时而成为一个中年人,时而又变成一个青年人,使高卢人对他捉摸不定而产生敬畏心理。结果有许多高卢部落投靠汉尼拔,并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给予支持。罗马在波河的失利使人民非常震惊,前年平民不顾元老贵族的反对和阻挠选举民主派的领袖盖约·弗拉米尼为执*官负责统帅*队,另一个执*官是尼阿斯·塞维利阿是元老贵族派的代表。塞维利阿前往波河流域,在那里他接收西庇阿的指挥权,弗拉米尼则率领三万步兵和三千骑兵保卫亚平宁山脉以内的意大利本土,企图阻止汉尼拔的进攻。汉尼拔在波河流域战役之后兵锋正旺,为了打击罗马有生力量以获得更多的战利品,他挥师继续向意大利中部推进。当时罗马元老院的战略意图是集中兵力保卫意大利中部地区,他们估计汉尼拔向意大利中部进*的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条是通过阿里米努姆的山路,一条是通过挨特鲁里亚的山路。如果汉尼拔通过前一条路线有执*官塞维利阿在那里把守,如果他通过后一条路线有弗拉米尼拦截阻击。但是汉尼拔却选择一条路程最短、也是最艰难的进*路线,即从波诺尼亚到披斯托里亚最近的路线,这是罗马人万万没有想到的。
(十五)在披斯托里亚和佛罗伦萨之间有一片广阔的沼泽地,汉尼拔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胜利地渡过沼泽地,绕过弗拉米尼布下的防线。弗拉米尼万万没有料到汉尼拔会越过披斯托里亚沼泽地带绕过自己的防地,于是率*尾追,在特拉西美诺湖中了汉尼拔的圈套。前年6月21日汉尼拔采取迂回战术在意大利中部的特拉西美诺湖畔设下埋伏,把罗马4个*团近3万人的队伍引进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峡谷中,不到3小时汉尼拔的*队结束战斗。罗马损失惨重,执*官战死,还有1.5万人阵亡、几千人被俘,仅剩6千人冲出重围逃入附近的一个村庄。汉尼拔的士兵穷追不舍,在缴械留命的条件下罗马士兵全部投降。汉尼拔区别对待俘虏,命令给罗马士兵全部带上枷锁,立即释放无罗马公民权的意大利人。汉尼拔注意利用罗马和意大利各同盟之间的矛盾,目的在于孤立和削弱罗马,与此同时他还与地中海沿岸的罗马邻国结成反罗马联盟。此时罗马人终于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敌人,他们选举费边作为独裁者,费边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不与汉尼拔正面作战以拖垮汉尼拔。面对此景时汉尼拔采取掠夺和突袭罗马补给基地的方略来激怒罗马人迫使其应战,前年费边到期后被免职,同年春汉尼拔突袭罗马重要的粮仓和补给基地坎尼,罗马人在新任执*官的影响下决定与汉尼拔决战。前年8月著名的坎尼会战爆发,当时罗马*队有步兵8万、骑兵6千,而汉尼拔只有步兵4万、骑兵1.4万。经过12小时的激战罗马*大败,损失7万余人,而汉尼拔只损失不到6千人,创造古代*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
(十六)意大利战争至此陷入一场僵局,罗马人了解到要打败汉尼拔惟一的方法是充分的使用费边的消耗战略,罗马人不给汉尼拔任何与其正面交锋的机会并不断派出小部队骚扰敌*,旨在耗尽汉尼拔的精力动摇其*心。接下来的几年内汉尼拔在意大利南部进行一系列成效不彰的*事行动,前~前年在诺拉之战被马塞拉斯击退,前年汉尼拔攻克南意大利城市塔兰托,又趁胜控制除利吉姆外的全部大希腊区城市。仰仗地方城镇低效率补给和缺乏能独当一面将领迟迟等不到迦太基的援*,无法取得与罗马相抗衡的资源等等因素,使得进*罗马城的希望越来越渺小。前年汉尼拔在琉卡尼亚消灭一位百夫长领来支援围攻卡普阿的执*官普尔凯尔和弗拉克斯的0援*,又在阿普亚利用伏击包围歼灭1.2万罗马士兵,但同样在前年罗马攻占投靠汉尼拔的叙拉古。罗马在两次围城后于前年夺回卡普阿,并在西西里岛上摧毁一支迦太基*队,平定当地的起义。同时并与希腊本土的埃托利亚同盟结盟对付马其顿的腓力五世,腓力在遭到四面围攻之后不久便向联*臣服。
(十七)“埃托利亚同盟”是古代希腊城邦联盟,最初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前年形成比较巩固的埃托利亚同盟。其核心始终是位于希腊中西部的埃托利亚,盟址在特尔蒙。前年形成比较巩固的埃托利亚同盟,前年成为*事强国,成为希腊的一支重要*事力量,并在反抗马其顿的斗争中不断壮大。前年和前~前年曾击退马其顿的入侵,前年控制德尔斐,前年左右与波奥蒂亚结盟。前年击退高卢人的进犯,在前~西元前年与马其顿结盟,前年打败波奥蒂亚人,确立同盟在希腊中部的霸权。前3世纪下半叶同盟达到极盛,不仅包括中部希腊许多城邦,还包括帖撒利亚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些城邦。前~前年联合阿哈伊亚同盟抗击马其顿,前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将同盟首府塞尔莫姆掠夺一空,前3世纪末及前2世纪初和罗马一起反对马其顿。前年埃托利亚在库诺斯克法莱大败腓力,前年又和塞琉西王朝结盟反对罗马但结果战败。前年被迫成为罗马的同盟者,前年罗马解散埃托利亚同盟,最终它丧失领土、权力和独立。参加埃托利亚同盟的各邦地位平等、内*自主,但要求在*事和外交上一致行动。同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同盟的公民大会,决定宣战媾和等重大事项,选举同盟的高级官员。同盟设有议事会,由各邦按人口比例派代表参加,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监督行*管理工作。同盟的最高官员是将*,一年一选。
(十八)前年汉尼拔再次展现战略天分,在普利亚地区赫多尼亚之处重挫罗马*,并于前年在洛克里·埃菲菲里围城战中摧毁另一支罗马部队,杀死两名罗马执*官。但罗马在这段时间内已渐渐夺回各地失去领土,并在前年内攻下塔朗多,至此汉尼拔几乎丧失对意大利南部的控制。前年汉尼拔再次进*普利亚,并在此等待与其二弟哈斯德鲁巴巴卡从西班牙带来的援*会合之后一起进*罗马城。哈斯德鲁巴不幸地在意大利北部梅塔鲁斯被罗马*击败身亡,得此消息后汉尼拔退至布鲁蒂姆,并在此度过他在意大利半岛上的最后几年。期间汉尼拔三弟马戈·巴卡在利古里亚行动的失败,迦太基与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谈判的破裂,为汉尼拔征服意大利的计划鸣起丧钟。前年在意大利征战将近十五年后汉尼拔被迦太基*府召回北非以对抗由大西庇阿(前年落败在汉尼拔手下的老西庇阿之子,与其父同名)率领入侵迦太基的罗马远征*,在汉尼拔尚未回迦太基前大西庇阿率*入侵北非,迦太基*府内的主和派打算与罗马商讨休战协议。主战派召回汉尼拔恢复民众对战争的支持,汉尼拔被任命为*队统帅,掌管由非洲*与汉尼拔从意大利所携佣兵组成的联*。前年汉尼拔与大西庇阿在和平谈判中首次会面,尽管他们互相仰慕对方的*事才华,在罗马坚持指责迦太基违背第一次步匿战争后的合约之下谈判宣告破裂,不久双方进行关键性的扎马战役。
(十九)扎马战役与第二次步匿战争中其他战役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迦太基在步兵数量上占了优势,反之在迦太基前盟友东努米底亚王马西尼萨倒戈加入罗马阵营之后罗马*首次拥有骑兵优势。虽然逐渐年老的汉尼拔在多年征战意大利之后身心俱疲,但整体来讲迦太基仍然占有数量上的优势并拥有为数八十的战象。罗马的优势骑兵在战斗开始不久便击溃迦太基骑兵并一路追出战场,而大西庇阿设计的战术阵形轻易的化解汉尼拔象兵的威胁。即使如此但双方仍进行一场硬战,战情甚至一度显示汉尼拔即将获胜,但大西庇阿适时的重整其部队,与全胜调头归来的罗马骑兵向迦太基*前后同时进击。迦太基*的阵线至此崩溃,据估计此战迦太基损失3.1万人,另有1.5万人受伤,而罗马*总共只损失1人。迦太基在此役战败后对汉尼拔的*事能力失去信心,于是随即向罗马投降,正式结束第二次布匿战争。战后罗马向迦太基定下极为苛刻的条款,除了巨额战争赔款之外迦太基失去所有海外领土,海*解散至只剩下十艘防海盗的*船,从此不得在未经罗马许可下建立*队。
(二十)四十六岁的汉尼拔在此时开始自己的*治生涯,并证明自己在内*上的能力不亚于自己的*事才华。战后他先低调行事一阵子,但迦太基*局的腐败使他不久之后便出头予以整治,他被选为行*官后恢复这个职位的威信,并进行一系列成效显彰的改革,使得迦太基可望在不大幅增加税收的情况下分期付清对罗马的战争赔款。扎马战役之后七年罗马人开始顾虑迦太基人复苏的经济会对他们再次造成威胁,要求迦太基*府交出汉尼拔。汉尼拔为此自愿流放离开迦太基,他首先拜访迦太基的故乡腓尼基的推罗城,随之旅行至以弗所,被准备向罗马开战的塞琉古帝国国王安条克三世奉为上宾。汉尼拔不久便发现安条克的*队无法与罗马*的力量抗衡,因此建议他派遣舰队登陆意大利南部并自愿率领这批*队,但听信内臣进言后的安条克三世不愿将任何重要职位交给汉尼拔,因此未予采纳。据斯特拉波与普鲁塔克所记在这段期间内他花了一段时间在亚美尼亚王国宫廷中帮国王阿尔塔克西一世兴建新首都阿塔克萨塔,前年汉尼拔受命指挥安条克的舰队,但在锡德战役被罗马的盟*击败。安条克在连串战役中败给罗马之后有意向罗马人求和并交出汉尼拔,因此汉尼拔逃至克里特岛,但不久便再次返回小亚细亚投靠当时正与罗马盟国帕加马交战的比提尼亚国王普鲁西阿斯一世。汉尼拔在这场战争中为普鲁西亚斯立下战功,再次让罗马人决定使汉尼拔就擒。前年在罗马的要求下普鲁西亚斯同意将其交出,但决心不落入罗马人手下的汉尼拔服*自尽,据推测是服用鸦片自尽,享年六十四岁。
汉尼拔的*事思想
(一)正确制定战略计划,立足于*队的持久远征。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时汉尼拔拟定一个早已酝酿已久的经过高卢、翻越阿尔卑斯山远征意大利的大胆战略计划,阿尔卑斯山山高林密、道路崎岖,而且土著部落对于远征*也是一个威胁,要想翻越阿尔卑斯山天险进入意大利在上古时期是一件及其艰难而冒险的事情。但是汉尼拔坚信翻越阿尔卑斯山尽管危险,却是一条以最短时间深入意大利本土的捷径,而罗马人也万万不会想到迦太基人会冒险翻越阿尔卑斯山从北部意大利向他们发动进攻。同时他也确信在*治,罗马人与意大利人的联盟是在罗马武力压服下最终屈服的,一旦他所率领的迦太基*队出现在意大利半岛,由罗马人控制的意大利联盟必会分崩离析,导向迦太基阵营一边。因此汉尼拔确信翻越阿尔卑斯山从陆地进攻意大利,把战场引入意大利本土是彻底战败意大利的最佳方案。前年4月末汉尼拔率领由九万步兵、1.2万骑兵、几十只大象编成的*队从新迦太基(伊比利亚半岛东南海岸)出发,经过千难万险、排除重重困难于9月末抵到达波河上游,虽然最后只剩下二万步兵和六千骑兵,但成功地将战场引入意大利本土,拉开他百战百胜的序幕。事实也证明他在意大利的15年给其带来巨大的灾难,几乎将罗马灭亡。
(二)大胆冒险,出奇制胜。汉尼拔战略思想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敢于大胆冒险、出奇制胜,他在意大利北部取得胜利后准备转战中部,既没有选择西线也没有选择中线,而是选择一条行动最为艰难的路线,就是穿越亚平宁山脚下与伊达拉里亚平原之间一片人迹罕至的沼泽地。由于春天来临积雪融化导致阿尔诺河泛滥成灾,那里到处都是齐腰的深水而充满危险。但是这条路不仅最短,而且颇有作战经验而又有着丰富地理和节气知识的罗马*团指挥官理所当然将这条路线排除在自己的考虑之外,于是汉尼拔下定决心大胆冒险穿过这个沼泽地,并且第一个跳入泥水中。虽然这次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汉尼拔的一只眼睛也几乎被沼泽的*气熏瞎,但是却实现他出奇制胜的战略意图。当他穿过沼泽地兵临阿雷提翁时弗拉米乌斯(罗马*团指挥官)不禁大吃一惊,他完全没有想到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队会选择这条路这么快就出现在自己的左翼。
(三)善于正确判断*事*治情况,并利用敌人营垒中的矛盾分化瓦解敌人。汉尼拔在敌国领土作战时仅仅靠自己从西班牙带来的*队根本无法与强大的罗马*团抗衡,他认为要想最终征服罗马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争取意大利的同盟者让他们站到自己一边来。据他掌握的情况罗马尽管控制意大利但绝大部分地区是被罗马征服以后作为同盟者加入罗马的,因此这不过是一个形式上的统一,实质上是松散的国家,也是一股强有力的反罗马势力。他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通过打胜仗让意大利同盟者对罗马的实力信心发生动摇,让这些同盟者主动倒向迦太基,汉尼拔此措施的效果非常好,坎尼会战后阿普利亚的许多城市、萨莫奈的山区部落、路卡尼亚、布鲁蒂乌姆等叛离罗马。至于那些没有主动归顺的他只好通过*事行动来瓦解,如加普亚、他林顿等地区,汉尼拔夜袭他林顿后意大利南部的梅塔蓬图姆、图里、以及赫拉克里亚也相继脱离罗马。为了瓦解罗马人和同盟者的友好关系汉尼拔对俘虏进行不同的处理,在特拉西美诺湖战役后汉尼拔很仁慈地对待罗马同盟者,没有勒索赎款人而释放他们回家以便安抚他们的市镇,但是他扣留所有的罗马俘虏。汉尼拔软硬兼施争取大量的友好城市,而这些地区后来都成为他的主要兵源和补给基地。
(四)